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河湟走出的翻译家

河湟走出的翻译家

魏英邦

河湟走出的翻译家

魏英邦在法国

河湟走出的翻译家

魏英邦旧居(井涓涓绘)

河湟走出的翻译家

东风西进,神州变革。上世纪初,一些河湟学子,抱着建设故乡,振兴华夏的梦想,远走他乡,负芨学习,他们成为了青海第一批留学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学成归国后,成为了不同领域的栋梁。即日起,本报《第一阅读》将推出“青海最早的留学生”系列报道。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潮在国内兴起。当时的青海虽然交通闭塞、文化经济相对落后,但也涌现出一些有为青年,他们排除万难,成为了当时留学潮中的一员。

出生于湟源县的魏英邦就是其中一位,他精通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日文以及梵文、藏文、蒙古文、西夏文,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出生商贾 早慧聪颖

光绪十三年(公元1872年),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因为家道贫寒,为求温饱来到了湟源谋生。这位少年的名字叫魏生海,他是魏英邦的父亲。

当时的湟源,经济繁荣,很多大的商号纷纷在湟源开设了分号,特别是羊毛皮张的贸易,日益繁盛,是很多人的向往之地。

初到湟源的魏生海因为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很快成了当时丹噶尔有名的乾泰永商号的伙计。《湟源史志》记载,魏生海勤奋好学,精通藏语和蒙古语,做生意诚实守信,公平公正,非常受藏族和蒙古族群众的喜爱,得到了乾泰永商号东家的重用。

后来,魏生海脱离了乾泰永商号,凭借着自己的经商才干,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商号——忠兴昌,成为了忠兴昌商号的大掌柜和湟源有名的大歇家。《湟源史志》记载,魏生海的生意不仅在丹噶尔做得很成功,而且影响远播西藏、四川以及京津一带。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魏生海被评选为湟源县商会会长。

魏生海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人,他在丹噶尔捐资助学,参与社会救济,深受丹噶尔百姓的爱戴,成为了丹噶尔有名的绅士。

魏英邦是魏生海的次子。魏生海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常常劝勉他们勤奋学习。因为有了近乎严苛的教育,魏生海的五个孩子,个个成就不凡。老大魏耀邦、老四魏协邦和老五魏定邦皆精通蒙古语和藏语,是有名的商人。老三魏经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北大学商学系,后来成为了名扬关中和青海的大诗人,素有“魏铁笔”之称。

魏英邦在家中排行老二,他自小就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六岁就进入学校学习,十三岁就离开了家乡,前往兰州求学。魏宁是魏英邦的女儿,她在自己的著述中写道:父亲魏英邦先后在山西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学习,后来经名士引荐,取得了到法国留学的机会。

远渡重洋 留学法国

我省文化学者赵仰仑先生是《青海省教育史》的编辑之一,他说:“上世纪初,青海的教育条件比较落后,留洋求学,对于很多学子来说十分困难。当时魏英邦有这样的求学机会,非常难得。”

我省文史学者罗麟先生主编的《青海学人录》中记载,魏英邦到法国后,先补习了英文和法文,然后进入了巴黎大学学习。

“魏英邦进入了法国巴黎大学,起初学习军事,后来又改学医学和历史等。先后取得了法学博士和文学博士的学位。”赵仰仑先生介绍。

魏英邦虽然是公费留学法国,但是生活费依然要自己解决,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的补给断绝,魏英邦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在饭馆、小菜园、皮革厂等地方打工维持生计。

从巴黎大学毕业后,魏英邦留在了巴黎大学图书馆工作。《湟源史志》记载,在巴黎图书馆工作期间,魏英邦集中精力阅读和钻研了许多著作,同时,也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翻译了多部法文、俄文著作,获得了当时很多法国学者的好评和赏识。特别是他撰写的《论中国清代史学界成就》一文,更是让他得到了汉学家的称赞,并因此考取了汉学讲座奖学金,获得了一万法郎奖学金。

毅然辞法 热血报国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全球,时刻关注着祖国情况的魏英邦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1950年,在国外旅居19年的魏英邦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发展作贡献。

赵仰仑先生说:“决定回国后,魏英邦向中央人民政府申请回国,1952年,他的申请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回复,并收到了政府邮寄的路费。”随后,魏英邦毅然辞去了在法国巴黎的工作,回到了中国。

我省文史学者罗麟先生主编的《青海学人录》记载,回国后的魏英邦被分配到中央外文出版社担任翻译的工作。后又调至中央民族学院教授蒙古史。

1960年,魏英邦调至宁夏大学历史系担任教学工作,并兼任宁夏大学图书馆主任,他是全国少数几个认识西夏文字的专家。

1976年,魏英邦从宁夏大学退休,回到了故乡青海。退休后的他,依然勤奋笔耕,翻译了许多著作,并在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开班授课,在青海民族研究所担任科研工作,同时,他还被邀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从事敦煌学研究和著书。

致力翻译,著作等身

魏英邦的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是当时全国有名的翻译大家。他的一生,翻译了很多著作,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由法国作家勒尼·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是魏英邦翻译著作中的代表之作。1991年,这部著作一经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便受到了中亚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籍很快便销售一空。如今《草原帝国》已经再版数次,依然备受文史爱好者推崇。

除了《草原帝国》,魏英邦还曾翻译《尼泊尔史研究》《华夷译语拾零》《藏语文言语法》《俄罗斯文学史》等作品,他的翻译作品一经问世和发表,便风靡海内外,成为当世杰作。

1991年,魏英邦因病逝世于青海民族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