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DC拍电影不如漫威?

大荒雨师赤松子


漫威的最新力作《复仇者联盟3》5月11日在国内正式上映,上映首日票房为4.48亿人民币。

于此相比,去年DC推出的《正义联盟》国内总票房仅有6.9亿,可以说漫威在真人电影这个问题上已经属于秒杀DC的级别。

那么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为什么DC在真人电影输给了漫威。

我们先回顾一下DC与漫威在真人电影上的历史问题。

在这事先声明,本次不讨论有关于动画、电视剧、漫画等其他内容领域。在这些领域DC还是有非常亮眼的成绩,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首先说说漫威,漫威其实在刚建立漫威影业整合漫威电影宇宙这步棋时,情况并没有那么的乐观。

因为一些财务的原因,漫威在上个世纪为求自保,将大量版权卖给了别人。其中比较好的例子就是《蜘蛛侠》系列以及《X战警》系列,这两个系列在开始的时候版权都不在漫威手上。

但是《X战警》2000年时的2.96亿美元票房,以及《蜘蛛侠》第一部的8.12亿美元票房,显然让漫威颇为眼红。

特别是《蜘蛛侠》系列,这部片子一举打破了,因97年《蝙蝠侠4》失利导致无人敢做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尴尬局面。

在这个情况下,漫威最终决定整合自己所能整合的所有IP,以独立于漫威宇宙和终极宇宙的漫威电影宇宙,正式开始布这盘大棋。

而DC这边在电影这个问题上其实基础远好于漫威。

首先关于版权问题,DC并没有像漫威那么纠结,IP都紧紧握在华纳这个发行商的手上。

DC在电影方面的尝试也早于漫威太多,早于1978年,DC的第一部电影《超人》便获得大卖。

直至1997年因《蝙蝠侠4》圈钱的姿势实在太难看,致使血本无归,再也不敢去碰超级英雄电影。

到《蜘蛛侠》的出现,DC又开始重新尝试真人电影系列——包括《V字仇杀队》、《守望者》、《超人归来》等等,DC其实一直没远离过真人电影。

其中更是因为诺兰《蝙蝠侠》系列的原因,把超级英雄电影推到了新的高峰。

但是对于DC电影宇宙而言,他显然落后太多,当看到11年《复仇者联盟》的火爆成绩为此眼红时。

DC的真人电影发行商华纳终于按耐不住,决定抛弃传统的单独IP英雄电影,改为塑造自己的DC电影宇宙。

还特地邀请了《守望者》指导扎克施奈德,导演了2013年上映的《超人:钢铁之躯》。

两者的历史说完,现在就来正式说说关于双方电影宇宙的问题。

首先说说漫威,漫威在《复仇者联盟3》时就以十年布局作为其宣传口号。

但我们从票房来看,其实在第四年也就是《复仇者联盟》的时候,漫威电影宇宙与全球战略便已经基本布局成功。

在这之前,除开钢铁侠之外,特别是美国队长和无敌洛克的票房可谓非常难看。

但在《复仇者联盟》之后,除开雷神2以外每一个都破了5亿票房。

而一旦触及到复数IP时,比如《美国队长3》、《复仇者联盟2》索索的破10亿,这次《复联3》更是11天便破了全球票房10亿美元大关创下新纪录。

在这要特地介绍一下漫威电影的传奇制片人——凯文·费奇,他可以说把好莱坞的制作人中心制推到了极致。

也就是说整个片子会先考虑商业回报,其次再考虑其他问题。这个方式的优点在于漫威电影宇宙的整体风格非常明确

在极度工业化的体制下,哪怕导演、编剧等核心人物进行替换,整个片子质量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起伏。

只要情况允许,导演都可以随时被替换下来,这也是为何整个漫威电影整体基调非常统一的重要原因。

代价便是过于流水线、同质化等问题。

这里有个插曲,漫威内部还产生了一次宫斗,最终漫威的投资方迪斯尼为了保证凯文·费奇在漫威影视的地位,于15年让他脱离于漫威娱乐,可直接向迪斯尼汇报电影情况。

而作品在脱离了那些所谓最了解漫威的老人们以后,作品依旧和以前一样,整体基调几乎没任何改变,这也证明了这个体制的稳定性。

而针对于作品,漫威电影宇宙使用了类于在电影院播放美剧一样的连载形式。

基本维持半年一部,精心布局,方便观众追剧。每一部电影都会来个彩蛋作为下集预告,揭露下个角色。并且常以老人(通常是钢铁侠)带新人的方式带动新角色的人气。当时机成熟时,再以《复联》这种复数IP的形式,一口气将票房推到顶峰的商业模式。

