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職場跳槽,是找好下一家再辭職,還是辭職再找下一家?

詩漫讀書會


職場上,很多人都明白“騎驢找馬”的道理,但在自己做決策的時候,就會忘記“騎驢找馬”的方法論,開啟了裸辭時代。

五一期間,老王收到至少5位總監級別高管的簡歷,讓老王幫忙給他們介紹獵頭,理由是他們選擇了裸辭後,其中有的人好幾個月都沒有找到工作。

所以,老王給職場朋友們一個建議:一定不要裸辭!一定不要裸辭!一定不要裸辭!重要的事情說3遍!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裸辭?根據老王對職場的觀察,老王認為:

1、工作很累,又不差錢,想休息一段時間,比如去旅旅遊、放鬆一下自己。具有這一特徵的職場人,比較常見。他們或許會為了一次旅遊辭職或許真的會為了休息辭職等等。

2、沒有對自己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完全憑藉自己的想當然就開始做所有的決策。缺少職業規劃,完全憑藉自己的想當然理由來辭職或重新選擇工作。這類人群,老王接觸的最多。這類人群,一般在32歲之後,突然感覺自己的職業發展很一般,走的很不順,馬上陷入焦慮和迷茫感。焦慮和迷茫的感覺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3、過於自信,認為辭職後再去找工作,這樣比較快。其實,職場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順利,一旦裸辭後有可能出現,你找的工作不是你滿意的工作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這一點是大部分職場人的錯誤認為,或許是過高的評估自己的能力。

4、自己在公司工作不順,或許因為某一個點觸動了自己的神經,馬上就和領導拍桌子打板子,之後,立即裸辭走人。動不動就要發脾氣,或總認為自己沒錯,過錯都是別人的等等。如果你是這樣思維的人,請立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自我反省的方式進行調整,不然,你的職場永遠不會順利。

5、公司被清算、公司裁員或被辭退等。老王認識一位朋友,剛剛去新公司入職不到8個月,就面臨公司被清算,需要重新找工作。老王建議他重新選擇工作時,一定要對公司的業務模式、公司創始人背景和公司背景進行調查,這樣,才不會出現再次進入即將被清算的情況。

該如何做公司的背景調查呢?老王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

a、網上搜索。如果某家公司網上都是負面消息的話,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b、找業內朋友聊聊。別忘記了,一般中高管跳槽,都不會跨界跳槽,既然不能跨界跳槽,在業內一定有人脈,通過人脈打聽打聽即可。

c、以用戶或其他的身份,向即將要去面試的公司打個電話測試一下。

d、找到原來公司離職的員工聊聊或者找獵頭聊聊,一般獵頭接觸的信息比較多且都是內部真實的信息。哪怕付費向獵頭諮詢,也是划算的。

e、如果認識他們的供應商,可以和他們的供應商聊聊天等等。

然後,聊聊老王為什麼不建議裸辭。

1、裸辭後,如果找工作不順利,會讓你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進入焦慮和迷茫階段。這個時候,你找工作,不是你在選擇工作,而是工作在選擇你。老王認識一位職業經理人,也算比較優秀吧。但由於上份工作是裸辭的,現在已經找了4個月的工作,幾乎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現在變得很焦慮和迷茫,他找老王聊天后,老王建議他,既然已經裸辭了,就要先調整心態,不要把你的焦慮和迷茫表現出去,同時,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及實施一系列具體的操作,然後建議他全力以赴進行面試。之後,用了不到30天,就接到3個offer,在老王的建議下,他選擇了某公司的某崗位。

2、裸辭後,你或許會一下子找不到方向,或過高的評估自己,最後導致求職非常不順利。大家都知道,人退休後,無事可做,變老的會很快。如果一個人一直有事情做,就不會這麼容易變老。有事情,你就會有追求,就不斷在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下放鬆後,找不到方向。老王認識一位78年出生的碩士A先生,由於上份工作是裸辭的,休息了3個月後去找工作,發現工作這麼難找。很多工作他都可以做,但很多企業拒絕錄用他的原因:不是因為考慮他年齡大,就是說他工資要求高。上次,老王和一位HR聊天,他說,不是因為A先生能力不行,而是因為找一個能勝任該工作崗位的人比較容易,且薪酬也低。所以,他們不會花費這麼高的成本招聘A先生。

