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文丨水诺

于4月13日回归的《奔跑吧2》目前已经播出了7期。第7期节目中“撕名牌”环节悄然回归,但这并没有改变《奔跑吧》的整体结构和节目节奏,也没能替节目洗去“户外版”《快乐大本营》之嫌。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奔跑吧》不是唯一一个历经改版后变成“买家秀”的节目。浙江卫视曾为对抗《爸爸去哪儿》将《人生第一次》改版为明星亲子真人秀;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改名为《中国新歌声》后以“滑椅”代替“转椅”重出江湖……

中国综艺大幅度引进国外版权以来,“模式”之热居高不下,近两年,突然被抽去外国模式的国产综艺节目纷纷被打回原形,在它们的身上时常能够看到一些老牌国产综艺的影子。国产综艺节目中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元模式”?

类型节目自有演进之脉,综艺常青树亦有坚守之道

综艺型娱乐的演进:从过去的《快乐大本营》到现在的《快乐大本营》,变的是综艺之体,不变的是快乐之本。娱乐节目都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综艺型娱乐节目更是以综为体,以乐为本,直戳观众笑穴。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快乐大本营》不是典型的模式化节目,其风格通过明确的节目定位以及“快乐家族”的特色主持得以彰显。对于“快乐”的追求与坚守是其经久不衰的秘密,这一定位决定了节目即时追随观众品味,弱化竞技性突显游戏性,不问输赢,淡化结果的重要性而强化过程的精彩性。

相较之下,以“奔跑”立足的《奔跑吧》原本走的是竞技风。如今却脱离了“奔跑”与“竞技”之本,变为非典型的综艺型娱乐节目。奈何人设崩了,主次乱了,名牌撕不了了,《奔跑吧》只能重新启程,原本有纯正模式血统的《奔跑吧》却似乎沦为了《快乐大本营》的摹本。

言谈类节目的演进:从《鲁豫有约》《超级访问》到《金星秀》《今夜百乐门》再到《吐槽大会》《冒犯家族》,变的是访问方式,不变的是为嘉宾打Call之实。诞生于新世纪之初的《鲁豫有约》以温馨的风格、“讲故事”的方式走过了漫漫十几载。当“漫话”的方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快节奏生活,节目与嘉宾之间的模式从“访出真故事”变成了“怼出真性情”。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金星是国产综艺主持人“毒舌访问”模式的代表人物之一,从《金星秀》到《今夜百乐门》,金星变“隔空批斗明星”为“邀请明星自黑”,黄晓明、邓紫棋等人纷纷借助百乐门的舞台洗白,黄晓明尤以青岛大姨的自黑形象深入人心。有着外国血统的《吐槽大会》与《今夜百乐门》的核心创意如出一辙,不过是变小品为脱口秀,以“自黑”或“他黑”的方式为明星嘉宾打Call。

歌唱类比赛: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有嘻哈》,变的是参赛选手与专业程度,不变的是专业性与成长性。从2004年到2016年,《超级女声》跌跌撞撞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至今仍保有其魅力。如今的歌唱类节目越来越青睐具备一定专业实力的选手,歌唱类节目的观众从看热闹变为了看门道,呼唤选手的专业性和节目的专业性。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除节目的“专业性”之外,选手的“成长性”亦是歌唱类节目的核心看点之一。观众期待看到灰姑娘历经磨难后穿上玻璃鞋,摇身变成公主般的模样;也期待公主们以超强的专业才能和非凡的驾驭能力不断变换风格成为“百变女王”。

任何节目创新都不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而是借鉴原有节目模式改进演变而来。看似内容不同的节目却常常有着相似的内核,比如孟非主持的节目,《有话非要说》《四大名助》等社交服务类节目与《非诚勿扰》一样致力于发掘嘉宾人格特质并帮助嘉宾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综艺界确实存在一种“元模式”,而综艺常青树们就是“元模式”的标杆。

“去主持人化”大势所趋,主持老将手握节目命脉

自《爸爸去哪儿》《奔跑吧》走红以来,综艺节目进入了“无主持人”的时代。《爸爸去哪儿》中主持人李锐扮演了“村长”一角,主持意味淡化,参与感更强。《奔跑吧》中没有设置主持人这一角色,而是直接由队长邓超代行主持之责。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表面看来,主持人的重要性似乎淡化了,然而事实上,在当今的综艺节目中,优秀的主持人不仅不可或缺,更是演变成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曾指出,“这些‘老将’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品牌号召力。他们不可替代,一旦被换掉,节目就会面临风险。”

“主持人”或者“队长”意味着场控力、向心力,何炅、孟非、蔡康永、张绍刚等人是无可替代的。他们为节目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厂牌效应,他们在节目中切实承担着把控节奏、架构情节的作用。他们是主持人而绝不仅仅是主持人,不仅掌握着话语权更掌控着节目的走向,在镜头中兼任着“演员”与“现场导演”的职责。

