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敦煌特产—李广杏——《说说敦煌》

敦煌特产—李广杏——《说说敦煌》

李广杏

在敦煌的戈壁绿洲生长有一种杏子,因其形状像李子,成熟时黄亮且有光泽而得名。敦煌李广杏是毛杏在甘肃敦煌发展而来的一种特产水果,得益于当地气候地理条件,以味道鲜美可口而闻名。目前敦煌李广杏通过专家组审查,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有关专家介绍,李广杏最早是1920年从新疆和阗一带引入敦煌杨家桥合水二组曾家果园内栽植。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 培养,在敦煌形成的一个特殊品种。杏树耐寒、抗旱,因此,李广杏树能够得以在气候干燥的敦煌绿洲茁壮成长。敦煌民间要说起李光杏的由来,常常把它与飞将军李广或者贰师将军李广利联系在一起,还有人会给你讲述这样一段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鸣沙山下合水村的绿洲上,生长着五月黄杏和毛杏子,并无李广杏。五月黄杏五月成熟,果肉甘甜软乎,可惜一周多就落地了。毛杏子六七月成熟,味道也不错,但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绒毛,吃起来须先擦去毛,让人感到很不方便。村上有李光、李荣兄弟,祖籍陇西天水,为汉飞将军李广族亲,他家祖上就是种杏的。李光、李荣兄弟经营的杏园每年花繁果硕,市场走俏。每年卖不了的五月黄杏和毛杏子,他们就晾成杏干,四季可食并泡杏皮水喝,并从乡下传到城上。

一次在集市上,一位私塾先生边挑毛杏边对对李光说,听说西王母瑶池宴上有一种金杏很珍贵,表皮薄亮,美味无比,沙州也是大佛保佑之地,若有这种金杏,就是百姓的福气啊!李光问瑶池在哪里?先生说西方昆仑山下。谁知说者随意,听者有意。后来,李光、李荣兄弟不畏艰险,前去寻找瑶池,想要带回金杏的种子造福桑梓。他们涉沙漠、翻雪山、访绿洲,历经艰辛,踏破铁鞋,终于在昆仑山下的一片绿洲找到了金杏林。由于到了夏末,树上的金杏早已不见,他们只在树下捡到了几颗干杏。兄弟俩如获至宝,兴奋不已。这时,天色已逐渐昏暗,他们便在杏树林中歇脚,准备第二 天天亮后往敦煌赶。夜深人静之时,李光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皎洁的月光下,他随西王母在杏林散步。西王母说,你们兄弟俩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来宝地索杏,造福桑梓,真乃劳苦功高。虽然金杏已摘,然而干杏尚在。你们带回去精心种植管护,三年后将树上的新枝剪下嫁接毛杏树,就会结出你们想要的金杏……

李光、李荣兄弟在带干杏返回沙州的途中,突遇沙尘暴,李光不幸遇难,由李荣带着干杏悲痛地回到家乡。后来,金杏在鸣沙山下的合水村栽培、嫁接成功,繁衍沙州(合水村已成沙州李广杏的正宗发源地)。人们为感激李光用生命引来金杏、惠济百姓的善举大爱,就将金杏叫做李广杏。(李茂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