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走進曾召開過“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的小縣城——昔陽縣


昔陽縣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東部,總面積1954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335個行政村,總人口23.8萬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記載為解決當時中國人口的吃飯問題,1975年9月15日,經毛澤東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作出決定,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在山西省昔陽縣隆重召開。當年“大辦農業,普及大寨縣”的標語幾乎刷遍了中國的每一個村莊。一座縣城到處都是“特殊年代”的記憶,只有走進這座縣城才能體驗、看到它的過去。

“紅旗一條街”原名上城街,是昔陽老城唯一的主街道,形成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該街全長600米,將原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商業等單位標識予以保留。

“紅旗一條街”將學大寨時期昔陽創造的大幹快上、建設大寨縣等各種帶百姓元素進行復原,從而形成了具有昔陽特定歷史文化特色、中國獨具風格的第一紅街。

1975年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在昔陽召開;大寨出了個農民副總理—陳永貴;至70年代末,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累計達710萬人次的各族幹部群眾到大寨參觀訪問,最高峰時一年達到206萬人次,每天平均6000餘人。昔陽縣博物館收集展出了這個時期的許多文物,記載著歷史。

館內珍貴資料圖片。

昔陽縣拖拉機廠當年生產的山地拖拉機。

大寨,一時成為中國農村的希望與象徵。大寨,曾經是中國農業戰線的一面旗幟。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面旗幟在獵獵春風中迎風招展。直到現在,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大寨精神,一直鼓舞著億萬中華兒女。時至今日,這裡的一切,仍令無數人心馳神往,不時有人來大寨尋找它當年的影子。

現在的大寨已經成為一個優美的公園山村。層層梯田莊稼蔥綠,人造森林鬱鬱蔥蔥。大寨村窯洞整齊,街道乾淨、清潔,人民熱情好客,是一個成熟的農業旅遊區。

全國著名勞動模範、被稱為“扎白毛巾的副總理”陳永貴的故居位於村南端、排窯東側,為一低矮的瓦房小院。院中房屋陳設簡樸依舊,有陳永貴及其家人使用過的傢俱和中外友人贈送的小禮品。

大寨位於昔陽縣城東南5公里的虎頭山下,全村230戶,520口人,總面積1.88平方公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寨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大寨精神,成為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葉劍英、華國鋒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在這裡留下歷史足跡,134個國家,2.5萬多名外賓,960萬中外遊客參觀訪問過大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