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当我上楼时,发现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男人。

今天他又不在,我希望,希望他会离开。”

出自作家威廉姆·修斯莫恩斯的小诗《安蒂戈尼什》中的一段,因在[致命ID]中反复出现,成为影片的一句经典独白。

15年过去,我们依然还记得这句话,还记得那个疯狂雨夜。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致命ID]海报

以多重人格为题材的悬疑电影不少,[搏击俱乐部]、[穆赫兰道]、[禁闭岛]、[黑天鹅]等众多的好莱坞经典影片都是以此来建构故事的。

毫无疑问,[致命ID]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普路特·泰勒·文斯饰演里弗斯

里弗斯是一个残害六人的杀人犯,因为患有多重人格症,心理医生提出重审的请求。

画风一转,暴雨夜中的小旅馆开始发生一系列匪夷所思事件。

暴雨封路、通讯中断、交通事故,种种原因使得汽车旅馆成为一间密室。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影片主要的场景是暴雨夜阴冷的汽车旅馆,而拍摄时为了不让演员感冒,从高压水枪里喷出来的是热水

女明星、新婚夫妇、罪犯、继父、旅馆老板这些旅店的住户接连死去,尸体神秘失踪。

11名住户只剩下爱德华(约翰·库萨克饰)、假警察和妓女。所有人都陷入一种“见鬼”的恐慌。

爱德华无意中翻阅住客的身份证件,突然发现这些人都是同一天生日,他们的名字以地区命名。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这时,他念出了文章开始时的那段独白

爱德华突然出现在审讯室里,而原本被审讯的杀人犯里弗斯却消失了。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通过医生的话,导演对影片做了关键性解密:里弗斯在幼年时曾遭遇精神创伤,因此患上了多重人格症

原来爱德华和其他在小旅馆出现过的人,都只是杀人犯里弗斯的幻想人格。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爱德华的脸突然变成了里弗斯

爱德华对真相措手不及,他明白了这些谋杀行为,其实是人格之间的生存杀戮。

互为平行的现实时空与幻想空间在这里交叉,也是从这里开始,观众真正能够区分现实和幻想。

这个段落前后,爱德华一角有丰富的情绪表演层次:

开始是迷茫,拒绝知道真相,等他重回人格所在的旅馆世界,表现出的是接受,并且选择与假警察同归于尽,给了妓女活下去的机会。

有趣的是,约翰·库萨克读完剧本后曾一头雾水,在此,小编很是佩服库萨克的演技。

爱德华死后,汽车旅馆的诡异杀人事件告一段落。

当观众和被治愈后的里弗斯一起哼着歌行进时,导演却在结尾给了大家一记狠狠的锄头。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原来隐藏最深的是沉默寡言的小孩提摩西

十五年前的那个暴雨夜,「致命ID」片段解析

▲这句独白由提摩西之口再次说出。提摩西总共说过两句话,一句是“妓女没有第二次机会”,这是第二句

我们不禁想问,当所有人格都消失的时候,剩下最为暴力和残忍的提摩西,会不会杀死他的寄主里弗斯,这是影片留下的悬念。

这样的结局也是观众始料未及的。

为了保持影片的神秘感,导演不得不拍摄了好几个结局来隐藏真正的结局。

无论是对观众还是对演员本身来说,影像、文本都打了一手悬疑好牌。

值得注意的是,悬疑并不是影片的主旨,探索人物内心的挣扎困境才是影片真正表达的东西。

这也是影片能够与同类题材电影区分开,经久不衰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