3、裸辭,特別是企業中高管裸辭後,很多HR或面試官看到裸辭後,都會“想入非非”,或許就沒有面試你的計劃。上次,一位朋友諮詢老王,自己能力很不錯,為什麼裸辭後,在面試的時候,很多面試官都問自己裸辭的理由等等。面試的時候,問裸辭的理由是因為他們認為裸辭是一個很難接受的行為。

裸辭本身其實沒有對與錯,但裸辭只會讓你求職進入被動的局面。職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裸辭,要做到騎驢找馬。你可能會說,你裸辭後,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老王想說,如果真的是這樣,你就不存在裸辭這一現象,或許只要你一說離職,馬上很多公司創始人就會親自去你家門口排隊邀請你加盟他們的公司。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就不要裸辭。但,如果就是任性、想裝酷的話,裸辭就裸辭吧!

寫在最後:

職場上最好不要裸辭,如果你真的想裸辭,請大聲說3遍:不要裸辭!不要裸辭!不要裸辭!


獵頭老王


找好下家再辭職和辭職了再找工作是完全不同的跳槽路徑,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先辭職再找下家的同學大都生活的壓力不大,沒有每個月必還的房貸車貸,沒有上老下小的養家壓力,辭職了,甚至可以先休息或者旅行個一兩個月後再重新回職場。我曾經認識一個做健身教練的女生,她老公在國企做中層,收入穩定,暫時不要孩子,她有近五年的時間都是做一段時間教練,賺到幾萬塊錢就揹包出門旅行,累了倦了再找一份工作幹個一年半載的。

而找到下家再提離職的俗稱騎驢找馬,這是大部分職場人的常態。先不說養家餬口的壓力,普通人找到一份工作的週期大概在1-3個月之間,如果對於工作的地點、環境、收入、甚至行業有特殊要求,半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也很正常。對一個求職的人,一兩個月的空窗期還成,三四個月還沒有OFFER就有點心慌了,半年沒有著落,不但對薪水的要求會降低,求職的自信都會受打擊。

對於大部分普通的上班族來說,無論是從經濟壓力、心理壓力還是與新東家在薪水、福利的討價還價上,騎驢找馬式的跳槽相對是一個安全係數比較高的選擇。當然,如果你有一個變態的老闆,你現在的企業有讓你分分種都呆不了感覺,那我尊重你的選擇。


唉醉翁


到底是“騎驢找馬”還是裸辭後孤注一擲,很多職場人在準備換工作時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楠哥作為專業的生涯規劃師和麵試教練回答過無數次這樣的問題,每次楠哥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定要找好下家再辭職,千萬不要裸辭!

選擇裸辭的小夥伴們也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如果不辭職的話沒辦法總是請假出去參加面試,可能會錯過合適的機會;不先辭職的話,如果拿到offer 以後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入職,對方比較急,等不了;又或者我實在是忍不了現在的同事、領導了,再不辭職就要崩潰了等等,以上這些看起來好像都挺有道理,但是跟楠哥說的下面這些問題比一比,大家看看到底哪個更重要?

1、裸辭後沒有收入,你為自己準備了多少求職準備金?

生活不是電視劇,衣食住行每一個都要你拿出真金白銀。房東不會因為你辭職了鑰匙沒工作就少收或晚收你的房租;外賣店得老闆也不會因為你最近手頭比較緊就給你一個超值套餐。大多數人作為沒什麼存款的月光族,一旦沒有了工資收入,你想好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了麼?當然,如果你早有準備,至少儲備了夠你6個月生活的儲蓄,那確實可以任性一次。

2、找工作沒那麼簡單,一旦不順利,你給自己設定了幾個月的心理承受期?

大多數人找工作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騎驢找馬”的人找工作如果不順利,大不了就慢慢找,反正有現在的工作先做著;可是一旦裸辭,心態就完全不一樣了,每一次被拒絕都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準備裸辭的你,對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的信心?可以承受多長時間的找不到工作的煎熬,這一點你想過麼?

3、裸辭以後失去了offer談判中重要的在職身份的談判籌碼,一旦offer不夠滿意,你能接受麼?

