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肺癌患者做基因检测有哪些内容?

平哥的健康生活日记


众所周知,癌症的治疗不但要重注药物的疗效,同时应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因确诊时多数患者的分期较晚,因此总体5年生存率仅仅约14%。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基因检测在肺癌的精准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肺癌基因检测与化疗药物选择

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常用一线化疗药物包括培美曲塞、紫杉醇(包括紫杉醇脂质体及白蛋白纳米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顺铂、卡铂、奈达铂、洛铂)。小细胞肺癌一线药物包括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联合铂类。化疗前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判断药物敏感性及毒副作用大小,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

1. 培美曲塞,检测TS’5UTR、TS’3UTR、TYMS,2R/2R和2R/3R型敏感性高于3R/3R型,-6/-6bp和-6/+6bp基因型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6/+6bp基因型,TYMS低表达患者化疗疗效较好。2. 卡铂、顺铂、奥沙利铂,检测ERCC1和BRCA1,两者都是低表达型者疗效好。3. 吉西他滨,检测RRM1,低表达型者疗效好。4. 长春花碱、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检测TUBB3、STMN1,两者都是低表达型者疗效好。5. 依托泊苷,检测TOP2A,高表达型患者化疗疗效较好,低表达有较强的耐药性。6. 伊立替康,检测基因位点221G>A、TA6>7(UGT1A1基因多态性),AA型比GA型、GG型副作用增强,TA7型比TA6型副作用强。

肺癌基因检测与靶向药物的选择

在身体和医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应进行EGFR,ALK等的检测,以明辨突变状态,进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手术切除和气管镜等获取的组织标本是最常见的用于检测的标本类型。其次,细胞学标本(如恶性胸水),也同样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对于难以获取上述标本的患者,可以通过血液ctDNA的检测,提示基因突变的状态。

在亚洲裔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中,约有一半的人存在EGFR基因突变。它常见的类型有:19外显子的缺失、18及2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的替换突变、20外显子的复制突变。上述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不同程度地从以吉非替尼(易瑞沙、伊瑞可)、特罗凯、凯美纳为代表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的治疗中获益。20外显子的T790m突变与获得性耐药相关,可应用第三代靶向药物AZD9291(泰瑞沙)进行治疗。

ALK突变发生率,为3%-7%,我国约为10%。常见于EGFR阴性的患者中。晚期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指南推荐可应用克唑替尼作为一线方案。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克唑替尼不仅具有针对ALK基因的药理作用,同时还对ROS1基因重排,以及c-MET基因也有活性。在肺癌中,约1%患者为ROS1基因重排型。虽然从数量上看,ALK 阳性患者远低于EGFR 阳性患者(仅有其约1/4),但ALK 阳性患者多为年轻不吸烟女性患者,大多数对化疗药物无响应,治疗选择有限,预后非常差。二代针对ALK靶点的药物艾乐替尼上市将为以年轻不吸烟女性为代表的ALK阳性患者群体提供更好的用药选择。

可以说,EGFR和ALK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替代了传统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优势地位。 目前根据最权威的NCCN指南,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最好是检测8个基因:EGFR, KRAS, HER2, ALK, ROS1, MET, HER2, RET。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一次性检出所有基因,费用在6000-7000元左右。另外,最重要的是选择比较权威的检测机构,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精准治疗中,我们就找到了治疗所对应的“靶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来越多的靶点会被发现,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问世,给患者带来福音。


胡洋


1.驱动基因突变检测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明确了8个基因突变,检测8个基因的目的是明确到底出现了哪些基因突变,针对不同的基因突变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治疗。今年医保新增加了几个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至此,国内上市的大部分肺癌靶向药物已经年底进入医保。对于肺癌患者,首选做8基因检测,费用应该在3000-4000左右。如果费用受限,最好做EGFR基因的检测,这个在国内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


2.PD-L1检测

严格意义上来说,PD-L1属于蛋白检测,不是检测PD-L1基因,主要是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D-L1表达。主要是看看是否可以使用免疫治疗,也就是这几年比较热的“O药”和“K药”治疗。PD-L1蛋白表达越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3.TMB检测