相比起漫威的精心布局,DC的步子就大了很多。

显然在一开始DC与出品方华纳并没有做DC宇宙的计划,看到漫威成功后颇为眼红,在照搬漫威电影宇宙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篇幅上大幅度压缩。

其实在第一部《钢铁之躯》的时候,我个人认为DC电影宇宙还没到急到如此地步。而到了《蝙蝠侠大战超人》时,显然导演受到了一些上头的压力

竟一口气将正义联盟的所有角色全部登场。

并且除开超人与神奇女侠外,哪怕是蝙蝠侠都没有给他一个很好表现人物设定的机会,强行赶鸭子上架,玩起了群IP。

如果说《蝙蝠侠大战超人》里玩群ip,内容还勉强维持的住阵脚。

在《正义联盟》里吃相就有些难看过头,海王、闪电侠、钢骨的内容全都压缩在了一起,必然觉得颇为仓促。

除此之外整个DC宇宙对于自己作品的基调非常矛盾,这可以从《X特遣队》这部片子里看出来。

为了节约介绍人物的时间,电影显然以一种默认观众认识他是谁的粉丝向形式来开场,同样为了迎合市场,电影又常会出现颠覆DC一贯的基调讲述故事,最后感觉就是两者都没讨好,非常的不伦不类。

但以我的直观判断,整个DC电影宇宙显然想摆脱原作粉丝走向大众化,在未来很可能无视原作粉丝的情怀。

抛弃原来颇具社会性的黑暗格调,完全走向漫威式合家欢套路,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正义联盟》中途换了导演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和华纳的战略调整关系会更大一些。

总结一下,和漫威的调性统一、精心布局不同,DC电影宇宙在照搬漫威电影宇宙的商业模式下,内容上去充斥着着急与摇摆不定。

搞不搞笑、轻不轻松根本不是核心,毕竟08年诺兰版的《蝙蝠侠》,在内容如此黑深残的情况下依旧拿下了当年票房第一的好成绩。

说穿了还是拍的没意思,观众和粉丝都感觉不是自己想看的,仅此而已。


黑鼠鼠


非常荣幸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我是个热爱DC和漫威电影的90后,不是谁家的忠实粉丝,俩家都爱看,所以我觉得我的观点会比较公立一点。


关于“为什么DC拍电影不如漫威”的这个问题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大家喜欢。


如果你说的DC电影拍不过漫威,是指《钢铁之躯》之后的电影,那我还是能稍微认可一点的,毕竟这之后的超级英雄电影DC拍的的确不够好,票房和口碑都比不过漫威,但即使在这些系列里面,DC也有拿的出手的哦。


比如《神奇女侠》、和最近温子仁导演的《海王》,这两部评分和票房都不错呢,前者在女性超级英雄电影里就是标杆啊,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女主的颜值和身材,那也是人家选的角色好哦,后者的全球票房更是比全英雄的《正义联盟》还要高上不少呢。


所以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DC也就是比漫威稍逊一筹罢了,这样也好,大家互相竞争才能有更好的电影给观众啊。


况且真要比起来,DC家可还有“爸爸级别的”三部曲呢!


那就是诺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呢:《蝙蝠侠:侠影之谜》、《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这三部曲应该是超级英雄电影界的里程碑,诺导将超级英雄电影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这可是漫威拍摄了二十多部都没达到的高峰哦,所以DC才是胜利方呢。


好啦,以上分享都是个人的意见,仅代表我个人的一点观点,希望大家喜欢。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还望分享出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最后,祝大家:猪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幸福健康!


大表哥时尚日志


原因我觉得是这样的,很多年前大家都没怎么见过科幻片,一看到钢铁侠,哇塞太牛逼了,这画面太震撼了!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蝙蝠侠大战超人,空有画面没有内容!是这么久了观众都厉害了,已经对这种大场面大震撼免疫了,DC现在才来打特效视觉已经太晚了。

具体原因也可以细究为以下:

一,DC一直揪着蝙蝠侠、超人不放!

