02.21 丹东首批小作坊示范店挂牌

曾经,每每提到食品小作坊,市民脑海里总会闪现脏、乱、差的制作环境,没有食品安全保障的产品。而今,如果让你进入一间卫生、标准的小作坊示范店,亲自体验一把放心食品的加工过程,你的顾虑是否会消除一些?近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为带动全市小作坊质量水平提升,本地首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20家小作坊示范店正式挂牌,其生产的产品也有望贴上“示范店”标识。据悉,示范店并非一劳永逸,在日常抽检中若出现不合格现象,立即取消其资质。

探秘小作坊示范店

2月17日上午,记者对首批小作坊示范店之一,位于金山镇奶场村的一熟食加工小作坊进行了走访。还未进门便能看到大门左上角挂着一块崭新的金色牌匾,“示范店”三个火红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一拿回来,我就挂上了,这在俺们这个行业是从来没有过的。能评上示范店,俺们特别高兴。”小作坊负责人宋希武说,他们主要是制作香肠的,做好的香肠会送到市内各大农贸市场进行销售。记者在院里看到,一侧平房内,按照加工熟食的步骤由左至右分为四个并排的工作间。走进最左边的屋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环境,摆放整齐的面粉,成盆的洋葱和扒好了放在袋子里的大蒜,这是原料库;紧挨着原料库的另一个房间是生料加工区;与生料加工区相邻的是腌制和蒸煮烤制区;最右侧的是专门的冷却、晾晒区。为了让生产环境更洁净,宋希武没用炉灶烧煤或者木柴烤制,而是直接使用煤气火加热。屋内冰柜里刚腌制好的香肠正在入味,选用的食材都是前一天新进的新鲜猪肉和配料。

据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宋庆伟介绍,小作坊示范店有着细化的评审标准,像是周边和厂区环境、工艺要求合理分区布局、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等,都是评审中重点检查的部分。宋希武的小作坊之所以能被评为示范店,是因为无论从硬件条件还是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上都达到了《丹东市食品安全管理小作坊示范店评审标准》。

小作坊需正向引领

“我从事这一行有六七年了,刚开始干的时候只能凭经验,也没有什么行业内的统一规定或者标准。”宋希武说,他的小作坊现在各方面条件提高这么快,也是在近两年检查中监管人员悉心指导一点一点改进的。

获得“示范店”称号,宋希武打心眼儿里觉得,得到了政府的认可,现在自己做的不单单是买卖,更多了一种责任,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做良心食品、放心食品,让老百姓吃得安心。

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山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辖区有50多家小作坊,通过去年开展的分级监管及示范店评比,在小作坊行业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大家申报示范店的态度更积极了,抽检合格率也有所提升。“我们希望通过示范店的正向引导作用,带动整个小作坊行业。”宋庆伟说,随着小作坊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示范店的标准也将跟着“水涨船高”,进一步保障全市人民的饮食安全。

示范店标识有望贴到产品上

随着首批小作坊示范店落地,其加工的食品如何辨别受到市民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获此殊荣的业主们正计划将示范店标识贴到自己的产品上。首批小作坊示范店范围包括熟食品加工、白酒、食用油、糕点和豆制品等几个方面。

今年,市食药监局将继续扩大示范店范围,培育和帮扶一批具有丹东特色的小作坊示范店,像是米叉子、酸汤子等,以方便市民及来丹游客对我市特色产品的放心选购。据了解,小作坊示范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将接受分级监管,每年2—3次巡查至少一次抽检,只要在任何一次检查和抽检中不合格,示范店资质将被立即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