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犯人进监狱一两个月,家属能否去探监吗?

人生如梦71274


当然可以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会把看守所和监狱混淆在一起了。

看守所隶属公安部门,一般是收押犯罪嫌疑人,注意只是嫌疑人,有没罪不是公安或者看守所说了算的,而是等待检察院起诉,法院判刑,只有法院判刑了犯罪嫌疑人才能叫罪犯,那么按相关规定送监狱服刑,除非法院裁定下来后,该犯人的余刑很短不到三个月,那么按规定就不在送监狱服刑,而是直接在看守所服刑完直接释放。

那么余刑还有三个月以上的一律送相关的监狱服刑,到了监狱后,一般现在监狱会发函告知其家属,XXX目前在监狱服刑,通知可以接见等等。

这个时候家属就可以按监狱要求规定探监的。但是探监也是有相关严格规定是,不是什么人什么时间都能随意来过接见的。

监狱一般规定直系亲属或相关旁系亲属才能接见,比如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而且非同一户口本还要相关单位的证明,那么至于所谓的朋友等,那是无法接见的。那么接见也不随时可以去的,监狱下面监区比较多,一般按监区规定时间接见,比如第一监区1号,第二监狱2号这样定的,具体哪天监狱或者服刑人员会通过信件等渠道通知家人的。

所以说你如果有家属进了监狱,按规定是可以接见的,但是接见的时候一定要带好证件等,注意接见时间,别跑错了。


无聊感悟人生


犯人进监狱一两个月,家属当然可以去探监了。


当你被送去监狱的时候,意味着你身上的案子已经经过法院判决,你即将进入监狱服刑,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而看守所会在把你送入监狱三个工作日内,用书面形式告知你的家属你被送样哪个监狱。而你的家属在接到告知后就可以去监狱了看望你了。当然,如果你的家属接到看守所的告知后立马去监狱探监,估计十有八九是不会允许你们会见的。因为监狱会有统一的会见日,如果你家属没在统一的会见日来看,是违反规定的。

你在被送入监狱后,会在三个月内同所有刚刚送进来的犯人学习监狱的法律法规,逐步适应监狱里的生活。并且慢慢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当然,其中一项内容是往家里写信或者打亲情电话,不过信件或者亲情电话都是需要检查和录音的,而你要做的就是告知家人你们统一的会见日是在哪一天,让他们在那天可以来看你。

能跟你会见的家属必须是直系亲属,比如父母,姐妹,兄弟,表弟表妹,舅舅姑姑等等,家属来的时候带上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或者能证明你们之间关系的证明材料。



会见时你跟家属中间隔着厚厚的玻璃幕墙,彼此能看到对方,用监狱为你们准备的亲情电话通话,你们所有通话会被录音,不能说违反规定的话语。你的家属可以在监狱为你准备的卡里存钱,以便用来在监狱里的超市买点方便面,香肠等等食物来改善你的生活。


情感公寓


犯人进监狱已经一两个月了,可以理解为已经判刑生效了!



探监肯定是允许的,毕竟犯人也一样有享受生活的待遇,进监狱是反省改造,除非特别危险与重大人物。进监狱五天后家人、亲友、监护人就有探视权了。一般每月一次,一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但必须满足以下几项条件:

1.主体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监护人才能拥有探视权。现在普遍地区朋友也可以探视了,但是需犯人同意,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经济效益。

2.证件条件:在要求探监时出示身份证件,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现在很多地方不需要第二种证明也可以。

3.时间条件:这一条件只有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现在普遍是除法定节假日外都可以探监。

记得要带钱,现在社会离不开钱,可能有两个地方会用到。

1.收探监费。

2.吃的东西跟烟什么的,监狱旁边有商店一般会让你在那买。

时间有限,一般都是排队,有的有对讲机一样的通话设备,有的说话隔着玻璃靠喊,不能带手机的。



0钉子木工0


  • 犯人进监狱一两个月,家属能否去探监吗?

