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高考倒計時兩天 這些“知識點”千萬要注意!

高考倒計時兩天 這些“知識點”千萬要注意!

本週四、五兩天,就是高考的日子。也就是說,距離高考只有兩天時間了。本週開始,各個學校基本都已停課,進入複習答疑階段,那麼,如何平穩度過這最後兩天,高考當天需要帶些什麼,不能帶什麼?

“興奮點”保持在高考時段

“調整作息時間,把自己的‘興奮點’與高考的時間點完美契合。”在與高三老師聊到最後幾天的注意事項時,幾個老師不約而同地聊到這個點。

高考的時間是從上午9:00-11:30,下午從3點開考到5點結束,而平時學生上課通常是從8點左右開始,按照平時的作息,學生的“興奮點”是在8點左右,因此,把自己的“興奮點”挪到9點以後。

那麼,如何把“興奮點”往後挪呢?其實很簡單,適當把上下午作息時間往後挪。

為使學生“興奮點”契合高考時間點,杭二中調整了上下午上課的時間,比如本週開始,學校停課複習,進入答疑狀態,把要求學生進班的時間挪到了7:30,在上午9:00-11:30 、下午3:00-5:00這兩個時間段內,更多是要求學生在教室自習,不能隨意進出。

按照學生一貫的作息時間,下午3點剛好是學生的困頓期,所以老師的建議是保證中午半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即使睡不著也要閉目養神,“午休時間不能超過40分鐘,超過40分鐘就會進入深度睡眠,要在短時間內喚醒就比較麻煩,要在1:30左右結束午休。”有老師建議。

此外,在最後這幾天時間中,晚上也沒有必要再“開夜車”,“建議學生晚上覆習不要超過11點。”

梳理知識適當練習保持手感

相比對調整作息時間的強調,在最後的這段時間內,老師們對複習的強調要“淡”得多,提到最多的是,根據各自的情況,適當練習保持手感,或者回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或者翻一翻錯題集。

“可以適當做些題目保持手感就可以了。” 杭二中高三班主任沈一頻說,但每個學生情況不同,學生如果覺得自己題量夠了,可以鞏固下基礎知識,或者自己的薄弱環節。可能平常忙著練習做題,時間一久,基礎的概念反而會模糊,可以把課本上邊邊角角的知識梳理下。

往年,也有學生會在最後幾天內,根據高考的時間,去完整地做一兩套歷年的真題卷,對此,沈一頻認為,根據高考的時間段做題或者安靜地複習,保持自己的興奮度很有必要,但不一定要去做真題卷,“歷年的真題卷,在此前的一輪複習、二輪複習中都會有涉及到,所以最後這段時間內可以不做了。”

家長做好後勤工作即可

除了學生外,說到對家長的建議時,老師提到最多的是保持“平常心”,要相信孩子,做好後勤工作,尤其是新高考之後,孩子在此之前已經有過兩次選考的經歷,因此對高考並不陌生。

有高三班主任說,更多時候家長比學生還緊張,比如會有家長反覆打電話到學校來問,高考要不要身份證,能不能帶手錶等等。事實上,這個時候孩子是最敏感的,家長這種緊張的情緒很容易感染到孩子。

那麼,家長該如何做呢?簡單講就是平時怎麼樣現在還怎麼樣,比如平時愛嘮叨的家長,現在還嘮叨,或者嘮叨少一點,不要突然變安靜,這樣孩子反倒會不習慣。孩子如果緊張,不妨幫孩子轉移下注意力,帶出去散步、做運動、天南海北地聊天等。

此外,在飲食上,沈一頻建議,最好不要打破孩子日常的習慣,孩子平時吃什麼,高考前和高考兩天就還吃什麼,一般老師都會建議給孩子吃清淡點,但如果孩子平時吃得比較重口,就還繼續吃重口味的食物。

雙證帶齊 手機千萬不要帶

學生進入考場,需要帶准考證和身份證,但每年總會有一些學生,或許因為緊張,忘記帶證件,怎麼辦?

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生沒帶准考證或身份證是不準進場的,但如果屬於忘記帶,經帶隊老師或有關方面證明確實是這一考場的考生,經過主考老師批准,學生寫好承諾書後可以安排進場考試。同時,要委託他人去取相關證件。

當然,除了准考證和身份證外,還要帶2B鉛筆、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直尺、圓規、三角板、無封套的橡皮、毛巾,如果想帶飲料也是可以的,但要把商標紙撕掉。此外,考場內不能傳遞文具、物品等。

有允許帶的物品,當然也有不允許帶的,比如手機等各種無線通信工具是不能帶的,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備、塗改液、修正帶等都是嚴禁帶入考場的,尤其是手機,據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說,攜帶手機進場考試,不論主觀上是否故意、不論是否使用,都不是一般的違紀。根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第33號令)規定,考生在考試中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

因為考試有時間限制,學生需要根據時間進行把控,那麼,能否帶手錶呢?據悉,沒有規定手錶不能帶,帶具有收發信息、存儲功能的智能手錶則不能帶,智能手環、手機更是不能帶的。

此外,考試當天出門要儘早,寧可早點到考場外等候,做好遇到堵車的時間提前量,以免考試遲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