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看待医院逐步解除编制?

王世融


医院逐步解除编制,准确的说法是:我国的公立医院逐渐实行员额备案制,不再纳入编制管理。

作为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我认为这事情利大于弊。

首先我澄清一下对“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的几种误读!

一种观点,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其的公益性将逐渐消失。这种解读是错误的,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公立医院虽然不再纳入编制管理,但是中央仍然出台种种政策,以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

一种观点,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就没有了财政拨款。这种解读也是错误的,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其财政支出依然是纳入地方的财政预算的,不过和其他普通事业单位要算“人头费”(人员经费)不同,公立医院的财政预算要看“床头数”,就是看医院的床位数,然后综合考虑医院等级等各种因素,给予财政拨款。

再说说公立医院不然如编制管理的好处。

一是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的“去行政化”。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这有利于加快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原来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一些医院里的医生满足于行政上排资论辈和逐步晋级,失去了钻研和成长的动力。“去行政化”能激活医生们的活力,就会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水平。

二是有利于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确立。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就全面确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出部署。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有助于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有助于医院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合理的用人制度。

三是有利于统筹体制内外医疗事业发展。人才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有助于形成好的医生在体制内外内外有序流动的良好机制,对促进民营医院的发展将带来难得的好契机。

四是有利于改善基层服务医疗机构医生素质,推进分级诊疗。目前,我们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确定为公益一类,目前基层公共服务医疗机构人才资源匮乏,老百姓看病还是喜欢往大医院跑。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后,政府将集中精力建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推进分级诊疗。


岩谭历史


毫无疑问,医院去行政化、解除编制已经是大势所趋。届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医生靠技能吃饭,而不是靠现有的编制。

取消编制后,编制内、外的界定也将被打破。同时,个别编制内的员工,也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医务工作者只有持续提升自我,掌握核心技能,才能让自己持续发展。

有人担心取消编制后,医务工作者悔无心工作,但是实践的结果并非如此!比如根据天津某公立医院长达6年的实践,就可以发现去编制之后,获得了发展的活力。通常来说,取消编制后,奖金、职称、职位等将不再是论资排辈,而是靠手艺,按优分配。

总的来说,编制是一个“围城”,一旦取消了编制,医务工作者的流动或会增多,并形成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短时间来看,或许大家难以接受。但从长远来看,医务工作者的自我价值将会得到体现。另外,不管怎样改革,拥有技能的医务人员,都是能挣钱的。

【以上仅代表小编三耳的个人想法,不代表医药观察家网的想法。同时,欢迎各位关注有态度的医药观察家网,获取更多内容 ~~~】


医药观察家网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编制当成金饭碗,从编制的构成来看是很有道理的。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以卫生事业编为例:编制人员属于当地卫计委,医院主要拥有一定数额编制的使用权和管理权,而工资待遇有当地财政和医院共同担负。这样不难发现,这种铁三角的关系基本很难打破。当然也拥有诸多的弊端。第一,安逸的生活和稳定的状态容易让人产生惰性,缺乏对工作的激情的态度;第二,人才流动受限,每个医院编制数量有限,交叉流动不易管理,财政方面更不希望因为你的流动完成账务混乱;第三,单位对于编制人员的控制和自主管理能力低,毕竟对于编制人员,单位不能直接将其解聘,受制于编制,人才的储备和剔除难之又难。


第四,随着编制外人员的产生和增加,非编制人员享受的待遇等一切和编制内不可同日而语。导致编制外人员工作强度大,待遇低,职业荣誉感也低。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国家已经开始在诸多的事业单位打破编制,实现编制内外人员的平视化对待。

从目前来看,编制取消大势所趋,编制的取消带来的是人才流动的方便和医院对人才处理的自主。同时,在提高医院人员的竞争力方面也会随着大家的职业认同感与日俱增。

未来来看,医院取消编制后,会形成大体以下几种局面:第一,诞生大量的私立医院,医疗水平高,收入斐然,但是收费也高,也基本等同于外国的私立医院;第二,大型公立医院的人才流动加速,鉴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多承担疑难杂症的救治,因此还是有相当的竞争力;第三,县级医院承担的将是基本病种的医疗服务,处理危重和疑难病例的处理降低;第四,社区医院增加,并保留编制,主要承担基础医疗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等都很难保证。

综上来看,不难发现,编制解除有利有弊,但总体是好的👌。

关注我,会带给你很多!


段医生答疑在线


总体而言,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排除那些靠编制混吃混喝的人,这次政策一出,医生就真正的可以拿手艺吃饭了。私立医院的高薪合约在向诸君招手。很多本来不太拿得上台面的东西,比如什么大手术外包啊,跳槽啊,夜班外包啊,也都正当化了。不出意外的话,估计就要跟国外的医疗现状一点点靠齐了。

大概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医院:设备简陋、医护人员由各二三流毕业生组成,服务态度不好,技术一般,当然诊费也便宜,还有社保卡打折。挂号也容易,但是排队要半年。

另一种医院:设备先进,医护人员经验丰富技术高超,服务态度爆炸优秀,让你体验家的温暖,还不用排队,但是诊费高挂号难,动则几千几万。


家居小帮手


和所有的事业单位一样,学校里一大堆不知所为的关系户,医院里也一样,各级领导的亲属朋友一大堆,不做事,就管事,偏偏光环加身,错了都是别人错,对了都是他功劳。

所以,去编制后这类的鸟人会被清除一部分,医生的工作环境会好一些。然后,反正没编制束缚,有本事的医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滥竽充数的医生就不好混了。而没了这些没本事的关系户医生,大家的医治效果也会得到提高。

反正,一技在手,天下我有!


月夜猫头鹰


其实逐步解除编制,是为医疗私有化循序渐进创造条件。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医疗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医疗的优点是人人受益,普惠大众。缺点是吃大锅饭,不能最大发辉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国目前私有医院是小而乱,以普田系为代表。以后的私立医院在政策的导向下,高大上的医院将逐渐增多,优秀人才济济一堂。公立医院收费与现在差不多。私立医院收费会大弧上涨。就像现在的私立学校一样,有钱人到私立医院看病,缺钱人到公立医院看病。这有三个好处。一、国家对医院的投资重负将减轻;二、有钱人的享受性医疗服务将得到满足;三、现有的公立医院对穷人的服务将提高。这对三甲以上的专家医生是一个特大利好,他们将由过去的遮遮掩掩到下级医院会诊、做手术,变得理直气壮。而且有相当部分顶尖人材将向私立医院流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