  • 可以见。

服刑人员发到监狱后,狱政管理部门会发一封信到服刑人员家属,邮寄一份入监通知书。大意是服刑人员某某与某年月日到某某监狱服刑,通讯和交通地址,会见须知等事宜。

  • 家属收到入监通知书后,第一次会见,凭入监通知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不在一户的亲属加上亲属关系证明,有这些东西带着就可以了到监狱会见。以后再会见,不用再拿入监通知书,但是需要带着第一次会见监狱发的会见证和本人身份证,会见证上没填上的带亲属关系证明。

会见的范围限主要亲属,非亲属的(如战友、同学、同事、朋友、老乡等)一般不允许会见。

注意会见要在工作日前往,第一次会见一般工作日都可见,第二次以后按会见证规定的日期会见。

会见一般是一次不超过三人,每次半小时,每月会见一次。

  • 会见的时候注意:

严禁将违禁物品带入会见场所。

一般的生活用品不需要带入狱内(多数都发放或可以买)。

药品需要经检查批准,交给警察代管。

现金在接见室登记入账,不得交给本人。

会见全程录音录像,对本人不利及有违法律的内容不得涉及。

附:

亲属关系证明格式


证明

某某,山东省青岛市某某区某某公司经理,身份证号码某某某,系某某监狱服刑人员某某(身份证号码某某)之某某(亲属),特此证明。



某某市某某区某某居民委员会(盖章)

经办人某某

某年月日


淮北日月升


看守所叫羁押,监狱叫服刑,题主说了进监狱一两个月了,那肯定是已经在监狱服刑了。监狱的探视规定比看守所相对来说要宽松的多,毕竟家属的亲情帮教也是罪犯教育改造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只要分配到监狱服刑后就可以开始探监了,当然这也看监狱的实际规定,中国那么多监狱,每个监狱的规定不一定一样。

第一次进监狱探监,需要带齐身份证、户口册等等证件,因为各地的规定不一样,需要的证件也不一样,所以尽量多带些证件。

到监狱后先到监狱的狱政管理科(也可能是别的叫法)去查询一下。因为才一两个月应该还在新犯集训队,没有分流到别的监区去,所以得去查一下。基本上第一次去监狱会见,不管是有会见日的监狱还是随时可以会见的监狱,都会安排会见的。

安排会见后,一定要遵守监狱的规定,什么手机啊,摄像机啊,照相机什么的,千万不要带进去,违反了人家的探视规定,被取消探视那就不好了。

现在很多监狱都规定了不准给犯人带物品,所以去探视的时候只要准备点钱就可以了。像照片啊,药品啊,经监狱同意应该也是可以带的。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是见不到的:一是被关禁闭了,二是住院了。不过住院的话监狱应该会提前通知家属的。



最后附上司法部的相关规定,凑个字数。

《罪犯会见通信规定》

第二章 会见

第四条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第五条监狱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通知罪犯亲属、监护人会见,通知应当包括会见人范围、会见时间安排、会见办理流程、所需相关证件等内容。 罪犯亲属、监护人,可以向监狱提出会见申请。

第六条罪犯亲属、监护人首次会见的,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能证明本人身份和与罪犯关系的有效证件、证明办理会见手续。非首次会见的,凭本人居民身份证会见,未成年人可以凭户口簿会见。

第七条视频会见的,罪犯可以向监狱提出申请,监狱准予会见的,应当确定会见时间,通知亲属、监护人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知亲属、监护人。 亲属、监护人可以就近向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所提出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审核其身份,符合会见条件的,通知罪犯所在监狱。监狱准予会见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罪犯亲属、监护人。 亲属、监护人应当在监狱确定的会见时间到司法行政机关办公场所与罪犯视频会见。

第八条会见一般每月一次,每次会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十分钟,每次会见人数一般不超过三人。未成年罪犯会见的次数和时间,可以适当放宽。 因罪犯家庭出现变故等原因需要延长会见时间或者在非规定时间会见的,应当经监狱长批准。

第九条监狱应当查验会见人的有效证件和相关证明,对进入会见场所的会见人进行安全检查。会见人应当遵守监狱会见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不得进行会见。

第十条会见应当在监狱会见室进行。罪犯因患精神病、严重传染病或者病重不适宜在会见室会见的,监狱安排在指定的安全场所会见。

第十一条监狱应当向社会公开会见日具体安排,会见室应当设置候见区域、物品寄存柜、咨询台、狱务公开查询平台等,为会见人提供便利。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暂停会见: (一)罪犯被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期间; (二)罪犯被禁闭期间; (三)其他影响监狱安全或者有碍罪犯改造的情形。

