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老上海滩》三大亨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生活小见解


所谓“老上海滩三大亨”,指的是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

黄金荣,江苏苏州人,祖籍浙江余姚,是老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1927年4月,曾参与蒋介石国民党发动的“四一二政变”。1949年,上海解放之际,黄金荣没有逃跑,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上海。这是因为,曾经担任淞沪警备司令的杨虎已经与中共上海地下党取得联系,积极做黄金荣的思想工作,争取他留在上海。而抗战期间,黄金荣也保持了民族气节。所以,中共答应可以既往不咎。与此同时,黄金荣还充当了上海地下党掩护者的角色,挽救了不少中共地下党的生命,并且以实际行动帮助解放军接收上海。建国后,上海市长陈毅也明确告之,中共的政策不会变,只要他们不干扰社会治安,接受改造,就不动他们。之后,黄金荣接受政府改造,开始扫大街,成为当时的头条新闻。1953年去世。可以说,黄算得上在建国后安享晚年了。

杜月笙,江苏川沙厅人(今上海),被称为“中国第一帮主”。1927年4月,参与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设计杀害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八一三事变后,参加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积极抗日,并且曾支援过八路军物资。在49年大陆政权更迭之际,蒋介石曾单独召见过他,希望他能够跟随前往台湾。与此同时,各方势力都曾通过秘密渠道联络杜月笙,有希望他留在上海。但是杜没敢留在大陆,但也没有跟蒋介石去台湾,而是选择去了香港。到了香港后,听闻中共与港英当局要将他引渡回国,还听说有特务会去香港暗杀他,导致他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在恐慌和惊惧中,于1951年去世。

张啸林,浙江慈溪人。也曾参与四一二政变。八一三事变后,公开投敌,沦为汉奸,甚至参与组建伪浙江省政府。1940年,被保镖林怀部刺杀身亡。


国家人文历史


老上海滩三大亨指的是沪上有名的三位帮会首领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此三人虽然起点差不多,但结局却是各不相同,令人唏嘘。

张啸林

三大亨中最先丧命的张啸林,抗战爆发后,黄金荣在家闭门谢客,杜月笙去了香港和重庆,只有张啸林留在上海,卖身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张啸林助纣为虐,无恶不作,帮日本人干了不少坏事,后来还想谋取伪浙江省长的位子。为警示敌伪,戴笠命令军统特工对张啸林实施制裁。194028月14日,张啸林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在家中击毙,林怀部是不是军统特工或者受军统指使,他为什么刺杀张啸林,至今还是一个谜团。


杜月笙与孟小冬

杜月笙是三大亨当中最有政治头脑的一位,也是最会做人的一位。他与国民政府关系很好,抗战爆发后,杜月笙与戴笠联合成立了忠义救国军,在江浙上海一带袭击日本人和敌伪势力,成为正面抗日战场的有益补充。上海沦陷期间,杜月笙虽然身在外地,但遥控指挥弟子和手下,掩护抗日同志,为抗日出力。1949年后,杜月笙去了香港,1951年8月16日病故。据说,杜月笙临终前将手中所有欠条付之一炬,并告诉儿女绝对不许向别人讨要欠账。正因为杜月笙的侠义风,他的几房妻室和后人都得到朋友和弟子很好保护。

1949年后黄金荣在劳动改造

黄金荣在上海解放后留在了上海,此时他已年过80岁,财产被儿媳裹挟逃往台湾。黄金荣向新政府交代罪行后闭门不出,1953年6月20日在家中去世。


民国年间那些事


杜月笙逃到香港,黄金荣在上海扫大街,张啸林被保镖刺杀身亡。

杜月笙参加过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后来靠着这层关系跟蒋介石走的很近,再后来或许是良心发现,再要不就是真有抗日之心,给八路军提供过几次物资援助,但等到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见大势已去,想把他带到台湾,但他给拒绝了,因为杜月笙心里清楚,去了台湾省,这辈子都别想回大陆,于是他转而逃往香港,期间也是各方势力都拉拢他,想让他回内地的也有,主要还是想让他留在上海,但杜月笙就怕被宣判,怕连命都丢了,于是就根本不敢回去,一直到最后,听说国家要和英国政府引渡他,外加也有特务要暗杀他的消息,他一听这些风言风语,很快就患上心病,郁郁而终。

至于黄金荣,算是结局最好的一个,他从始至终都呆在上海,后来政府就告诉他,你只要不乱作事儿,国家就不会难为你,结果黄金荣就拿着个扫帚扫大街去了,直到1953年去世,也算落了个安度晚年。

最后是张啸林,其实他是死的最早的一个,而且在1940年以前他就自愿投靠日寇,沦为汉奸,后来被自己的保镖刺杀身亡,其实他真没什么好说的,这人也参与过四一二政变,帮着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但他跟黄金荣和杜月笙还有个不同点,就是后来八一三事变发生,他公然投靠日寇,总而言之就是个大汉奸,也算恶有恶报,死有余辜。

以上,就是老上海滩三大亨的最后结局,谢谢。

————————


钱品聚


除了张啸林落得身后骂名之外,杜月笙、黄金荣的结局要好的多,不管是病死还是老死,只要不是被迫害致死,都算是善终。(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并称上海滩流氓三大亨,围绕他们的江湖故事不胜枚举,因此,关于这些历史风云人物的结局,也就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毕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志历史风云的我们,也希望从这些一代枭雄们身上找寻自我的影子,以观来世的下场。

要说三人的下场,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每个人人生的关键节点不同,所遭受的境遇也就有天壤之别。

上海流氓三大亨中,张啸林最先丧命,因此,就他的人生节点来说,1937年7月7日的前和后,是汉奸和流氓的楚河汉界。


1937年7月7日之前,张啸林充其量就是个社会人渣,专干坏事的坏人,此后,则是民族败类,以王毅部长的原话来说:“中国人的败类!”

