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千与千寻》是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作品,我曾跟一个读者聊天,她说最高纪录一周看了5次!

我完全能够感受为何她可以看反覆看这么多次,因为千寻在故事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各式各样的磨难和启发,都能呼应我们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的状况。

我跟那位读友聊完以后,再度重温《千与千寻》时,对千寻和白龙之间的关系所得到的一些感触,未来有机会再来整理其他的视角,这次先让我们从千寻和白龙之间的爱谈起吧。

1。白龙对千寻说:「不要害怕,我是来帮你的。」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这时候千寻和白龙还没有太多的交集,故事刚刚刚开始而已,这也应该是无依无靠的千寻第一次在异世界感受他人的温暖。

为什么一个人会愿意为了另一个陌生人付出呢?有时候只是因为有一个人愿意去开始,不吝啬的说出一句鼓励,还有给予一个信任的眼神。当我们担心害怕、感受无助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变成刺猬,进而伤害周遭愿意关心你的人。

其实,或许我们都应该在难过的时候记得与真诚的人交心,对懂的感恩的人付出,然后远离消耗你的人!当我们愿意用心理解和包容的时候,矛盾和误解就会少一点,人与人的距离就有机会拉近一点。

2。白龙告诉千寻自己无法回家的时候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白龙在故事初期一直是以守护者的身份出现在千寻身边,他安抚了千寻的情绪,陪伴在她的身边,让她鼓起勇气继续前进,寻找拯救父母和自己办法。

我想在千寻心中,那时白龙仿佛是无所不能的。

以前第一次看《千与千寻》,往往会代入了千寻的视角,认为「只要有白龙,就应该什么都可以办到了吧?」

但后来多看几遍,我对白龙愿意向千寻坦承脆弱的画面越来越有体会,想必是怀抱着非常忐忑不安的心情「他遗忘了自己的名字,他和魔女(汤婆婆)做了交易,他没有办法回家……」这些都是他内心深处最不堪的秘密。

人就是这样吧,明明心已经如刀割,却还要灿烂的微笑;明明情绪已经很脆弱,却要表现的很坚强;明明眼泪已经在眼眶打转,却要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不必太过逞强,即便真实的你并不完美,但也绝不是上不了台面的次级品,别忘了一个看见你笑容背后悲伤泪水的朋友,胜过那些只看见你表面看似快乐、富足生活的朋友。

3。千寻担心白龙的时候

时间在变,人也在变,原本微不足道的小千(那时候已经不是千寻了),突然以令人惊艳的姿态出现。

她为了白龙展现自己的韧性,不再只是接受别人的帮助,进而转变成有勇气去为所爱、所在意的人付出,即便面临未知的恐惧,她依然愿意去克服万难。原来让一个人变坚强并强大的方式,就是有一个很想很想保护的人。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4。白龙得知自己名字的时候

这是两个人排除万难,终于在钱婆婆家相聚,千寻在回到汤屋的路上终于帮助白龙回忆起自己的名字。但我看这里的时候情绪很复杂,白龙终于找回自己的名字,两人彼此之间的互信和互相依靠还有童年的回忆,一层一层的堆叠出影片的最高潮。

在这里「名字」不只是一种称呼,而是「自己」,也是人心最初的本质。

白龙很幸运的在千寻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把「自己」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不再让「别人」伤害。

有的人把「自己」弄丢了,却再也找不回来。有的人替「自己」戴上面具,最后连「自己」都认不得。

我们总是在为别人而活,是不是也应该想想那个好久不见的自己,那么埋在内心深处的自己。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5。千寻通过汤婆婆考验,白龙携手带千寻走向回家的路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很多人心中更有印象的是下面哪张图,宫崎骏留给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白龙在最后和千寻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会让很多观众有些惆怅,认为两个人未来不会再相见了。

毕竟,我们这一辈子会不断的遇到新的人,也会不停的和一些人失去联络,从陌生到热络又从热络回到陌生…但我觉得《千与千寻》整个故事的精华在于「希望」,我更喜欢上面那张图呈现的意境,因为总是要流过一些泪、经过一些离别,才能跨过那些岁月,成为最好的自己。

只要心中永存希望,白龙和千寻的故事就还在继续。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快乐的时候「希望」会存在你的心里面,可是迷惘的时候会被悲观藏起来。受挫的时候记得想想千寻的故事,跟着她的旅途找回本质,替自己还有所爱的人再坚强一次。

白龙得知自己名字时,也是两个人排除万难,终于在钱婆婆家相聚的时候。

千寻在回到汤屋的路上终于帮助白龙回忆起自己的名字。我看这里的时候情绪很复杂,白龙终于找回自己的名字,两人彼此之间的互信和互相依靠还有童年的回忆,一层一层的堆叠出影片的最高潮。

在这里「名字」不只是一种称呼,而是「自己」,也是人心最初的本质。

白龙很幸运的在千寻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把「自己」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不再让「别人」伤害。

有的人把「自己」弄丢了,却再也找不回来。有的人替「自己」戴上面具,最后连「自己」都认不得。

我们总是在为别人而活,是不是也应该想想那个好久不见的自己,那么埋在内心深处的自己。

白龙的视角看《千与千寻》是什么模样?这7 张图你会有另一种感动

以前第一次看《千与千寻》,往往会代入了千寻的视角,认为「只要有白龙,就应该什么都可以办到了吧?」

但后来多看几遍,我对白龙愿意向千寻坦承脆弱的画面越来越有体会,想必是怀抱着非常忐忑不安的心情「他遗忘了自己的名字,他和魔女(汤婆婆)做了交易,他没有办法回家……」这些都是他内心深处最不堪的秘密。

人就是这样吧,明明心已经如刀割,却还要灿烂的微笑;明明情绪已经很脆弱,却要表现的很坚强;明明眼泪已经在眼眶打转,却要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不必太过逞强,即便真实的你并不完美,但也绝不是上不了台面的次级品,别忘了一个看见你笑容背后悲伤泪水的朋友,胜过那些只看见你表面看似快乐、富足生活的朋友。

年高德劭,再看一次千与千寻吧,你会跟着千寻和白龙的脚步,再替自己勇敢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