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有公司願意給offer了,但是對方看準了你是裸辭,著急找工作這一點,故意壓低一些薪酬福利,這個時候你是接還是不接?不接的話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已經讓你疲於應對,接的話,難道你換工作就是為了拿一個比之前還低的薪水麼?

所以,想要裸辭的夥伴們,你們確定想清楚了上面三個問題麼?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有問題,楠哥建議你還是不要選擇裸辭,職場上,“騎驢找馬”在換工作時幾乎總是那個唯一的正解。


職場是個大江湖,不是能力強就可以平步青雲、一帆風順。這裡面的門道有很多。

想知道更多職場真相,歡迎關注楠哥說職場,也可以向我提問,相信我的答案一定會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獲得職場上的成功!


楠哥說職場


職場跳槽,在正常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是要找好下家才會提出辭職,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之下,我個人覺得先辭職再找下一家也是很必要的。


什麼特殊情況呢?我認為就是職場最難啟齒的事情——騷擾。


職場是個大染缸,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一類人最讓人痛惡,那就是職場的惡棍——自以為是的騷擾者。


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在職場中被同事段曉天騷擾的橋段,其實在生活中真的屢見不鮮了。


這些職場惡棍,大多都是先試探再逐步實施,一開始或暗示,或做小動作,到後面就或明說,或威逼利誘,反正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想法設法利用自己的優勢,誘導或逼迫你就範。


有的惡棍,不僅在上班時間騷擾,而且在下班時間還接著騷擾,會讓人不勝其煩。在這樣環境下工作,身心皆疲,哪還有什麼心思去工作、去奔事業。


有的惡棍,手上有點權力,就會千方百計利用這點職務便利,找你的茬,挑你的刺,讓你不得安寧。



所以,個人覺得,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惡棍,能夠遠離則遠離,辭職跳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雖然可能會付出一些經濟上的代價,但是,與自己的安全相比,一切都是值得的。


畢竟,我們不是羅子君,沒有一個有賀涵這樣的後臺人物撐腰,想要與之鬥爭,真的沒有電視劇裡面那麼容易,所以,惹不起還躲不起嗎,立馬辭職走人不幹了,自然就沒有什麼與之有交集的地方了。


當然,如果遇到超級惡棍,在你還辭職了還繼續騷擾你的,要麼告訴家人,要麼選擇報警,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猶豫,這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不過,絕大數的時候,離職以後就不會再被騷擾了。


總體上來說,不遇到這樣特別事情,我都建議要先找到工作再辭職,但是遇到這樣的情況,比較威脅人的時候,還是儘早脫身比較好。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雪天驚雷,一個“知職場、愛寫作、有觀點”的職場老鳥。歡迎您與我交流職場故事和感悟,謝謝您的關注與互動!


雪天驚雷


一句話:自身實力的多少以及對自身實力的正確評估選擇如何跳槽的必備條件。畢竟職場的前途=自身的努力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百分之一的運氣。所以自身的能力很重要。一下結合自身和身邊朋友的真實跳槽經歷進行分析:

  • 正確評估自身能力,和即將勝任職位的匹配度,敢於承擔失敗的風險,自信十足,完全可以裸辭。

那時筆者是在體制內工作,但是由於某些因素必須面臨著跳槽的情況,在那時選擇放棄一個“鐵飯碗”,在朋友和家人看來都是極其不理智,甚至可以說腦子壞掉了。但是在靜思和權衡後自己能力和發展機遇(當然也做好了裸辭後最壞的打算),決定“裸辭”。至今順利進入自己想要的體質,同時在大家看來也還不錯的工作。相信,要是沒有當時的決定,就不會今天的收穫。

前不久還遇上以前的同事,他們感慨我當初筆者魄力辭職,他們現在也想有辭職的打算,想聽聽筆者的建議,筆者就說了這些:第一、首先你有沒有勇氣去面對辭職後,家人的不解,自己萬一跳槽的失敗?如果你能承擔裸辭後一切最壞的結果,就沒有什麼害怕辭職的了?第二、辭職是為了更好的上升,自己有沒有明確的目標?同時為了這個木目標有沒有幾成的把握去爭取?願不願去吃苦?(畢竟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明白這兩點基本上知道自己該怎麼選了。

