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康熙對王輔臣允諾“赦免一切罪過,絕不食言”,為何他還是自殺了

康熙:有武臣如此,朕復何憂!順治:聞有馬鷂子者,勇士,今不知何在,安得其人而用之。

康熙對王輔臣允諾“赦免一切罪過,絕不食言”,為何他還是自殺了

王輔臣(?——1681年)山西大同人,綽號“西路馬鷂子”,本為李姓,明末清初軍閥,是宦官奴僕家的孩子,出身算是卑微。《康熙王朝》裡面,在吳三桂造反以後因為出身平西王一系在吳三桂的鼓動下王輔臣也是想要豎起來反旗,但是因為本人性格原因一直手握重兵進行觀望。康熙對王輔臣始終是留有餘地的,希望王輔臣迷途知返,並且朝廷既往不咎,但王輔臣始終執迷不悟在陝甘總督王輔臣因被圖海大軍包圍並且城防在紅衣大炮的威脅下已經作用甚微以後才在周培公的勸服下再次降清。

康熙對王輔臣允諾“赦免一切罪過,絕不食言”,為何他還是自殺了

吳三桂死後,康熙派人命王輔臣進京陛見,王輔臣的反覆可謂是徹底得罪康熙並且打亂了康熙部署。所以才有了王輔臣投降後明令其去京城嘉獎其實回京凌遲處死。最後圖海念及往常情分不忍心看著王輔臣以為升官去京城赴死告訴實情,其最後畏罪自殺。王輔臣作為吳三桂麾下一員猛將,康熙為了籠絡人心和分散吳三桂的實力讓他做了陝甘提督掌握兵權,可是王輔臣表面上忠於大清,但實際上還是聽命於吳三桂。後來吳三桂謀反,他卻按兵不動,皇上給他寫信讓他發兵,他視若罔然,著極大的挑戰了皇權何況康熙再三讓步。雖然康熙對王輔臣允諾“赦免一切罪過,絕不食言”,但是王輔臣怎能不知道其中的道道。所以選擇自殺保全自己的家族免受災害

康熙對王輔臣允諾“赦免一切罪過,絕不食言”,為何他還是自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