大家都知道DC的招牌既是蝙蝠侠与超人,超人开创了超级英雄概念,蝙蝠侠则开创了黑暗超级英雄世界观,就像我们平常说xx这部作品够作者吃一辈子一样,DC真想靠蝙蝠侠、超人吃一辈子。

1952 超人历险记 共六季1958 超级狗英雄 推迟至2005 1961 超人历险记 推迟至1993 1966 超人新冒险 动画 1966 蝙蝠侠 共三季1967 超人与水行侠 动画1967 戴安娜公主 推迟至19741968 蝙蝠女孩 未发布1968 水行侠 动画、1968 蝙蝠侠 动画 1970 超人 动画1973 蝙蝠侠历险记 动画1973 超级英雄战队 动画1974 谢赞 共三季1974 神奇女郎 推迟至19751975 女神的秘密 共一季1975 神奇女郎 共三季1977 蝙蝠侠新冒险 动画1977 超级英雄时刻 动画1978 超人 电影1979超级英雄传奇 共两集1979 蝙蝠侠和超人 动画1980 超人2 电影1983 超人3 电影1984 超人4 电影1988 少年超人 共四季1989 蝙蝠侠 电影1990闪电侠 共一季1992 替身标靶 共一季1992 蝙蝠侠归来 电影1992 蝙蝠侠 动画1993 超人新冒险 共四季1995 永远的蝙蝠侠 电影1995 超人 动画1996 蝙蝠侠 动画1997 美国正义联盟 未发布1997 蝙蝠侠与罗宾 电影1998 超人和蝙蝠侠 动画1999 神奇女郎 推迟1999 蝙蝠侠和小丑 动画2000 死侍 推迟2001 超人前传 共十四季2002 天堂猎鹰 共一季2004 猫女 电影2005 蝙蝠侠 电影2005 蝙蝠侠大战德库拉 动画2006 水行侠 未发布2006 V 2006 超人归来 电影2006 少年泰坦 动画2006 超人大战布莱尼亚克动画2006 少年超人队 动画2007 超人之死 动画2008蝙蝠侠 电影2008 正义联盟 动画2008 蝙蝠侠 动画2009 守望者 电影2009 绿灯侠 动画2009 神奇女侠 动画2009 超人和蝙蝠侠 动画2010替身标靶 共两季2010 赤焰战场 电影2010 失败者 电影2010西部英雄 电影2010 超人和蝙蝠侠 动画2010 蝙蝠侠 动画2010 正义联盟 动画2010 少年正义联盟 动画2011 神奇女侠 推迟2011 绿灯侠 电影2011 蝙蝠侠 电影 2011 绿灯侠 动画2011 蝙蝠侠 动画2012 绿箭侠 loading...2013 超人 电影2013 赤焰战场2 电影2013 亚马逊公主 推迟 2013 蝙蝠侠 动画2013 超人 动画2013 正义联盟 动画2013 少年泰坦 动画2014 闪电侠 拍摄中.....2014 高谭市 筹备中.....2014 康斯坦丁 筹备中.....2014 时间掌控者 计划中.....2014 正义联盟 筹备中.....2014 美国正义联盟 筹备中..... 2014 蝙蝠之子 筹备中......2016 超人2 电影2016 蝙蝠侠大战超人 电影

是不是要眼瞎了……总之看过去,满屏的蝙蝠侠与超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没看过或者口碑不好,但是人家DC就喜欢拍蝙蝠侠和超人。

二、DC市场定位不行

就像大家说笑的那样,DC是成人看的,漫威是小孩看的。其实DC有很多内容,只不过是黑暗风的漫画比较出名,所以在电影制作上,DC就把受欢迎的黑暗风搬上去,没有考虑大部分影迷的口味,不像漫威,迪士尼的定位一直以来都是老少皆宜,所以由它制作的漫威宇宙自然都是欢乐得多的。

三、DC没有树立宇宙观念

其实DC不是一直闲着,它也拍摄过不少的影片,但是终究都是各自讲各自的故事,不像漫威一来就一个故事串一个故事。漫威讲究每个英雄都有发展的空间,这个在《复仇者联盟》里可以看出,连看起来完全没有用的鹰眼在电影里都那么厉害,反观《正义联盟》组建正义联盟就是为了复活超人???然后所有人还都被超人打爆了???大boss荒原狼打了个半死,超人回来就完全吊打???这样的人物设定显然不利于衍生电影的出现,更不利于DC宇宙的展开了。