  • 自信不足,能力欠缺,“騎驢找馬”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筆者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的。現在大家都知道進入體制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輕易的辭職再就業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朋友A能考入體質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當初考上十分高興,畢竟剛畢業就立馬有工作還是份穩定的工作,當然開心了。但人總是想往上爬的,現在的職位已經不能滿足A的需求,想跳槽,但是沒有勇氣辭職再考。所以A“騎驢找馬”,一步一個腳印,雖然耗時長了,但是現在也得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總之,在跳槽是為了更好的晉升,但這千萬不能急功近利,正確的自我定位和努力是萬不可缺的,畢竟每個個體不一樣,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正確的。


sunny


一般情況下,還是找好下家,尤其是財務實力和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的話。

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很多時候,你未必一下就能找到合適的下家

隨便找一份工作當然簡單,但要找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則很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那麼,這個時間段,如果經濟條件撐不住的話,是會非常難受、心焦的。

亞歷山大,各種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都隨之而來,

第二,焦慮和壓力條件下,會降低人的智商,也沒有多少選擇權。

持續性的壓力縈繞心頭,極端點的說法,那是會降低人的智商的,不利於你進一步尋找和發揮,而且很可能你會隨便選一個工作了事,因為你沒有生活保障啊,沒多少選擇權。沒有時間來慢慢挑選,尋找更好的機會呀。

第三,胡亂選擇之後對今後的職業發展有所不利

職業發展還算要有一定的規劃,不同的行業或崗位之間最好有一定的延續性,即你之前的工作能夠為下一份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之前的知識、技術和人脈資源要還能夠繼續用得上,否則又是重新開始,成本就有點高了,而且對後期的發展有不利。

因為,不管你之前有多少工作經驗,但在新的行業或領域,你還是“新人”,依舊是從零開始。

第四,如果“空窗期”太久,也不利於找工作

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麼,職業生涯就會有“空窗期”,空窗期太久,是不利於你進一步尋找工作的,因為HR會考慮說,你這個人是否足夠穩定和值得信賴,懷疑是你能力或性格問題導致失業太久呢。


所以,建議還是找好下一份工作之後再跳槽。

當然,你是大牛,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肯定是不受這個限制的。


馮起升


我通常的做法是:

先提離職,在即將離職的這段時間內,找好下家,努力做到無縫銜接!

對我而言,找工作如同找對象,實在是件耗精力與心力的事情。

裸辭,給自己的心理壓力太大,尤其在能力並不突出的時候。

兩個星期找不到工作會變得心慌,焦慮會導致判斷力下降,一段時間後,可能選擇了個並沒有那麼中意的工作,依然會有想要離職的念頭,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的離職-找工作-再離職。

事實上,我這樣的做法也算是裸辭的一種,畢竟沒有找到下家,只是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去緩衝,從而能夠擁有更好地心態去面對不同的面試和拒絕。


為什麼不找好下家,再辭職呢?

如果能很輕易做到,當然是最好。但很多時間,並不能。

這個時候的“騎驢找馬”是對自己、同事、公司及未來公司的不負責任。

離職時間未定,新公司著急要人怎麼辦?
總是請假,自己的工作無法順利完成怎麼辦?同事被連帶著要加班又怎麼辦?
連續的加班,讓自己沒有精力去準備下一場面試,又該怎麼辦?
......

雖說,職場關係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但在自己能做到的層面,能夠為公司、同事多考慮一點,又有多大關係呢?

不管怎樣,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並努力奮鬥才是最重要。

祝好!


週末理想


這個必須是看個人情況而言,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比如我之前遇到過一邊上班一邊找工作,找好工作辦完離職第二天去上班得,也遇到過辭職後卡里還有存款,然後跑去旅遊休養一段時間再回來找工作的。

假如你的經濟狀況允許的話,我個人建議如果要辭職可以先辭職,然後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正好用這段時間好好思考和規劃一下自己的未來,不要盲目繼續找一份不靠譜的工作倉促就業,有句話很對,如果方向錯了,停下就是前進。

那麼如果你經濟壓力較大,辭職後立馬生活陷入窘境,那麼這種情況的話建議你慎重辭職,如果萬不得已非要辭職,也最好物色好下一家後再辭職,當然這種做法在職場中比較忌諱,在生活中也不被大家接受,人們形容這種人往往是說他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好像很不知足的樣子。

所以,是找好下家再辭職,還是辭職後再找下家,我個人覺得最好還是依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包括還有家庭因素等各方面綜合考量後,總之就是請三思而後行。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謝謝大家。


九品職麻官


當然是找好下一家再辭職!這已經是職場大家的通識了!