第十三条罪犯会见时,监狱应当实时监视、全程录音。 根据监管改造需要可以实时监听,没在实时监听的,应当在两天内复听录音。视频会见的,监狱应当实时监视、监听。

第十四条会见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狱应当中止会见,并视情节在一至三个月内暂停会见: (一)传递违禁物品的; (二)扰乱会见场所秩序的; (三)使用隐语、暗语或者非规定语种交谈,不听劝阻 的; (四)携带或者使用手机、录音、摄影(像)设备的; (五)其他违反监狱会见管理规定的情形。


盛开在高墙


我们知道,从侦查阶段到审判阶段,被拘留、逮捕而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不允许家属会见的,只有律师才享有会见权。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担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家属会见时串通串供,甚至是勾结起来毁灭证据,从而有碍侦查和审判。

但是,当法院经审理对被告人做出有罪判决并生效后,整个案件就已终结,犯罪分子也从未决犯变成了已决犯,这时候就不用担心有碍侦查了。因此,从犯罪分子的正式服刑开始,家属就享有会见权了。如题所述,犯罪分子已经在监狱服刑几个月了,这时候其家属当然可以去探监了。


一般来说,犯罪分子刚刚进入监狱时,可以填写“会见名单”,载明自己想要会见的亲戚朋友。填完以后,监狱就会把该名单交给法院,让法院负责联系名单上的人,告诉他们该服刑人员想要见他们。当然,服刑人员的近亲属(父母、子女和配偶)无论是否在在“会见名单”上,都可以去探监。而服刑人员的其他亲属和朋友(哪怕是男女朋友),只要不在“会见名单”上,就不能去探监。

探监的具体流程是,探监人员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或者其他能够证明自己身份和与服刑人员具体关系的证明材料,到监狱的会见窗口申请会见,然后工作人员就会安排会见事宜,安排好后就能去探监了。当然,一般来说探监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当会见时刻到来,那种至亲之人被厚重玻璃分隔开来的悲郁氛围,那种明明就在眼前却可望不可即的无力感,最能让人感受到自由可贵。正是这种撕心裂肺的场面,最能督促一个人洗心革面,从此以后做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冰焰


【今日头条——旺旺旺】/【监狱法】第四十八条: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里讲的亲属:三代有直系血源关系的。

会见监狱犯人:严格的讲,只能是直系亲属和监护人。1,有手续:身份证,村和居委会证明。2.在规定的时间内探望。3.单位领导,朋友,远亲。必须有正规的证明材料,狱政科和监狱领导批准才能会见,而且对犯人有改造有帮教作用;社会团体,知名人识不在限制范围之内,但必须,管教人员全程陪同!

探望犯人,可以携带的物品,通长是:1.书籍,必须对改造有利的书。2.衣服,鞋帽,被子等,严格检查后可以带入监舍。3.可以为犯人的账户上打钱,严禁给现金。

规定的时间会见。在会见室进行会见,全程监控。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监狱各方面条件都按标准进行了改造。会见室有隔离通话设备。所以会见人没有近距离的拥抱,握手等亲亲我我的情况。

但是,一个被高墙包围,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守卫的犯人,能够看到亲人,就是很好的事了,奢望更多,那是不可能滴!


何由之


可以的。一般情况下,犯人进去监狱之后,监狱就会给犯人家属下发入狱通知书,接到入狱通知书以后就可以去会见了。

会见前,家属必须办好会见证,而且必须是直系亲属才可以会见。

原则上,一般每个月可以会见一次,特殊情况例外。

还有,如果监狱里发现犯人有余罪尚未交代,或者在监狱里违反监狱的有关纪律而被关了禁闭,这个时候是不可以会见的,只能等到禁闭解除后才可以会见。

就知道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郭军龙8


虽然进入监狱服刑改造,你失去了自由权。但是监狱对符合情况的服刑人员,是提供每半月一次的亲情探视。因为家属的探监不仅能使服刑人员心情愉悦,关键是有助于他们在探视后的一段时间积极改造。所以,监狱规定的探监日是雷打不动的。当然如果你违反了监规正在接受处罚,那么恐怕这次的探监的机会就被无情剥夺了。可以监狱的服刑改造生活是清苦乏味的,这也正是改造的真正目的。