TMB,又叫肿瘤基因突变负荷”,主要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检测,也就是想用如“O药”和“K药”。TMB,简单来说,就是数数检测的肺癌组织中有多少个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数量越多,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既然是数数,而且拿去检测的肺癌组织样本比较少,就必须检测更多的基因,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也就是,既然是抽样检测,当然样本数越高越准确)。所以目前过内外测量TMB的时候,测量的基因数大都是400个以上,甚至更多,前面提到的8个基因就不能测量TMB。所以,费用基本在1.5万左右。

所以,对于肺癌,优先检测8基因(尤其是EGFR基因),根据结果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如果没有以上8个基因突变,想使用免疫治疗,可以选择PD-L1,甚至TMB的检测。TMB检测几百个基因,也可发现一些非常罕见的基因突变。


大医课堂


目前肺癌基因检测主要检测的内容包括驱动基因的突变,PD-L1表达,和TMB(肿瘤突变负荷),最主要的目的看看是否可以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或者肿瘤免疫治疗。


1.驱动基因突变检测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明确了8个基因突变,检测8个基因的目的是明确到底出现了哪些基因突变,针对不同的基因突变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治疗。今年医保新增加了几个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至此,国内上市的大部分肺癌靶向药物已经年底进入医保。对于肺癌患者,首选做8基因检测,费用应该在3000-4000左右。如果费用受限,最好做EGFR基因的检测,这个在国内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
2.PD-L1检测

严格意义上来说,PD-L1属于蛋白检测,不是检测PD-L1基因,主要是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D-L1表达。主要是看看是否可以使用免疫治疗,也就是这几年比较热的“O药”和“K药”治疗。PD-L1蛋白表达越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3.TMB检测

TMB,又叫肿瘤基因突变负荷”,主要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检测,也就是想用如“O药”和“K药”。TMB,简单来说,就是数数检测的肺癌组织中有多少个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数量越多,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既然是数数,而且拿去检测的肺癌组织样本比较少,就必须检测更多的基因,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也就是,既然是抽样检测,当然样本数越高越准确)。所以目前过内外测量TMB的时候,测量的基因数大都是400个以上,甚至更多,前面提到的8个基因就不能测量TMB。所以,费用基本在1.5万左右。

所以,对于肺癌,优先检测8基因(尤其是EGFR基因),根据结果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如果没有以上8个基因突变,想使用免疫治疗,可以选择PD-L1,甚至TMB的检测。TMB检测几百个基因,也可发现一些非常罕见的基因突变。


皮皮兔妈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国内外肺癌指南均没有推荐小细胞肺癌做基因检测,因为小细胞肺癌目前没有有效靶向药物治疗。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来说:依据NCCN指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必须做的四个基因是EGFR、ALK、ROS1,还有一个PDL1也是必须检测项目。不吸烟、混合病理鳞癌也均推荐做EGFR、AlK、ROS1检测,PD-L1在鳞癌中推荐检测。

依据亚洲人群特点,中华医学会肺癌诊疗指南建议:所有含腺癌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无论其临床特征(如吸烟史、性别、种族或其他等),常规进行EGFR、ALK、ROS1。建议尽可能检测的基因BRAF、MET、HER2、KRAS、RET。

针对以上检测出的基因突变肺癌,针对EGFR突变的有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泰瑞莎等、ALK、ROS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劳拉替尼。针对PDL1表达过高的有各种免疫治疗方案。


医疗科普徐医生


关于肺癌患者做基因检测,已经有一些朋友说的很清楚了,根据美国肺癌NCCN指南推荐,建议肺癌患者检测8个基因。那么随着研究进展,肺癌的临床治疗策略也在不断调整更新,今年有两款PD-1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上市,意味着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又多了2种选择。那么针对这2款抑制剂,肺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测呢?

