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在西方的打壓下,俄羅斯會如何?

耀101558501


我認為俄羅斯在普京執政期間不會分裂,普京下臺後就不好說了。以下我們以“車臣戰爭”為例,來感受一下普京制止俄羅斯分裂的決心。



1.一個國家的強與弱,與這個國家領導人的執政能力有關。例如在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執政時期,俄羅斯深陷寡頭政治的深淵。俄羅斯的寡頭們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勾起西方國家損害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使俄羅斯大量的國有企業和能源公司成為了寡頭們的私人財產,寡頭們每天可以坐著私人飛機穿梭於國內外,而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卻在不斷下降。導致俄羅斯社會動盪、腐敗蔓延、軍心渙散。在這種情況下,歐美西方國家支持俄羅斯的車臣地區進行獨立運動,大批歐美國家退役的特種兵來到車臣地區,對這裡的車臣武裝分子進行軍事訓練。而歐美國家生產的夜視儀、通訊設備、武器彈藥,源源不斷地通過格魯吉亞運送到車臣地區,這使得車臣地區的獨立運動越發激烈。



2.車臣在歷史上屬於獨立的國家,沙皇俄國1810年開始向高加索地區進行入侵,由於車臣民族驍勇善戰,他們信仰伊斯蘭教,而沙皇俄國卻信仰東正教。因此車臣民族與俄羅斯民族存在著宗教矛盾、歷史矛盾、民族矛盾。車臣人不願意接受沙皇俄國的統治,此後沙皇俄國經過60年的擴張,殺掉了3/4的車臣人,最終將車臣民族征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車臣民族又開始爆發了獨立運動,他們與德國軍隊合作,試圖把蘇聯人趕走,完成車臣獨立。二戰結束後斯大林為了懲罰車臣人與德國合作,把20多萬車臣人,從高加索地區流放到了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地區。一路上導致幾萬名車臣人因為缺醫少藥而死去,這激化了車臣人與俄羅斯的矛盾。



3.蘇聯解體後車臣在1991年11月宣佈獨立。1994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20個月。不過由於俄羅斯軍隊倉促應戰,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而車臣軍隊得到了歐美西方國家的支持,導致俄羅斯發動的第一次車臣戰爭失敗。1999年9月普京開始擔任俄羅斯總理,他多次親赴戰爭指揮10萬軍隊,兵分兩路進入車臣地區,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消滅了大量車臣軍隊佔領了車臣全境,取得了車臣戰爭的勝利。普京不允許俄羅斯分裂,他是俄羅斯的國家英雄,普京致力於復興俄羅斯大國地位。因此只要普京在俄羅斯執政,俄羅斯就不可能解體。如果普京下臺了,那麼俄羅斯能不能分裂就不好說了。


香堂風子



西方國家打壓並非一次兩次了,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之後就一直打壓和排擠俄羅斯,無論是在軍事上或是在經濟等方面西方國家一直都不給俄羅斯面子,以至於在葉利欽時期俄羅斯的經濟環境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因此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是得不到好轉,這一切一直等到普京上任以後俄羅斯的經濟才得到了好轉。


2014年普京出兵克里米亞,西方國家立即抱成一團,它們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制裁俄羅斯,它們找準了俄羅斯最為薄弱的經濟領域,因此,經過西方國家共同制裁之後俄羅斯經濟下滑、盧布貶值。2018年3月4日的“雙面間諜案”發生後,俄羅斯有遭到了新一輪西方國家的打壓,有近26個國家宣佈將俄羅斯外交官驅逐出境。


現階段無論西方國家如何打壓俄羅斯,擁有普京的俄羅斯還可以應付它們的打壓,加上俄羅斯並非只有西方國家的朋友,而且有些國家並非願意驅逐俄外交官,這些只是收到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因此不得不表態,也就是說明它們並不願意和俄羅斯撕破臉,目前的俄羅斯並不處於下風,因此,俄羅斯並沒有分裂的可能。

你們怎麼看?


DAMONGS


可以這麼說,西方給俄羅斯的壓力越大,俄羅斯越發能夠團結起來!俄羅斯人民是一個勇敢、頑強、好戰的民族,越是外來壓力越大,越是能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是一個越挫越勇,越戰越強的民族!

首先,普京總統再次當選,在他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俄羅斯人民一定會越來越團結,俄羅斯一定能煥發出生機,重獲新生!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曝光了幾款超音速巡航導彈,一款“匕首”10倍音速巡航導彈,一款“尖兵”10-20倍音速巡航導彈,還有一款“海燕”核動力洲際導彈,可以說這幾款導彈都是為挑戰俄羅斯的西方所準備的。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有效攔截辦法。包括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可以說只要西方敢挑戰俄羅斯的底線,那麼俄羅斯會毫不客氣的給予反擊!