监狱每月都有固定的探监日,一般入监两个月就能享受

《监狱法》第十九条 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监狱的《监规》对探监也有规定:“是指正在监狱服刑改造的罪犯,可以接受会见和帮教的人员。”一般监狱的探监次数为每月两次,一般安排在月初和月终。当然如果你刚刚进入监区,还未从监区的“严管集训队”出来,那么你是不能享受亲属探监的。这是法律和监规都有规定的。

家属探监不可携带吃的,可以存钱在狱中超时购买

相比以前监狱的基础设施落后,监狱的生活清苦,监狱允许家人为犯人携带吃食。现在监狱中的超市商品品类齐全,除了贵一些之外基本吃喝用的东西都能买全。所以现在不允许在探监时,家属为犯人送带吃食,包括熟食和零食。每次探监时家属可以将钱交到监狱财务科工作人员处,财务科会以犯人的名字开出户头存入相应金额,并且制成购物卡方便实用。

除了送钱以外,家属还可以送一些生活必备品

虽然现在探监不让送吃的了,但是家属在每次探监时,还是送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比如内衣裤和保暖衣物,类似牙膏和洗发水的物品,都要进行开封检查没问题的话,也是允许接收的。一些劳动强度大的监区,犯人的鞋子磨损很大,同时鉴于统一配发狱服不发鞋子,因此家属可以一次送入几双鞋子,供家人在狱中换穿。

美中不足的是探视通话是被监狱干警全程监听的

鉴于的探监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与亲属会见还是要隔着大大的有机玻璃的,沟通则通过传化机来完成。每个人都有规定的时间,老犯和表现好的通常时间长一些,新犯和表现一般的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另外,与探监亲属通过的全过程,都由监狱干警监听的,有的面对面有的则在监听室。现在网络普及了,监狱还为离家较远的犯人提供了网络探视,既人性又方便,监狱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社会帮教活动”,在这样的帮教活动中,犯人可以与家人面对面的相见。


栋哥游新疆


不邀自来”

你提的问题是看守所还是监狱?如果是犯人进监狱一两个月可以探监的,如果是看守所就不能探监。

看守所

首先你提出的犯人被关进看守所不应该叫犯人,应该叫犯罪嫌疑人,因为公安机关把犯罪嫌疑人送进看守所的时候,公安机关还要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调查清楚,调查清楚以后就会把案件移交给检察院,检察院接收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后,检查院会在半个月之内把逮捕通知书送到看守所让犯罪嫌疑人签字,等检查院把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犯罪事实审核清楚,证据确凿以后,检查院会把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移交给法院,法院会在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把起诉副本送到看守所犯罪嫌疑人的手中签字,法院送的副本就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告知犯罪嫌疑人多久去开庭,等法院开完庭,把犯罪嫌疑人判决以后,如果刑期长的,就会移送监狱去服刑,如果刑期短的就会在看守所服刑,如果是在看守所服刑的话,每个月可以接见一次的。

监狱

监狱,就是法院判决以后,看守所已决犯人要去的地方,监狱比看守所要好多了,看守所里面一室一厅,几十平米的房间,住几十号人,活动范围也只有那么大,所以看守所很多已决犯人宁愿快点去监狱,不愿意呆看守所。已决犯人到了监狱后,每天可以外出劳动,睡的床也是上下铺,吃的也比看守所要好一点,每个月可以接见一次。

根据《监狱》法的第四十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照规定是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的。

罪犯会见一般每月一次,一次半个小时至一小时,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次数和延长会见的时间。需要会见的罪犯,在每月发信时提出会见的要求,中队狱警随信寄发《会见通知书》,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罪犯会见的对象原则上指罪犯的近亲属和监护人。近亲属是指配偶、子女、孙子女、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母、姨父母、自己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会见对象必须携带身份证及其它能证明自己与罪犯关系的有效证明(户口簿、公安机关证明、单位介绍信等),并经过监狱负责会见的狱警审查后方可会见。其他亲属或他人,监狱认为对罪犯改造有帮助,经监狱批准,也可会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