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少年强则国强,看看这位作者笔下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今天,让我们看看这位作者笔下描写的自强不息的好少年,他出身贫寒,但他懂事、刻苦努力,值得大家学习!

少年强则国强,看看这位作者笔下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少年振圳,家庭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泥瓦匠,母亲是一个思想先进,诚恳善良的村妇,一家人日子虽过的清苦,倒也平庸无事,其乐融融。

振圳从小学习就好,从学前班起,就是班长。只因家里太穷,小朋友们玩的弹球、小皮球、小足球之类,他一概没有。小朋友们玩时,他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心里很是失落。母亲看到了,就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家里一穷二白的现状。母亲的谆谆教诲,使振圳在家里和学校都表现的非常优秀。

振圳上三年级时,本家爷爷对他说:"振,我娃放假考试各科成绩都得一百分,三爷奖我娃十块钱。"放寒假了,振圳拿着通知书,都没进家门,一溜烟跑到本家三大爷家"三爷,看我通知书"。三大爷迷着眼睛,瞅了瞅通知书,哈哈大笑:"振,我娃行,三爷给我娃十块钱。”三大爷高兴地给振圳发了十块钱。振圳拿着钱,顺便在本家妈妈那买了圆珠笔、本子,花掉二元钱,高高兴兴的攥着剩下的钱回家,母亲问缘由,让把钱给三爷送去,振圳倔强的说:"我三爷给我的,叫我好好学习。"从此后振圳学习更加刻苦认真。

还有一年暑假,振圳一个人在渠堰上玩耍,回来在邻居家门口捡到五毛钱,硬是给了那家主人,主人高兴地说"娃,阿姨不要,不是姨的钱,拿着给你买雪糕吃","阿姨,我不要″,邻居高兴得逢人便夸振圳。

少年强则国强,看看这位作者笔下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振圳上小学时,别的同学都是买的双背带书包。振圳呢?从学前班起,总是背着母亲亲手做的双背带书包,穿着母亲亲手裁剪缝制的衣裤。精神干炼,学习优秀,各方面表现出色,小学老师高兴地夸到"振圳天资聪慧,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将来也许会从政"。

上初中时,振圳的学习成绩一直优秀。振圳是班长,组织能力非常强。下雨时,他早晨起来把村里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集中起来,排成队集体到校。泥泞的路上互相掺扶,相互照应,不让一个同学掉队迟到。回到家里时,他经常帮妈妈干家务,庄稼地里的活他也得心应手,特别是每年署假,他都会在他四姨的井上浇玉米,五、六亩大的地,他一个人一浇就是几天几夜,从不叫苦,挣的钱给自己攒学费。那是,为了方便,他寄宿在姨妈家,每星期回家一次,他不喜欢吃面,母亲总要给他做米饭,炒他喜欢吃的菜,临走给他手里塞五元钱,这就是一星期的零花钱。振圳知道家里的日子过的紧巴,在姨妈家吃饭又不需要钱,所以他把母亲给的零花钱都攒着。家里有急需,磨个面、交个电费的,他知道了就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应急,这让他的母亲常常感动和内疚。

振圳在学校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周末回到家里却不翻书本,帮二爸家干干家务,帮妈妈浇浇地,小小年纪非常懂事,从不让爸妈操心。

初三时,别人都在全身心备战中考,振圳呢,还是该学学,该玩玩,他说,这叫"快乐学习法,一张一驰,劳逸结合″。

少年强则国强,看看这位作者笔下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最终,振圳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富平县迤山中学,我们期待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

作者简介:薛菊兰,微信名九月菊,富平,城关向阳村人,出生于一九六五年。酷爱文学,喜欢文字,老马新途学举步,初出茅庐写篇章。文章散见于《富平人》,《一苇浮萍》,《微富平》,《三秦文学》,《陕西散文论坛》等网络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