1.PD-L1的表达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NSCLC)的诊疗快速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的三个阶段。最近在ASCO上公布的Keynote-407研究数据显示,化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初治晚期肺鳞癌患者的ORR几乎增加一倍,免疫联合治疗已经成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研究热点。同时,Keynote-042研究结果显示,PD-L1表达的高低与治疗疗效密切相关:PD-L1表达越高,免疫治疗给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的获益也就越高,因此,PD-L1的检测十分重要。

2.TMB的高低

2018年AACR年会

公布了CheckMate 227研究高TMB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治疗对比含铂双药化疗的PFS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治疗高TMB患者的PFS显著优于化疗,1年PFS率分别为43%和13%,中位PFS分别为7.2和5.4个月(HR=0.58,P=0.0002)(图4)。在高TMB人群中,无论PD-L1表达与否,免疫联合免疫均一致优于化疗;在PD-L1表达≥1%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和化疗的1年PFS率分别为42%和16%,中位PFS分别为7.1和5.5个月(HR=0.62);在PD-L1表达<1%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和化疗的1年PFS率分别为45%和8%,中位PFS分别为7.7和5.3个月(HR=0.48)(图5)。

▷ 图4: CheckMate 227研究:PFS结果

▷ 图5: CheckMate 227研究:高TMB人群中,不同PD-L1表达患者的PFS

♦ CheckMate 227研究结果确定了晚期NSCLC一线免疫联合免疫的地位,同时证实了TMB可以作为疗效预测因子筛选获益人群。

关于免疫抑制剂的标志物的检测尚没有一个金标准,除了上述的两个指标外,研究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基因的状态也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相关。因此,患者若想使用免疫抑制剂,还需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也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丁丁医学网


肺癌的基因检测;为什么要进行基因检测呢?

首先,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如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一线治疗应使用EGFR抑制剂,疗效更好,且避免过多使用化疗药物);

其次,基因检测可以筛选出耐药基因,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如第1、2代EGFR抑制剂耐药性的患者,基因突变最常见的是T790突变,这类患者可以接受第3代EGFR抑制剂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第三,基因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生存期。

肺癌的基因检测;需要检测哪些基因呢?

EGFR基因突变检测,ALK和ROSI融合基因检测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基因检测,一旦确诊,只要条件许可,所有非小细胞癌患者和含腺癌成分的其他类型肺癌患者都应立刻进行检测。

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比例高达38.1%,而且已经有多个针对该突变的靶向药物在我国上市,应用已非常成熟。

ALK和ROSI融合基因检测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阳性比例为5.6%,以此为靶点的新型靶向药物在ALK和ROSI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中疗效显著。


易加医,为肿瘤患者寻找一切可能


给一瓶二锅头


基因检测就是针对基因做的检测,不是真对蛋白的。当然了,弄清楚癌症细胞那个基因异常,就可以把这个患者的癌症归类,识别该患者癌症的具体类型,从而进行个性化治疗。





研究表明,一个细胞不同的基因突变,都可以导致癌症。所以即使是患同样一种癌症的人,他们癌细胞突变的基因都可能不一样,从而导致他们表达的蛋白或者受体都不一样,治疗的手段和药物也不一样。

所以,通过基因检测,把具体那个基因异常找出来,就可以针对性的以这个遗异常的基因或与其相关的异常蛋白为靶点,选择性进行药物治疗。这样,治疗的药物就只会针对癌细胞作用,而对正常细胞不做用,从而提高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准确性。

现在的治疗药物,很多都是针对特定的癌症其治疗作用,即靶向药物。所以,如果不做基因检测就盲目用药,很可能根本其不到治疗作用,从而白白耽误时间,延误病情,给后续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句老祖宗的话用到与癌症的抗战上面,也是不会错的。


科学探秘频道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晕,我们假设都是晚期肺癌患者,

如果病理类型属于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推荐进行EGFR、ALK、ROS1基因检测,因为目前针对这三种基因突变,国内都有相关靶向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是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也可以考虑EGFR、ALK、ROS1基因等检测

另外根据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除了上述几个位点之外,还可以考虑BRAF、RET、MET、NTRK、HER-2等突变检测,而且随着免疫治疗的出现,利用血液进行肿瘤突变负荷(TMB)检查,也可以问后续是否进行靶向治疗提供方向。

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研究人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肺癌基因突变靶点,所以针对肺癌患者,国际上的临床专家推荐患者有条件进行全基因测序,这样可以发现更多的突变,从而看看是否有更多其他治疗的机会;


做梦的神仙


靶向药需要做EGFR,ALK,的基因检测,表达超过50%阳性,可以用靶向药


谈笑说天地


我做了egfr,全阴,没机会吃靶向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