主持人难做,Hold住全场的主持更难做。诸如谢娜、小S等人,或许是绝佳的“综艺演员”,亦是很好的副主持,但其场控力决定了她们很难成为综艺舞台上的C位人物。离开了何炅的谢娜,需要杨迪的帮衬来完成《娜就这么说》,离开了蔡康永的小S在《姐姐好饿》中依旧浮夸却缺少了几分内蕴。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一些看似无主持人的综艺节目也需要一个挑得起大梁的核心人物。《奔跑吧》中,邓超饰演着控场人的角色,较之其他核心成员,他资历更老,更具备自黑精神。然而,邓超的场控力却还远不如刘在石,这也是《奔跑吧》不如《Running Man》那般活跃、精彩的重要原因所在。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在中国,比新闻联播主持人和搞笑艺人更稀缺的是兼具综艺感和场控力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有场控力的未必有综艺感,董卿的场控力不言而喻,在《挑战不可能》中担任评委的嘉宾甚至比主持人撒贝宁更具话语权,而就综艺感而言,前者自然不如后者。

有综艺感的主持人也未必有场控力,场控力不仅源自于专业能力,更源自于主持人自身的身份和地位。

《演员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资历至上的舞台,章子怡可以直言不讳,宋丹丹可以与之公开互怼,刘烨的资历决定了他只能做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而这样复杂的场子,也只有张国立这样资历深的老演员才敢来hold。

节目创新之难难在概念,国产综艺欠缺三大精神

究竟何谓模式?综艺节目模式是指以核心创意为出发点建构起来的一套推动节目展开的触发机制,触发机制包括抽象概念和具象元素,前者主要指节目脚本,而后者主要指核心道具,如《Running Man》中的名牌、《The Voice of Holland》中的转椅。而综艺节目创作之难与节目模式版权保护之难恰恰主要归因于创造性思维的抽象性。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所谓原创力不仅是一种创作能力,更是指一种抽象化的创新精神。国产综艺一旦被抽取掉国外版权模式就丧失了吸引力的关键原因在于综艺创作精神的缺失,具体体现为:人文精神的欠缺,游戏精神的欠缺以及工匠精神的欠缺。

人文精神的欠缺。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是指身为综艺立身之本的核心创意所散发出来的人文气质。《快乐大本营》的“快乐”理念、《吐槽大会》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超级女声》的“想唱就唱”以及《欢乐喜剧人》的“搞笑,我们是认真的”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以《Running Man》为例,“奔跑”其核心理念,“撕名牌”最需要成员们奔跑起来,因而这一环节成为与主题最为贴近且最具魅力的游戏环节。而去模式化的《奔跑吧》在丢掉名牌的同时,也丢掉了“奔跑吧”的精神,节目节奏变缓,成员们再难奔跑起来。原本,《快乐大本营》在改版、调整中也借用了《Running Man》的游戏环节,而如今《奔跑吧》却成了卖家秀,归根结底是由于该节目丢了灵魂与品质。

游戏精神。坚守游戏精神是每个综艺演员的必备品质。所谓游戏精神是指综艺嘉宾需要放下身段积极认真地参与游戏。《奔跑吧2》第3期中,嘉宾吴秀波对游戏并不热络,因其个人态度导致他本人及其搭档Angelababy几乎全程没有参与游戏。《奔跑吧兄弟》中那英摆出歌坛大姐大的姿态,一句“你敢撕我么”逼得鹿晗乖乖交出名牌。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不坚守游戏精神的行为不仅会破坏某一期节目的综艺效果,甚至会危及节目自身的人文精神,《演员的诞生》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身为影视演员竞技类真人秀,该节目的创意不可谓不独到。节目致力于“为有实力的普通演员和追梦人们搭建一个与演技导师面对面切磋的真实平台”。然而评委评判的不公正却致使该节目的专业性和真实性频频遭到质疑,沦为“戏精的诞生”。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工匠精神的欠缺。“人文精神”是对节目研发团队的要求,“游戏精神”是对综艺嘉宾的要求,而“工匠精神”则是对制作团队的要求。与其他文艺作品一样,综艺节目也呼唤精益求精的制作团队。节目模式可以简单,但不可粗糙。

Netflix推出的韩国综艺《犯人就是你》未播先火,引起了颇多关注。明星探案类节目并非首创,芒果TV推出的《明星大侦探》已经播出了三季。《犯人就是你》播出伊始,显而易见的是,其道具设计、情节架构的精妙程度远远高过《明星大侦探》,刘在石、李光洙等嘉宾的入戏感、综艺感也远比何炅等人强许多。

综艺“元模式”之探:从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谈起

国产综艺类型化生产日益完善,特定时间段内节目的同质化程度却只增不减。在保证不侵犯节目版权的基本前提下,节目创新无先后,提高创意的精准度和制作的精良度是关键。买家秀未必比卖家秀差,狭路相逢,谁山寨谁挨骂,谁粗糙谁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