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当了20年老师,明白了“六个理”

一、有“爱”才能做好教育。无“爱”再好的方法都很苍白。爱事业是做好事业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不爱教育的人会做出来什么样的教育。爱事业的前提是爱自己、爱身体,爱子女,爱家庭,爱生活,爱他人。很难想象,没有这些爱的前提保障,对事业的也爱会是什么的。

当了20年老师,明白了“六个理”

二、教师,不要陷在教育复杂论的泥潭中,不要把教育越弄越复杂。只要自身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在教育中投入真情,根据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了20年老师,明白了“六个理”

三、教师不是圣人,教育没有拯救功能,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教育好。只要能做到用心、用情,用一定的方法,用学识修为,人格修养去教育,去感化和影响就好。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并不全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影响情感,思想影响思想。所以,教师自身要善于反省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也要学会分析学生、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当了20年老师,明白了“六个理”

四、对于教学而言,不必陷在复杂、高深的理论沼泽中。应牢记:“教”得好,不如“学”得好,最好的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让他们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他人无法代替,让他们懂得,学习对于他们自己的发展很重要,他们从内心愿意学,喜欢学,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是这样,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不重要了。

当了20年老师,明白了“六个理”

五、自身不做成绩的俘虏,也不让学生作成绩的奴隶。要明白: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副产品。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他的品德、人格心理未必就好,但一个品德、人格、心理好的学生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就一定懂得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什而学习,也就愿意花时间,投入精力去学习。

当了20年老师,明白了“六个理”

六、在繁重的工作之中,能做到修身养性的人不多,但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性情高雅,学识渊博,富有激情的人。修身养性,保持激情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比苦心钻研更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