另外,俄羅斯人民已經受夠了西方國家的打壓,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兒,這就是和西方強權勢力抗爭到底的決心和意志。愛國情緒前所未有的高漲,所以從目前來看,西方想再次分裂俄羅斯難上加難!俄羅斯人民即便流盡最後一滴血也會抗爭到底!


笑遊江湖007


因前俄羅斯間諜不明中毒事件,俄羅斯遭遇西方國家前所未有的打壓。繼英國和俄羅斯互相驅逐對方外交官之後,目前總共有包括16個歐盟國家在內的23個國家,驅逐了共233名俄羅斯外交官,堪稱冷戰以來西方最大規模驅逐俄外交官的行動。

西方國家此次反應激烈,也是和俄羅斯以往矛盾不斷疊加,不斷激化的結果。西方國家也不是鐵板一塊,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盤。



近日新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思在接受採訪時表態說:“我們也想因間諜中毒案驅逐俄羅斯情報人員,但我們查遍了新西蘭境內,卻沒有發現有非法的俄羅斯情報人員在活動。當然,我們將繼續再查,如果查到,將立即驅逐!”國際上有很多國家,包括部分歐洲國家,其實不大願意捲入國際紛爭的是非當中,因此也就沒有必要非得選邊站。

此次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只是想教訓俄羅斯一下,希望俄羅斯能夠服軟,對外政策有所收斂,不要太強硬。並不想真把俄羅斯逼上絕路。同樣,俄羅斯也不會枉顧經濟發展,真的和西方一刀兩斷。 其實歐洲國家每年都必須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保障了這些歐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

俄羅斯也是現代國際格局中不可或缺一環,如果俄羅斯出現重大變故,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平衡將被打破,這是歐美國家不願意看到的。隨著普京的再次當選,俄羅斯政局相對穩定,會對現在局面作出妥善應對。

俄羅斯近期也見風使舵,口風鬆動,俄羅斯駐美大使表示:美方言行不一,打擊俄方使團的舉動毫無正當理由,是一種事先有預謀的陰謀;而俄方不會被激怒,乃至陷入“情感崩潰”,真相終會大白。因此最終英俄雙方及其他西方國家應該對話妥善處理爭端,避免採取任何激化矛盾的舉措。喜歡我的觀點請關注點贊,謝謝!


養車智多星


俄羅斯會不會繼續分裂,這個不好預測,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不會在西方的打壓下分裂。



一,西方國家看似氣勢洶洶,實則是強弩之末,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會對俄羅斯傷筋動骨。自普京上臺以來,西方世界就開始對俄羅斯進行所謂的經濟制裁,可是,除在石油價格上讓俄羅斯感到痛徹心扉外,其它的手段對俄羅斯這頭北極熊似乎沒什麼作用。反而從去年開始俄羅斯經濟開始恢復性增長,而今年普京又大比例在選舉中獲勝。這都說明俄羅斯現在政治穩定,經濟向好,正在逐步恢復。


二,英美主導的這次對俄羅斯群毆,對俄羅斯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傷害。反而會激發俄羅斯人民的反西方情緒,更加的團結,民族情緒會更加高漲,更有利於普京執政的順利。

三,普京這個任期內,最大的挑戰不在外交,更多的應該是內政和經濟的發展。但從現在情況看,美國和西方似乎也拿不出什麼,對俄羅斯經濟有實質性傷害的撒手鐧,石油價格幾經起落,現在基本穩定。所有這些無疑都對普京是天大的利好,只要六年裡俄羅斯經濟適當保持增長,俄羅斯人就會感到滿足,社會就會穩定,就不會出現西方想要的結果。

俄羅斯是一個崇尚強者的好戰民族,不會屈服於西方的壓力。但俄羅斯內部,多年來累積的矛盾無疑會越來越突出,這些矛盾是俄羅斯國家穩定的最大隱患。如果處理不好,會引發各類矛盾的大爆發,會危及俄羅斯國家的安全。

這只是本人的粗淺看法,希望朋友們討論。更希望你的關注和點贊。


無奈且向上


從現在來看,俄羅斯面臨的西方壓力可謂是空前絕後,是蘇聯解體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了。而且面臨的各個方向全面的圍堵和對抗,一是,北約在歐洲步步緊逼,大有群起而攻之的架勢,一個間諜事件,還沒搞清楚原委,北約國家就一哄而上,圍堵俄羅斯。二是,烏克蘭不斷進攻。在西方的壯膽下,烏克蘭鼓起勇氣,要跟俄羅斯干到底,烏克蘭軍隊不斷尋求收復東部地區,甚至克里米亞,對俄羅斯造成不小壓力。

