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乡镇事业编该发车补吗?为什么?

自由人173


乡镇事业编除了卫生院和中小学,剩下的事业编应该全部发车补,为什么呢?听我慢慢给你分析:



单位性质:基层七站八所四中心承担的大多都是行政职能,在县区一级上级部门大都是行政单位或者参公管理单位,在乡镇受行政编制数量影响,只能拿事业编来填补,这一部分人应该是公务员身份,奈何……


工作性质:乡镇基层工作不像省市一级办公基本在办公室,乡镇工作基本都在农村,还要应付省市县各项检查,乡镇干部来回不停的在村和镇政府奔波,工作性质和公务员是一样的,都需要下乡包村,承担几项考核指标,不分身份。

在一个基层混编混岗现象严重,有些事业编干部连一个单位都没有(有些乡镇临设机构撤了,人员编制就挂在了乡镇一级),只知道在乡镇上班,虽然你在统计站上班,领导给你一个农业考核指标,你还得完成,乡镇干部都是拉开混用,领导指哪打哪。



乡镇干部的痛只有能亲身体会,乡镇事业编干部要是在没有车补就是在其劳累的身体上再捅了一刀。但我相信国家会照顾这部分人的,我们只需静静等待。最后祝你好运!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


理论上,只要是因公出行,包括工作视察、调研、走访是都可以发放交通补贴。尤其是基层干部,经常要和老百姓打交道,走村串户,调查走访肯定会产生交通费用。如果不能提供交通补贴,那么只有干部自身掏腰包了。这时候就不是所谓公车私用,而是私车公用了。



小编我曾在基层工作过4年半。工作的前三年那个时候还没有车补,下村开展工作,去县里参加会议是开自己的车,烧自己的油。每月的汽油费都要达到800元,走的勤快一点要超过1000。那个时候,我每月能领到的工资只有2000多,有1/3花在交通上。

大概是2015年,公务员才开始领车补,但事业单位人工作人员没有。虽然你的车补不高,只有400多元,只有油费的一半,但总比没有好。400多元一个月,一年也有5000块钱。对基层干部来说,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能顶得上一两个月的工资。



事业单位人员的交通补贴改革好像是从2018年启动的。中央出台了一个总的政策,省根据自身的财政实力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数量出台了配套措施。经济发达,财政收入较高的地区,事业编人员都能够领到车补。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收入不高,事业编人员还是按照实报实销方式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


财经知识局


比起县区,乡镇更应该发公车补贴;比起乡镇党政机关公务员,乡镇事业人员更应该发放公车补贴。遗憾的是,乡镇事业单位人员不但现在没有车补,以后也不可能有。

公务员公车改革工作已经于2016年底前结束,随着一般性公务用车的取消,公务员的工资表里面多了一项收入,那就是公车补贴。按照国家规定,公车补贴的标准是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即最高不得高于1950元。各地公务员公车补贴发放数额不一样,但大致都在这个范围上下浮动。相对于缓慢、小幅度,犹如蜗牛一般增长的公务人员工资来说,这可是一大笔收入啊。

这样的补贴,却只有公务员有,参公人员也有,相比公务员人数更多的事业人员,却没有。同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都是体制内工作人员,都是公务人员、在岗职工,待遇差别即如此大,怎么能让事业人员心里面平衡?

按照最初的安排,首先进行的是公务员公车改革,接下来就是企、事业人员公车改革。可是,在公务员公车改革结束后,事业人员公车改革工作,却在地不同程度地进行试点改革,而且试点改革的范围不断扩大,却并没有在全国统一开展。最新的消息,是事业人员公车改革工作可能在年底前全部完成。但从事业人员公车改革试点的方式来看,车改和公务员的要求都一样,公车补贴却没有了影子。已经试点结束的地方,事业人员公车改革后,只有极少部分是按公务员公车补贴的标准发放事业人员公车补贴,还有江浙等省部分地区是按减额发放,但最起码还发。以湖北等9个省市结束的事业人员公车改革,事业人员是不享受公车补贴的,而是以报销一般公务性用车费用为主,实报实销。

一般公务性用车费用实报实销,公务员公车改革后也享受了这一政策,但同时还领着公车补贴。为什么到了事业人员这样,就只享受实报实销,没有了公车补贴呢?原因不明。尤其是对于县区、乡镇工作人员来讲,公车改革就是一项拍脑袋的想法,相比省市公共交通发达而言,县区、乡镇是什么交通条件?相比省市以坐办公室办公为主,县区、乡镇工作人员,尤其是事业人员天天要在一线跑,尤其是乡镇七站八所的工作人员,不去田间地头,那就是失职。但是,县区乡镇公务员公车补贴标准是最低的,事业人员干脆没有。可叹。


职言管语


乡镇事业编该发车补吗?为什么?

