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对越反击战前,300名士兵们放声大哭,究竟为何?

中国和越南相接的地方有十四的县市,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给当年中越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建立专门的陵园,从西向东中方有十四个烈士陵园。这些陵园都是在云南和广西两地。每到清明节的时候,烈士的亲属和战友都会来这里祭奠这些烈士。

对越反击战前,300名士兵们放声大哭,究竟为何?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个陵园没有建成的时候,埋在这里的很多战士都是自己挖坑的。128师的侦查连和通信连的士兵就按上级指示挖掘墓坑,方方正正的总计六百多个坑,他们不知道自己亲手挖的墓坑究竟会不会在不久的以后就是自己的墓地。就在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啜泣声传来,不知道是谁,这种悲伤的氛围很快就蔓延开来了,没过多久,三百名战士一起放声大哭。

哭的时候他们不忘互相安慰,说如果自己牺牲在了战场上,不要忘记照顾彼此年迈在家的老父母。现如今,很多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老兵还依然履行着当年的承诺。很典型的就是当年对越反击战中的一位班长,实际上他是代理班长,由于战争惨烈,战争结束之后全班只剩下三个人,他退役之后手里拿着仅有的一些钱还一直照顾战友的父母,这就是当年诺言最好的兑现了吧。

对越反击战前,300名士兵们放声大哭,究竟为何?

还有当年的一位师长边贵祥将军在战争结束之后每一年都不忘记去烈士家庭慰问,他去世之前心里装的还是这些人。而边贵祥的儿子对自己也是抱怨很多,抱怨说父亲坚决不愿意利用自己的关系帮自己迁移户口,最终儿子的事还是靠边贵祥的妻子办好的。

战争消耗的远不止是财力物力,更多的是为国家付出的一批一批的战士们,他们的背后又是一个个生动的家庭,扮演着一个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希望不要再有战争,不要再让父母牵挂远在战场上生死未卜的儿子,也不要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苦守在家的妻子和孩子们的身上。

对越反击战前,300名士兵们放声大哭,究竟为何?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记录过一段话,当年他在战场上拦住一位年轻的战士问他多少岁了,战士用稚气未脱的口气说十六岁,又问他想家人吗?士兵说他们已经去世了,记沉默了许久之后又问他战争会胜利吗,士兵非常坚决的说会胜利的。记者追问说战争胜利之后他准备做什么,士兵很平淡说那个时候自己已经牺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