四、华纳不缺摇钱树

华纳是著名的电影大厂,就算没有DC,也可以靠《哈利波特》赚钱,而漫威作为一个刚刚收回版权的新人,自然把全部力量投入超级英雄的市场。DC的主创人员和制作团队一直更换,也是因为华纳的圈养策略,DC电影怎么做由谁做,全由华纳说了算!漫威的东家迪士尼比较开放,除非触及迪士尼利益才会出手干涉,所以漫威的制作团队和风格才能得以不断传承下去。


吟影侠


这么说吧,虽然现在漫威风头正劲。但说实话放到10多年前在DC面前就是个弟弟。当年蝙蝠侠超人火的时候估计漫威,估计还在画漫画呢。但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漫威不得不多领导层牛逼。十年布局步步为营。一下子压住了DC。但就电影而讲,不算复联。英雄独立电影,除了钢铁侠外基本感觉讲的都是一坨翔内容和深度基本没啥。美队1,无敌浩克,雷神1。感觉很无聊。蚁人和黑豹还凑合。但这个时候漫威的宇宙已经建立起来了,蚁人和黑豹看的时候不单单看个人电影了而美队2 3雷神2 3虽然也算个人英雄电影但实际上,已经不能算了。美队三完全是神仙打架。说实话漫威的内核真的是一坨翔。这也是没什么在现在DC都被秒成渣的情况下人们还无线怀念诺兰的三部曲,和守望者。但是为什么这么火,其实他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中国人的评书,彩蛋就是个扣,让你下回还来。人们为了听完整的故事就得一部一部电影看。漫威其实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10年荧幕上培养出来的英雄该退二线了,而接下来的新人物是否能承上启下接得住就不好说了。而且由于第一代英雄很成功很深入人心,让漫威宇宙也很成功。但也有一个弊端就是一但深入人心就很难重启。就像休叔不演金刚狼那这个角色很长一段时间内 就无法继续下去。重启都不行。从目前来看 漫威在复联4后差不多达到了定点。下一步很关键是保持平稳过渡还是断崖是下滑就看漫威的管理层了。再说说dc,dc以前真的是压着漫威打。诺兰的三部曲打的漫威叫爸爸都不为过啊。不过可惜了,诺兰的 三部曲把dc带到了一定的高度 导致后来的dc电影不好拍了,一点一点被漫威赶超。等dc反应过来的时候明显已经被远远的落在了身后,匆匆忙忙的重启系列打造自己的宇宙,但从实际上看的出来,DC的整体规划并不好。也显的比较仓促。所以被打的满地找牙也不足为奇。但毕竟DC底蕴足够(任务角色多啊)慢慢来呗。。再有漫威现在也达到了顶峰了 下一步必然势头减缓。再者海王的成功告诉DC想拍电影宇宙一定还是要踏踏实实拍好个人电影把人物关系讲清楚了。还是大有可为的


唯我独行14


dc之前的独立电影做的很好,之后的dceu(dc扩展宇宙)的电影不如mcu(漫威电影宇宙)主要是华纳对于dc的干预太多,但dceu的电影质量并不差,《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和《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节奏很相似,然而《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差强人意,《正义黎明》中存在太多的漫画梗和宗教元素,并且公映版也删减了一部分,究其原因《正义黎明》并没有建立起观众与角色的共鸣,漫威十年才让美国队长喊出Avengers Assemble,让钢铁侠和黑寡妇牺牲,dc太急功近利,几年就把超人之死、超人复活、超人黑化这么劲爆的剧情拍摄完成,dc的电影并不差但是普通路人观众对角色没有情感,不得不说漫威的角色塑造能力太强了,dc差就差在这里,迪士尼对于漫威是放养政策并且漫威也是迪士尼的重点发展对象,漫威的电影是漫威人自己拍摄,漫威有创意委员会监督把控mcu的大体方向,而华纳对dc则是圈养政策,华纳高层对于dc并不重视,之前华纳的重心在哈利波特系列,而现在又转到神奇动物在哪里






i爱聊电影


喜欢看电影,作为影视爱好者说说吧。。。漫威系列电影全部都是有关联性的,故事情节互相关联的,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会在别人主演的电影里也有出演,故事互相穿插,这个大局面早就铺设好了。。。然而DC的电影呢,早期的英雄电影布局上就输给了漫威,蝙蝠侠系列拍了几十年就是蝙蝠侠自己,超人拍了几十年就是超人自己,没DC其它英雄什么事。DC也就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效仿漫威的布局,拍了几部电影把几个英雄人物穿插起来。刚拍个超人钢铁之躯,接着来个超人大战蝙蝠侠,刚拍个神奇女侠,忽然来个正义联盟,海王都还没上映,感觉就是生搬硬造的忽然把几个人忽然硬生生凑一起打一架。不明缘由,没看过原著漫画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DC是急了,是眼红漫威赚大钱了,可是早期局面没铺设好,这么东一块西一块的乱来拍不是事。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都是看个热闹,或者凑热闹一起去看,真有几个人看过原著漫画的呢。所以去看DC电影就是看见一通打杀,不明缘由。。。然而看漫威电影,还有很多彩蛋,起到承上启下,观众会有意犹未尽和期待的感觉。这就是差别。