因此,他的结局也就不难想象,据说是被戴笠安排的特工林怀部射杀,但也有说是杜月笙暗地指使。

总之,汉奸不得好死。

再说杜月笙、黄金荣,二人的人生转折点差不多同时出现,杜月笙的悲剧开始于1949年移居香港,黄金荣的悲剧则开始于1949年留在大陆。

关于留下好还是走了好的话题,已经有很多解答,但具体到杜月笙,在香港的生活若是与其当年的上海滩风光相比,则未免太苛刻,到港三五日,无论如何不可能与他深耕一辈子的上海滩比拟的。

杜月笙最后以哮喘病发作而死,以他前半生的功过,有此结果,夫复何求?

再说黄金荣,晚年扫大街的情形惹得多少历史迷唏嘘感慨,不过都是世事浮沉,能够老死在大陆,至少消除了落叶却不能归根的烦恼!


历史三日谈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是众所周知的旧上海“三大亨”,横行十里洋场数十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随着时局的发展,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有各异的命运。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方败局已定,蒋介石关照三大亨去香港暂时躲避。杜月笙表示服从,而黄金荣以年纪大为借口,执意要留在上海,但保证不为日本人做事。这时候的张啸林正打着如意算盘,杜,张二人远离上海,正给了他独霸上海滩的机会。

张啸林认为上海鱼龙杂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日本人肯定会利用他来以华制华。果不其然,日本方面很快向他抛出橄榄枝,张啸林“有奶便是娘”,公开投敌做了汉奸。

担任“新亚和平促进会”会长,为日军效犬马之劳,为日本人策划的“大东亚共存共荣”大肆镇压抗日人士,捕杀爱国人士,同时广收门徒,扩充势力范围。

1940年8月,蒋介石密令军统戴笠,要除掉汉奸张啸林,在几次三番失败后,最后利用他自己的保镖林怀部执行成功。当时林怀部故意在张啸林和别人商量事情时,在其楼下和保安头目因小事发生口角。就有点像现在打工仔和老板争执一气之下,扔下员工卡一样,老子不干了。

这林怀部趁张啸林弯腰探出头来准备教训他时,也是这番言语动作,只不过他扔的不是员工卡,而是从枪套里拔出手枪,正当人们以为他要上交手枪走人时,说时迟那时快,林怀部对准没有丝毫防范的张啸林扣动了扳机,张啸林当场死于非命。

杜月笙在抗战中遵蒋介石的命令去了香港,后又迁居重庆,在抗战中确实帮助政府在上海通过留沪的门徒从事一些抗日活动,但也不能否认乘机倒买倒卖军需民用物资大发国难财。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赢得了拥护领袖,支援抗战的美名。因此杜月笙有意从政洗白自己,看上了上海市长的位子,可是蒋介石出于抑制帮会的目的没有答应他。随着解放军炮声日益临近,杜月笙权衡再三,自己考虑手里血债累累,新政府不会容得下他,选择去了香港。


败退台湾的旧政府,通过各种游说拉拢他去台湾,不惜采用“恐吓”的办法,1951年4月,杜月笙从台湾方面得到消息,大陆方面要与港英政府交涉,把他押回大陆审判。杜月笙信以为真,心脏衰弱,积恐成疾,7月偏瘫,8月就去世了。

黄金荣决定留在上海并不是为了热心积极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年老是一个原因,不愿客死他乡。他的相当一部分资产,如“大世界”,“黄家花园”等等搬不走,更让他心里有一份底的是他的老友,以前做过淞沪警备司令,现在和地下党有联系的杨虎。

此人现身说法,把新政府的政策在黄金荣面前做了详细解释,杨虎称自己手上的血债比黄多得多,只要弃暗投明,政府会既往不咎,保证人身自由,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于是黄金荣留在了上海,收敛行为,改恶从善,主动扫马路,认购公债为新上海建设作贡献。普通人在政治运动面前就像一艘汪洋中的小船,何况黄金荣这个从旧社会走过来,有严重前科案底的人,基于他抗战时不受利诱的表现,解放战争时也未为旧政府出力,解放后服从政府法令,但民愤极大,1951年5月,《黄金荣自白书》向社会刊出。

政治以“长期监督以观后效”八字牢牢嵌进黄金荣的额头,他也有意识到自己随时会坐班房,再加上老婆(也是他儿媳)卷了一大笔钱去了香港,这个耄耋老人终于撑不住了,于1953年6月去世,终年86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