三是,在敘利亞,美國拉來了英國和法國,還以化學武器為威脅,美國要親自出兵。並且對於俄羅斯不斷的威脅,大有升級之勢。那麼在此危急時刻,俄羅斯是怎麼應對的呢?第一,攘外必先安內。從普京最近的動作來看,越是對外壓力巨大,越是要加強國內的團結一致,因此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除了11位將軍的職務,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同時提拔有能力的少壯派將軍,為戰爭做準備,同時加強國內管控,以凝聚力量。



第二,退無可退。對於大國博弈來說,退一步就等於滿盤皆輸,這也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話語。就是說,大國相爭,只有硬碰硬。而對於俄羅斯來說,雖然現在國際上西方泰山壓頂。但是沒有退卻的空間,如果一旦退卻,北約將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生存空間,真的直接會將導彈部署到俄羅斯鼻子底下。而且,烏克蘭也會更加有恃無恐,要收復克里米亞了。

在敘利亞更是如此,一旦俄羅斯退讓,3年成果付諸東流,而且俄羅斯面臨徹底被逐出中東的危險。最後一箇中東盟友敘利亞也將喪失。到那個時候,俄羅斯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大大下降,很可能從一個世界大國,龜縮成二流國家。這是普京無論如何無法接受的。因此,現在的普京別無選擇,只能硬碰硬,對抗到底了。

三是,尋求聯盟。俄羅斯雖然強硬,但是也非常注重策略,找人分擔一下壓力也是可以的。最典型的在東歐加強跟白俄羅斯的關係,在敘利亞跟土耳其,伊朗眉來眼去。整合新的力量,加強硬碰硬的資本。因此,在外部壓力繼續增大的時刻,普京肯定也會尋求更多國家的支持,這一點也是明智的。

探究問題真相,揭秘背後故事,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真相背後〕,給您不一樣的精彩


歷史真相背後


俄羅斯被西方打壓很長時間了,大家覺得俄羅斯如何了嗎?普京該做總統還是總統,俄羅斯人該生活還是生活,俄羅斯經濟社會該發展還是發展。

所以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只要西方不和俄羅斯爆發戰爭,俄羅斯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

具體而言,木叔談兩點:

第一,西方對俄羅斯只是制裁,俄羅斯也有很多抵制措施,這些不會對俄羅斯帶來傷筋動骨的影響。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來自於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當年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讓西方大吃一驚,將這個做法與二戰時希特勒吞併蘇臺德區,進而吞併整個東歐相提並論。

由此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多國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軍事和政治制裁。

此後英國與俄羅斯又爆發了間諜中毒案,俄羅斯被認為是兇手,英國和美國在不久前對俄羅斯的制裁加碼,未來可能還會提高制裁的內容,比如敏感的發動機等設備對俄羅斯禁止出口,這可能會讓俄羅斯的工業有一定打擊。

不過這些並非是致命傷,也就是說這並不像美國對伊朗石油禁運那樣,對伊朗經濟釜底抽薪。俄羅斯經濟大部分也是靠能源出口換匯,西方對此沒太大制裁。相反德國等國還積極與俄羅斯交流新的天然氣管線,從俄羅斯向德國輸氣的問題。這反而讓俄羅斯更安全。

第二,俄羅斯的國力雖然衰落,但是西方還是忌憚俄羅斯的一些能力,比如戰略核武器,因此不會對俄羅斯輕易開戰,這就意味著打壓不會對俄羅斯生存帶來影響。

西方對俄羅斯的打壓只是制裁,沒有什麼嚴重的軍事行動,頂多算是軍事對峙。這對俄羅斯而言,可能都習慣了。蘇聯時代美蘇軍事對峙幾十年也不過如此。

因此俄羅斯並不擔心美國的制裁,其實對西方對其可能的軍事打擊也不擔心,因為知道西方害怕俄羅斯。這倒不是害怕俄羅斯比較孱弱的經濟,而是擔心俄羅斯有足夠毀滅全世界的核武庫。