职业闲人1



作为一个DC漫威的双修粉,首先我就不觉得双方谁的电影有拍得更好。


毕竟电影这种东西总是有好有坏,而且拿国内观众的评价标准来谈论一部电影的全球票房实在是有失公平的一件事件,尽管近年DCEU的作品真的很糟糕,但如果这样就说DC拍电影不如漫威也实在是太武断了,小心有人敲你家门哦~



我们哪怕单看票房这件事情,其实漫威也没有超越DC。在2018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作为漫威十年的高潮部分在全球疯狂斩获了整整20.48亿美元,很高了对不对?但如果我们考虑通货膨胀这件事情的话,《复联3》依然没有超过DC的最高票房电影记录,毕竟《复联3》在美国本土的票房只有6.778亿美元。



2008年诺兰导演的《蝙蝠侠:黑暗骑士》,这部电影出得太早了,以至于如今的人们都忘记了谁才是真正把超级英雄这个主题带到了,而且它没有机会直接冲击全球。


但《黑暗骑士》在2008年在美国本土赚了5.352亿美元,如果我们考虑到通货膨胀的话,换算至2018年的话票房应该是6.8808亿美元,这依然还是领先于《复联3》!而且事实上首部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英雄电影也正是《黑暗骑士》!



我不是在贬低漫威,但我同样不支持就仅凭近年DC低迷的表现就否定了曾经的成绩。要知道除了诺兰的《黑暗骑士》,DC还有《守望者》等一系列老电影口碑非常非常非常好。


而且说两个有趣的事情:

1.IMAX是《黑暗骑士》最先使用,并延续到如今成为商业大片的标配。


2.尽管《黑豹》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超级英雄电影,但《黑暗骑士》只是因为在2008年佳片实在太多没有位置了,这也是为什么第二年奥斯卡提名人数从5个增加到了10个!



我们有幸在这个时代与漫威、DC相遇,也与两对不太一样的超级英雄们相识,希望大家理性观影,请不要因为喜爱某一家而贬低另一家,期待2019年漫威《复联4》!还有DC的《蝙蝠侠:缄默》!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一定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帮我点赞、收藏、转发。让美漫传递给更多的人,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留言,我会尽量及时回复,有美漫相关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我会尽量及时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


MORSTORM魔力风暴


众所周知,DC的敌人不是漫威,而是华纳!

这一句段子,虽然不能降DC在电影领域上的失误,完全概括,但起码也是说明大部分的问题。

也不是说DC拍电影不如漫威吧。

当年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直到现在都还公认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天花板!

并且《蝙蝠侠:黑暗骑士》还是史上第一部,票房破10亿美元的、获得奥斯卡提名的超级英雄电影。当然了这些记录都被后来漫威破了,《黑豹》还获奥斯卡奖项了,虽然是什么最佳服饰等等奖。

DC也有过辉煌,只是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比不上过去的辉煌了而已。

所以,DC也是好电影的。但是在漫威电影宇宙之后,DC却像是喝了假酒一样,胡乱出牌。

先是一部《超人:钢铁之躯》宣告DCEU的降临,然后又是《自杀小队》以反派视觉的电影上映,但是两部电影上映,却是没有丝毫的动静。

然后,又是憋了将近一年的大招,《超人大战蝙蝠侠:正义黎明》,当时所带起的热度,已然是压过了MCU的热度。

如果说世界上最知名的超级英雄IP,不是什么钢铁侠,不是什么美国队长,而是超人和蝙蝠侠啊!

哪怕你一点漫画没看,一部电影都没看过,你也肯定会在地铁、广告等等其他途径,看到超人的元素。

所以,《BVS》所引发的期待可想而知,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BVS》冗长的文戏,以及最后蝙蝠侠大战超人,还有瞬间和解的戏份,仿佛像是在玩泥沙一样的儿戏,尤其是“玛莎梗”这个非漫画粉不知道的梗。

或许是DC,或许是华纳,错估了世界上看漫画的群体和人数,认为看漫改电影,第一肯定是漫画粉丝啊,第二路人粉也会起码看看漫画吧,最不济也会做做功课吧?

