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惠家河纪事|我的知青岁月

惠家河纪事|我的知青岁月

四十八年前。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成功进行了人类的首次登月。

就在美国宇航员跨越浩瀚太空回归地球的途中,我们也刚刚踏上返京的旅程。

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我们六个人——六个北京知青,紧紧地挤在一个比太空舱还狭小的空间里,可我们觉得周边还是太空旷。我们希望有什么奇迹能让自己变得更小一些,最好小到完全消失在黑暗里。

盛夏时节,天气闷热,但我们在极度的恐惧中不由自主地打着寒战。

我们蜷缩的地方,是西安火车站天桥下面那个灯光照不到的三角形区域。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庆幸自己歪打误撞地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藏身之处,但很快就发现,这里并不安全。在灯火通明的开阔站台上,只要一冒头,便会轻易地被人发现。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进得来、出不去的陷阱。我们的束手就擒,应当是必然的事情。

惶恐之间,又有一列火车轰鸣着驶进车站,大喇叭再一次响起震耳欲聋的声音:“最高指示:‘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下车旅客一律从出站口检票出站!下车旅客一律从出站口检票出站!……”

仍然是让人心悸的杂乱脚步声,尖利刺耳的呵斥怒骂声,慌乱惊恐的哀叫和央求声……

我们屏气噤声,甚至闭上了眼睛,随时预备着在耳边响起炸雷般的一声大吼:“你们几个!出来!”

那时的一分钟,似乎比一个月还长,比一年还长。

奇怪的是,居然没人发现我们。

也许是天桥下的这个死角太明显,反倒被追捕者们忽视了。

渐渐的,各种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站台上复归平静。

我们好像是死过了一次又重新复活,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呼吸,发现浑身的冷汗已经湿透了衣衫。

不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狂吼:“狗怂站住!不许跑!”接着是一群人在轨道间疾奔的声音,石碴被许多只脚踩得哗哗山响。

我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

我在心里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可恐惧的,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危险迟早会过去的;总有一天,我会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回忆这一切的;总有一天,我会把这些遭遇作为故事写下来的……

我竭力把这一切幻想成一场梦,一场只要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自然就会结束的噩梦。

但是,我仍然很恐惧、很害怕,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梦……

四十八年过去了,至今想来,我仍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那种绝望的心态。

那是我知青生涯中的一小段情节。

“知青”,是我们这一代许多人的特殊标签;知青岁月,则是我们无法忘怀的人生经历。如今,我终于有机会把它写下来了。

不过,我所叙述的,只是一些纯属个人性质的琐碎记忆,既没有惊悚恐怖的血腥场面,也没有曲折委婉的爱情故事,更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甚至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动人情节。我的知青岁月,淡薄得如同絮絮叨叨的流水账,平庸而且乏味,不过是些小波折、小痛苦、小苦闷、小感触,除了亲历者本人,只怕难得有人会产生多大兴趣。

但是,绝大多数知青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正是在这平庸乏味中艰难度过的。一代人的青春蹉跎,构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组成部分。

然而,不仅时光的销蚀让记忆日显模糊,更有人为的涂抹使往事恍惚迷离,以致真假莫辨,曲直难分。

因此,真实地记录自己经历过的那些事情,让后人了解我们曾经身处的那个“史无前例”的时代,应是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对于规模宏大情态悲壮的所谓“知青运动”,任何个人遭遇都显得极为渺小。更何况,“知青”只是一个产生于特殊政治背景下的松散群体,“同样的经历,未必有同样的感受和回忆”——这是我曾在一篇小说中写过的话。

一个人的视野毕竟是狭窄的。我没有能力、也不曾妄想总结和评价历史。

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力求真实地还原那些永存于记忆中的人生细节。

真实的细节,就是真实的历史。我相信这句话。

在这本书的末尾,我还写了这样一些文字:

我和许多知青同伴一样,在回忆插队往事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种自恋。我们过多地沉溺于反刍和感慨自己经历过的苦难与艰辛,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些曾经被我们鄙称为“老帽儿”的乡党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那贫瘠的土地上,世世代代承受着比我们更为沉重的苦难和更为严酷的艰辛。命运对于他们,才是真的不公平。

……想到那些在极度的饥饿贫穷中挣扎着勉强生存的乡党们,心中难免百味杂陈。他们的形象似乎并不美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自私狡狯愚昧猥琐……然而,在这貌似丑陋的表象下面,却是一些善良真诚宽容温厚的心。是他们,不仅满怀同情地容留并养育了我们,还让我们的狂躁暴戾之气得以收敛,使我们这一代人最缺乏的东西——人性,得以逐渐复苏。

不过,人性的归来,需要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如何重新认识世界、如何重新认识自己,也需要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对我来说,插队的经历仅仅是一个开端。这个开端,是惠家河乡党们赐予我的最宝贵的东西。

这些感触,其实是我在写作这部文稿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的。

所以,这本书如果能够出版,首先应当献给的,是惠家河,还有那里的乡党们。

书中有几个人物使用了化名,个别情节有所改动。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陈光中

2017年11月于北京会城门

本文选自《惠家河纪事》前言,标题为小编所加。

惠家河纪事|我的知青岁月

书名:惠家河纪事

书号:978-7-5154-0831-6

著者:陈光中

封面绘画:陈光中

出版年月:2018年1月

定价:56.00元

内文用纸:80g纯质

插图:114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