车补本来是一项非常好的改革举措,但是在有的地方有些变味。

第一,车补是一种工作补贴,不是一种个人福利。但现在有的地方,就变相的成了一种福利。比如为什么领车补的人员,还要分各种编制、身份。

比如有的地方事业编制不能领车补,临时工不能领车补。显然,这是按照发福利、发工资的思路来的。难道说,过去没有车补的时候,事业编制、临时工就不能坐公车干活。

也就是说,今天的事业编制、临时工就不用出门干活。

第二,怎么发车补?应该主要依据工作岗位,而不是级别、身份。有的人级别很高,但不一定还在干活,可能已经退居二线,甚至没有干活了,但他们拿的钱却最高。那些真正出门干活的人,却不一定领得到多少车补。

其实,按照岗位来定车补,是较为科学的。谁干活,谁得钱。

第三,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太难。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地方采取级别和平均主义的做法。一方面工作岗位不好确定标准,比如有些岗位可能经常外出,有的岗位可能很少外出,但不能说明他们两个岗位之间的工作量有区别。

另一方面大家已经习惯了大锅饭,不说工资奖金都难以拉开差距,车补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拿得一样,按照级别、身份可能是最简单的了。即使有意见,也说不上太多。

第四,对于各种身份、编制的人,该不该享受车补?可以考虑其工作性质和特点,也就是说,与公车活动是否有关联,关联有多大。那么,从乡镇的工作特点来看,应该要考虑车补。


碧翰烽


不是该不该的问题,问题是给发吗?不只是乡镇事业编,所有的事业编是不是都应该有车补?

公务用车改革后,不论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公车该取消的取消,该规范的规范,然后该发车补的发车补。从2016年初开始,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全部改革到位,车补也逐步落实到位。公务员按照职务层次,制定了不同标准的车补,一般的科员最少每个月也有400元的车补,机关工勤人员,不论初级工还是技师,全部按照科员标准发放。

但是,到目前为止,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似乎还没有落地,即便出台政策的地区,也并没有全部都发放车补,比如有的地区规定,厅级以上管理岗位才按月发放车补,大部分地区规定,按照实报实销的方式报销车补。也就是说,将来事业单位车改即便到位了,事业单位人员也不可能都逐月发放车补,而采取的形式更多的是实报实销。当然了,如果每个月能按照公务员车补标准报销车补的话,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乡镇事业编在事业单位中,属于比较尴尬的角色。教师、医生的身份比较单纯,就只在学校或医院工作,一般也涉及不到用车问题。其他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在干工作上,虽然和机关公务员区分不是很明显,但毕竟机关就是机关,事业就是事业,事业单位人员总能找到自己的出处,知道自己是事业单位的人。而乡镇事业编似乎和乡镇公务员就无法区分,你能分清谁是乡镇事业单位的,谁是乡镇机关的?在乡镇上,除了班子成员是公务员外,其他干部,不论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干的活都一样,吃得苦也一样,担的责任也一样。所以说,乡镇事业编确实不容易。

总之,乡镇事业编有没有车补,得看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的政策如何,如果事业单位没有车补的话,乡镇事业编自然没有车补。


中省直遴选


乡镇事业编,基本上集中在七站八所,这些机构承担的大多是行政职能,在市县两级对应的机构大多是参公或行政,享受车补待遇。然而一到乡镇,受乡镇行政机构总额限制,没有足够的行政编制用来置换,只能拿事业编制顶上,混岗混编使用,写材料,下农村,搞维稳,包村住户,督查考核,指标迎检,等等,搞信息,搞统计,搞扶贫,五加二,白加黑,公务员要干的事,事业编一样不落下,还不能多说话,领导指哪,你就得打哪,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否则就是没D性,不讲政治,以后什么好处都没有你的份。现在机构改革了,有的站所要取消,比如计生站,以后连个单位都没有,人只能挂到其它综合服务中心,更加成了没主的人,什么活可能都要干。乡镇事业编的尴尬,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待遇好就罢了,关键是,待遇还不好,不好就罢了,还不能像公务员那样领车补,乡镇事业编的心理阴影面可想而知……

小公是支持乡镇事业编发车补的,毕竟工作性质不一样。但是事业单位这个群体太大了,差不多是公务员的三倍,一旦开口发车补,谁也得罪不起,财政肯定承受不起,也不符合车改的初衷,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采用实报实销的方式解决事业单位的车补问题,从这个角度分析,乡镇事业编想领车补,一个字:难!