論常規武器,俄羅斯並不是美國的對手,雖然他們也發展了很多高精尖的武器裝備,但美國人對在這方面超過俄羅斯一代都有很強的自信。最大的問題在於核武器。

雖然核武器正常人不會使用,基本只是戰略威懾武器,不過美國認為俄羅斯不按套路出牌,有可能在核武器問題上與美國帶來嚴重威脅。所以並不敢對俄羅斯輕舉妄動。


你如何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短時間沒有後續致命打擊的話俄羅斯是不可能再次被分裂的,俄羅斯雖有其致命的弱點和缺陷,但還不足以對其政權統治產生威脅。


我們先看看西方管用的分裂一個國家的手法。制裁,破壞經濟民生、外交攻勢,形成孤立、輿論宣傳,煽動民意、拉攏資助,扶持反對派、矛盾全面激化,發動暴亂、事態國際化,國際介入,推翻政權。就目前看這些套路用在俄羅斯後都沒起到明顯的效果,普京對西方國家的手法非常熟悉,都各方面都有所防範並採取了措施。

外交方面。俄羅斯近年在外交上在經濟上,基本已完成了又西相東的轉變。並同西方國傢俬下的溝通頻繁,西方部分國家對其的外交孤立,其實並沒有對其形完全的包圍,遠沒有輿論說的那樣使俄羅斯孤立無援。


輿論煽動方面。俄羅斯自普京上臺後對輿論媒體非常重視,即加大扶持了自己在西方國家的媒體造勢,又嚴厲管控了外國在其國內的媒體機構。這些動作收效明顯。(都被指控遙控美國大選了)這使國內反對派宣傳、串聯的渠道大部分被屏蔽。

俄羅斯反對派方面。普京對反對派的打壓是直接的,致命的。幾起訴訟就使其喪失了政治資本,媒體的造勢更鞏固了政權的穩固,使其反對勢力根本難以找到大眾市場。

經濟方面。這是俄羅斯唯一的弱點和缺陷,說隨著其不斷的向東轉變不斷的開放合作已有經濟企穩的表現。再加上其敘利亞主導性的局勢,軍事的強勢,武器的實用,為其武器出打開了更大的市場,也增加了其對油價的控制權。這對俄羅斯未來的經濟都是巨大的助力。

俄羅斯雖已早沒了前蘇聯時的與西方國家旗鼓相當的實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次與西方國家的博弈遠沒有到能影響到其國內政權的地步。

關注留言,查看更多




雖然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長時間的打壓和制裁,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是相對穩定的,所以並不存在分裂的可能。

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土地非常廣袤,民族也非常的多。如果俄羅斯能夠有自己非常強硬的領導人,那麼俄羅斯的未來是不可能繼續分裂的。但是,如果俄羅斯在普京之後出現了像葉利欽這樣的人物,那麼就不好說了,所以現在來談俄羅斯能不能夠在西方的打壓之下走向分裂?現在很難作出這個答覆問題來。

主要還是要看俄羅斯未來的領導人或者是若干屆領導人之中,有沒有這樣的敗家子。如果有這樣的敗家子,俄羅斯最終會走向大分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以來,一直將俄羅斯由一個瀕臨崩潰的國家帶領下,恢復了前蘇聯的榮光成為世界軍事強國。這一旅程也顯示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才能。所以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是非常團結的,而且是不可能出現權力紛爭的。由此可以斷定,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之下,俄羅斯是不可能走向分裂的。

至於將來普京總統離職之後,俄羅斯將會是怎麼樣,現在來預測它為時過早,主要還是要看俄羅斯未來的領導人的能力是如何?才能夠來判斷俄羅斯的走向是怎麼樣子?如果說在未來的俄羅斯領導人出現了權力紛爭,那麼俄羅斯又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並且在西方的繼續打壓之下,走向分裂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等到俄羅斯總統普京任職期滿後的以後,才能夠看得出,俄羅斯會不會走向分裂?而現在為時太早。


幸福地帶2


2017年俄羅斯的GDP數據是14693億美元,不及我們的八分之一,更不及美國的十三分之一。但是俄羅斯卻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四處出擊,強硬爭取自己的國家利益,比如強行吞併克里米亞,甚至不惜與整個西方世界為敵。一方面,這種對國家實力的使用確實已經走到了極致,另一方面由於俄羅斯“出色”的表現,西方世界的矛頭基本都指向了俄羅斯。這為我們爭取了一段時間的戰略發展期。

今天情況已經在發生深刻轉變,俄羅斯的國家實力畢竟在日薄西山。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都會明白俄羅斯不是他們真正的對手。俄羅斯的戰略屏障作用正在快速消失。現在我們不僅不能期盼俄羅斯的崩潰,更應該始於援手,保障俄羅斯還存在可以信賴的夥伴。若西方徹底打垮俄羅斯,用腳都知道西方國家下一個矛頭指向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