我是HR,雖然我有時候挺希望候選人是離職狀態來求職的,因為這樣意味著他可以很快上崗,但是我對於裸辭來求職的候選人同時又抱著警惕。為啥?

因為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找好工作再辭職,你作為特例,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比如被上家公司辭退?業績太差?

所以離職後再找工作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

但是不得不說有些人確實有資本夠灑脫,換工作的時候正好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我最近兩個離職的同事,一個有offer一個還沒offer,全都出去旅遊了,玩夠了再去下一家單位。


職場三原色


職場上到底是裸辭後去找工作,還是採用騎驢找馬的方式跳糟,這一直都會存在很大的爭議,相信每個人不同的經歷會有不同的選擇,但不管我們的選擇如何,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裸辭會造成我們有一段時間的職場空白期,騎驢找馬是最穩妥的跳糟方式了。但理想和現實往往會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一般都是裸辭以後再找到下家。

雖然很多時候騎驢找馬對我們是最穩妥的,但要實施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辦法分清楚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採用裸辭,什麼樣的情況下采用騎驢找馬的方式,微小憩結合自己和身邊一些朋友的經驗,給各位小夥伴做個分析,看看我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採取不同的找工作方式,或者能給你帶來啟發。


什麼時候適合裸辭找工作

① 企業效益不好時

咱們打一份工,為的就是拿一份薪酬來養家餬口,但很多時候我們進入企業後會發現,企業的效益並不是積極的,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進入到一個"坑"裡面,企業會因為經營或者其他的一些問題,企業開始走直坡路,沒有辦法正常支付員工工資時,這個時候儘可能脫離這個"坑",主動尋找下一份工作,從而改變現狀。

② 對工作極度厭煩時

我們在剛進入一家企業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來為企業服務,但在給企業服務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而且這種問題我們通過努力後卻發現無法改變,久而久之會造成我們對工作的厭煩。這個時候我們如果懷著這種厭煩的心態去工作,會很難正常完成工作,這個時候不如裸辭來改變自己的心態。

③ 上司打壓時

工作中我們會有自己平級的同事,有自己的下屬,也會有自己的頂頭上司,很多時候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跟自己的上司不對付,經常會受到他無理的打壓,在我們職場看不到出頭之日。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呆在企業對於我們的發展來說沒有任何的幫助,這個時候就需要採取長痛不如短痛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換個新環境,這樣才有利於自己後期的成長。

④ 經濟壓力較小時

裸辭後找下一份工作會有一個週期,這個週期有些人可能只有幾天,有些人可能會幾個月,我們要生活,必須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去承受這個週期,假如我們真在公司呆不下去,自己又有點經濟能力的時候,不妨採取裸辭的方式,就當給自己放個假。


什麼時候適合騎驢找馬

① 職位發展還不錯時

很多小夥伴可能不大明白,為什麼我們在企業公司職位發展還不錯的時候要跳糟,這裡指的是在企業裡面雖然能給我們一定的發展空間,但這個空間是有限度的,我們是能夠觸碰到"天花板"的,很多在職場上比較積極的小夥伴,在某個崗位工作了幾年以後,能力已經足夠提升到上一個層級,但企業內部晉升的機會卻不多的時候,可以考慮採用騎驢找馬的方式尋找更合適自己的發展機會。

② 公司平臺不夠大時

我們的能力能提升到什麼樣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平臺大小,大平臺裡面工作的人更容易積累各種資源,當我們的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時,我們除了要看企業給到的薪酬,還需要考慮在未來幾年後,我們能夠發展到什麼樣的階段,這就是繼續提升我們自己的能力,當自己所在的平臺無法支撐時,可以採用騎驢找馬的方式尋找新的機會。


不管我們現在正採用何種的方式找工作,希望小夥伴們能夠結合自己實際的情況來找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微憩,讓你職場升職加薪更容易。

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留言討論,讓你我相互進步;關注我,讓你我不斷成長!

微憩,讓你靈魂不再荒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