我是小公,专注体制问题解答,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可以关注我,私信交流


80后小公


乡镇事业编分为好几类,主要有:教师事业编、乡镇卫生院事业编、行政单位事业编等。笔者对行政事业编比较了解,主要说一下这部分事业编发车补的事情。

笔者认为行政事业编是应该发车补的,一是行政事业编与公务员的工作差不多,都是做一些乡镇日常管理工作,在乡镇具体工作中,事业编与公务员很多是混岗使用的,他们在具体工作中,除了身份,其他没有什么异样;二是事业编也需要外出执行公务,而且车改后,乡镇事业编没有公了公车,而且没有车补,给他们外出执行公务员的积极性有所弱化,也造成了一些不便。

乡镇事业编的车补,笔者认为应该很快就可以发放,现在中央事业单位已经基本车改完成,因此,乡镇事业编车改也指日可待,乡镇事业编发放车补的政策也即将可以出台。

但据笔者了解,现在有很多是乡镇公务员并没有领到车补,因为乡镇财政负担不起,所以在很多乡镇即使有了规定可以发车补,公务员事业编能不能领到车补还得看当地财政。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职考试,专业为公职考试、体制内晋升提拔、职业规划等答疑解惑,欢迎私信、留言。

图片留言于网络。


东爱雨小公


我认为县级和乡镇的事业人员都应该发放车补原因如下:

就拿我县为例,大多数行政单位大量业务都是事业人员在承担,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公务员别无二致,一般县一级的局里公务员的编制6-8人,除公安、工商等一般不超10人,那么多的行政职责仅仅靠几个公务员哪里能承担的起,除了领导职务那么大的局里只有两三个公务员,大量的行政职能职能靠所属的事业单位人员来承担。

乡镇的情况也是类似,所以车补应该行政事业都发,本来公务员提拔的快,还有各种更好的待遇,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领导,所以承担的工作量一般都轻于事业人员,长期如此,事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有影响的。


无嗔无狂


乡镇事业编到底该不该发车补,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和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白天下乡扶贫,晚上回办公室做资料,可谓5+2、白+黑,大部分人做着和公务员一样的工作,却领着不一样的收入,这是明显不公平的现象,照我说,乡镇事业编应根据工作实际发车补。


公车改革本来是给广大乡镇事业编一丝希望的,但目前各地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基本已完成,也陆续出台实施意见,意思非常明确,不仅乡镇事业编得不到车补,还取消了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实行实报实销方式,对事业单位人员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发放公务交通费用、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它方式等保障其公务出行。听到这一消息,广大事业编人员心已凉,甚至有人产生了这样的观念: 只有公务员是好干部,事业编制人员靠边站; 公务员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事业编制人员就配打杂; 事业单位就是要低人一等。 大家都拼尽全力的干活,换来的却是不一样的待遇,不少人员抱怨:难道事业编人员真是亲娘生后妈养的吗?



同样处于乡镇基层一线辛勤工作的事业编制干部,因身份限制不能同等享受,少数干部感觉晋升无望、前途渺茫,心理失落、工作热情锐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也有一部分的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公务员是辛辛苦苦考进去的,人家有那个能力,凭自己的真本事取得的收入,有何不可?有本事自己考去,在他们看来事业编人员都是前些年靠关系进去的,但近些年以来,事业单位已经完全改革,逢进必考,考试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针对乡镇事业编的车补问题,还是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乡镇事业编干部经常要下乡开展工作,扶贫、乡村振兴,在工作中不管是事业编还是行政编人员,工作内容基本是一样的,事业编没有车补,导致了车辆全部封存,行政编制领导可以发放车补,事业编却没有。行政编相对来说还是少数的,大多工作者还是事业编。好多工作都是事业编制在干,车改之后一些涉及很多需要跑腿用车的工作,有的同志怕报销麻烦,甚至私掏腰包,自己付出差费用。


总的来说,事业编人员发不发车补的问题,已经不是个人的收入问题,它是整个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基层基本都是怨声载道,工作能推就推,基层单位的领导也很为难。只希望有关领导能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出台相对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滇北黔南


上级是人为的制造矛盾,原先乡镇人员没有行编事编,干的一样活,吃的一样的饭,工资福利都一样,现在分行政事按你从事工作定的,进乡镇上班时就不分行政事业,现在一分,工作积积性也下降了,同干一样有的有车补,有的没车补,严重挫伤工作热情,这都上做领导造成的,同是乡镇政府工作,偏偏分两种,这不是制造矛盾这是干啥,应该同是一种编制,要么行政,要么事业这才公平,真搞不懂上级领导咋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