可能他们是这么想的。

但是,对不起,我看个超级英雄电影,还需要拿出写论文的劲头,来考量来考究?思考你这个镜头背后所埋藏的隐喻,思索你超人这一拳挥出去的力度,是对世界黑暗的不满,还是蝙蝠侠的飞镖,是在以人类的身躯对抗整座城市的绝望,而迸发的最强有力的抗争?

生活工作,已经很累了,除非是真的热爱,否则,很少会有人去做功课之后再去看电影。

大多数人看电影,尤其是看超级英雄电影,最初的理由都是十分简单而又纯粹,就是想看酣畅淋漓的打斗,和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特效,看着超级英雄怼天怼地对空气的戏码而已!

尤其是在已经被MCU,一通爆米花套路喂饱了之后的观众们,买票进场看的,就是冲着“超人大战蝙蝠侠”而已。

作为路人粉,他们想看的,就是凭什么一个印象中在高谭打击流氓痞子的英雄,怎么和肉身扛核弹的超人打起来了。

所以啊,DC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明是商业片,却总是喜欢披上一层文艺片的气息,最后还四不像了!


闲说漫威


都得怪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高度太难企及,其他的dc英雄电影都显得差了好几个等级。 要说dc电影不如漫威,谁信啊?得说的明确点,dc宇宙不如漫威宇宙,这样才准确。 漫威宇宙开启后,可以说是如火如荼,高歌猛进,无论是《钢铁侠》《美队》《黑豹》《雷神》等一系列的单体电影,还《妇联》的组队团战。 基本都是票房口碑双丰收。

可是dc却后知后觉,在漫威打下一片天之后,才开始扩展版图。 尤其是之前的大超,蝙蝠侠等核心英雄的片子拍了太多,却都没有一个宇宙的概念。在观众固话了思维后,在进行二次链接,“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再加上超人系列,尤其是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太过经典,且成功。 标准线就在那里摆着,一旦拍的片子不如前作就会有一个对比。这也是dc电影不如漫威电影的一个原因之一。


另外从剧作本身出发,dc开启宇宙后,比较重要的两部片子《蝙超大战》《正义联盟》无论在剧作完整度,剧情设置,超级英雄的弧光雕刻上,都差强人意。 重要战役没打好,让观众失望,也是dc不如漫威的一个导火索。


空白3983


为什么DC拍电影不如动漫?

做一个动漫领域的爱好者,像漫威动漫,DC动漫的很多电影我都看过,那么为什么DC拍电影不如动漫拍的电影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其实大家都知道,超人这个人物形象,在最早期的英雄人物超人,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部DC成功打造的英雄人物形象。本以为可以连续打造很多人物形象,但是最成功的也就是超人,关于超人拍过很多电影,但是之后又被漫威迅速占领市场,那我也打到了英雄人物太多了,像今年最火的石头,复仇者联盟4里面,都能看出来,钢铁侠,美国队长,奇异博士,黑豹,黑寡妇,绿巨人等等能够数得出来的英雄人物都这么多,何况还有一些没有说出来的英雄人物,按照所出场的人物形象来比较,漫威动漫的人物形象多,DC动漫的人物形象太少了。

第二,为什么DC拍电影不如漫威的动漫,个人认为漫威动漫在布局方面更加的宽广,比方说每一个英雄人物都可以拍好几部,像钢铁侠,美国队长,包括复仇者联盟,他们都可以坐在一起,拍好几部,还有小蜘蛛侠的故事,撒了一个很大的网,不管是在故事的背景,故事的人物拓展以及整体人物形象,都给人呈现一个很宏大的场面,虽然在7080年代,DC的超人和蝙蝠侠。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布局方面没有给大家留下悬念,不像漫威动漫,故事纵观描述比较多,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第三,个人认为DC电影里面的明星号召力,没有漫威动漫里面的明星号召力强,都知道DC电影里面的超人,蝙蝠侠,还有神奇女侠,海王,他们的吸粉能力不如漫威动漫里的钢铁侠,蜘蛛侠,黑寡妇,他们的粉丝多,一方面是演员的原因,一方面是英雄人物的原因,一方面是宣传的原因,总之为什么DC电影和漫威电影在票房上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综合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分享,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