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溫州男子腫瘤個頭超過籃球,手術中累壞三個壯小夥

腹部長出“游泳圈”,43歲的(溫州)龍灣男子阿偉(化名)以為是中年發福沒有在意。哪裡料到,他的肚子裡竟然長了一個比籃球還要大的腫瘤。其中詳情,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中年發福肚子大?一連幾年不去查!

他的肚子越減肥越大,超過足月孕婦

阿偉介紹,他的肚子是從六七年前開始變大的,他沒放在心上。直到兩年前,肚子變得更大了,他開始運動減肥,可肚子不但沒有變小反而像充了氣一樣越來越大,而且走平地都會氣喘,睡覺要墊三四個枕頭,否則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到當地醫院檢查後,阿偉被告知,肚子裡面長了個巨大的腫瘤。由於多種原因,阿偉沒有接受進一步治療,只是熬點草藥喝。

近日,阿偉的肚子變得比足月的孕婦還要大,出現了腹脹,走路時呼吸困難和不能平臥的症狀也更加嚴重。隨後,阿偉來到市中心醫院就診。

醫生檢查發現,阿偉的後腹膜位置有一個巨型腫瘤,幾乎佔據了腹部空間的四分之三,闌尾、升結腸都被這個腫瘤擠到了左上腹,腸腔變得細小;右側的腎臟也被擠到脊柱偏左的位置。“這是一個惡性脂肪肉瘤。”市中心醫院普外科主任潘忠良說,腫瘤緊貼腹主動脈、下腔靜脈、腸繫膜上血管、門靜脈等大血管,和肝門部及胰頭、十二指腸、右腎等關係密切。對於這樣的巨型腫瘤,手術切除是唯一的辦法。

為擴大手術視野,三小夥輪流抱瘤託瘤

手術中,潘忠良在阿偉的腹部劃開了一個反L形的切口。由於腫瘤實在太大,即使切口已經做到最大,用了4副自動拉鉤(一副拉鉤的拉力比一個壯小夥的力氣都要大),瘤體還是不能完全暴露出來。在平時的手術中,只要用一副拉鉤就可以了。

為了擴大手術視野,其中一名助手用雙手將阿偉的瘤體抱住,用力往上託,這才勉強暴露出一絲縫隙,以方便手術器械進入。

據介紹,後腹膜腫瘤因位置深,周圍血管密集,瘤體緊貼腹主動脈、下腔靜脈等大血管和門靜脈系統,解剖結構複雜、手術空間狹小,被外科醫生視作“生命禁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大出血。

最終,在普外科團隊和泌尿外科、麻醉科等科室的默契配合下,這臺花了6個半小時的手術成功了。切下來的腫瘤最大直徑達到了60釐米,重達13.5公斤,相當於4個足月嬰兒的重量。潘忠良說,這是他從醫30多年來見過的最大的一個腫瘤,國內外都十分罕見。

“手術中,抱瘤託瘤的助手換了3個。從手術檯下來,這些小夥都被累壞了。”潘忠良說,後腹膜的腫瘤比較少見,根據其來源不同,有脂肪肉瘤、纖維肉瘤、神經纖維肉瘤和惡性淋巴瘤。阿偉所患的脂肪肉瘤是最常見的,大部分為惡性腫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