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邳州50年代到70年代发生许多让人难忘的故事,你还记得哪些?

邳州闪闻


老相片,讲述邳州尘封已久的故事

打开邳州尘封已久的记忆,不由得慨叹岁月的脚步是那样匆忙,恨不得连喘气的机会也不给你,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有点冷漠,甚至有点残酷。抚今追昔,也只有感慨的份了。

邳州老县城经历了两个阶段。早在1949年的时候,那时的邳县管辖的范围只是后来邳县的其中一个部分,主要是陇海铁路以北的地方,隶属于山东省台枣专署管辖, 次年隶属于临沂专署管辖。另一部分在陇海铁路以南,属邳睢县,县政府隶属于江苏省淮阴专署管辖。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到1953年的时候,邳睢县撤销,土山、运河、猫窝等9个乡划归邳县,改隶于江苏省徐州专署。

1954年,邳县人民政府驻地从邳城迁至运河镇。

直到1992年8月,邳县撤县建市,更名为邳州市,由徐州市代管。

岁月无情人有情,珍存瞬间的记忆,见证历史的原貌,不仅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方寸间让人有一种久违的幸福感,更让人获得了一份真实的存在。特别是身处异地的邳州游子,多么渴望在脑际中留下一份残存的片刻回忆,一笑或一哭中,迸发出热爱家乡、珍爱生命最朴素的真挚感情。这,就足够了。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邳州老县城里发生的那些沧桑的故事吧。

那还是1951年的时候。

那时的青少年或儿童,如今已变成白发老者了。谁也不会例外,谁也都曾年少过。

一路走来,迷惘苍茫,青春易老,生命脆弱。

拄着拐棍的老人们,如果还能识别照片中的你,真的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或许你会流泪,或许你会嚎啕大哭。但记住,这就是你年轻时候的模样。

那时的你,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这是解放后你自己的第一个节日啊!

看你的笑脸,看这盛大的场面,看那座已存在数百年的文庙,还有毛主席巨幅画像。是啊,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是多么令人骄傲啊!

还是1951年。

县政府成立了灭蝗虫指挥部。

这足以看出政府和人民的鱼水之情。

1954年10月,县城从邳城镇迁到运河镇青年路北。

这是一条著名的大道。

除县大院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还有武装部、县医院、百货大楼、人民法院、运河中学......

人民剧场早已不复存在,消失于新世纪初,如今已在上面建成了人民商场。看到这幅陈永清老师拍摄的照片的时候,你是否觉得往事如烟,虽近在眼前,却飘忽得那样遥远,甚至连烟雾的模样也无法辨认了。

人民剧场啊,当时是多么的宏伟浩大!

它是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最集中的场所,放电影、唱柳琴戏,甚至大型集会,都在这里举行。

这里的故事说上一千年也说不完。只可惜,人啊,只有短短的数十年生命,那就交给咱们的下一代吧。

邳州是柳琴戏的发源地之一。柳琴戏又称拉魂腔,以翘尾音著称,似乎可以使听众的魂魄出窍。

这是一幅巨型宣传画。

目的是为了纪念1960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对邳县农民业余美术作者作出的“坚持生产、坚持业余、扩大对外”的指示。

由此,我们想到了邳县文化馆。

馆里的工作人员分为在职和业余两种。不论在职还是业余,大伙都充满了建设家乡的豪情,创作出一幅幅影响深远、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民画、剪纸作品。

青年东路运煤忙。

这是一个浩浩荡荡的板车队。当时的运输主要是靠板车和人力完成的。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如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无论是城市还是工农业发展都是天翻地覆的。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社会进步了,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

这不仅要感谢共产党,还要歌颂人类的奉献和创造。

京杭运河从县城绕过,铁路桥只能通行火车,而生活在县城南部、西部的人们来往县城只能依靠渡船。

当船夫把船摇到大运河中央的时候,景致还是很美的,心中就会油然升腾起一种伟大的理想。

是啊,放眼周边,就像在大海中游弋。

直到1973年的时候,大运河南部才修建了第一座大桥,跨度2000多米。桥下水波荡漾,船只密布,许多已扬帆起航。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运河那个时候依然是个交通要道,来来往往的船只几乎塞满了偌大的河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或许已驾鹤西游而去,然而他的子孙却依然在享受着旖旎的大运河风光。

青年东路,这是学生集会的地方。运河师范体育场上经常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

这是70年代的建设南路。

这条路上有糖烟酒公司、百货大楼、新华书店等著名建筑。

百货大楼是当时人民群众生活品最重要的来源地,人们凭票证可以买到许多廉价的商品。

运河中学建成于1956年,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材生。当时的老师工作认真,常加班加点讨论教学。

大榆树街因一棵古老的大榆树得名。

那时候的大榆树街是一条著名的商业街,也是周边群众集中贸易的地方。

早在明清时期,大榆树街就名噪一时,是运河往来商贾休憩洽谈的好地方。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大榆树街成了邳县的代名词。

如,邳县火车站,人们常称其为大榆树车站。

在那个时候,邳县只有三条像样的街道,除了大榆树街、青年路,还有一条就是民主路。

谁能相信,民主路是这个模样?

不知道,你的记忆中还有这个印象吗?

邳州有情有义,讲不完的故事,欢迎各地朋友前来品鉴。


邳州闪闻


最让人难忘的是1965年7月14日,发生在邳县张楼乡的一个感人故事。当时,驻军训练,手榴弹爆炸,为救战友,身扑炸弹壮烈牺牲。他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已过去50多年了,王杰的故事永远深入人心,感动教育一代代人!


无奈125387125


游乐场得老飞机 大象的大象地标 老火车道 车道两旁的沟渠 运河河畔芦苇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