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如何看待在“李彦宏传闻”事件中百度公关的辟谣?

有网友说这一届百度公共不行,或许可用来做这个问题的非正式回答。前几天,百度才因陆奇离职引发网友热议,这一次这么快辟谣,应该也跟上一个事件热度太高有关吧。辟谣是态度,虽然并不一定能阻止谣言的传播。

如何看待在“李彦宏传闻”事件中百度公关的辟谣?

百度每一次新闻,高管离职抑或是不经意的失误,总能引发网友热议,百度不断陷入舆论漩涡。魏则西事件后,百度付费推广受到高度关注,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一时间跌至谷底。李彦宏曾在他撰写的公开信中承认,对短期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追逐使该公司“与用户渐行渐远”。急切渴望在用户心中建立更多正面形象,或许可以解释为何现在百度这么关心公众的看法。针对“百度公关差”的问题,百度在过去一年做了不少努力:譬如一向低调的李彦宏频繁出镜,与贝爷玩起了食物链;又譬如,百度推出人工智能概念,为了抢占AI话语权,百度不遗余力地各种路演。刚刚离职的陆奇曾定期跟百度一线的员工开“新风会”,让这些基层员工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他想从底层改变百度过往的风气、逐渐扭转百度的企业文化。

如何看待在“李彦宏传闻”事件中百度公关的辟谣?

谣言止于智者,但谣言的传播速度其实比真实信息要快很多。谣言多是根据不完整的事实修改甚至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很没有节操的不断优化完善,添加各种元素产生“轰动”、“趣味”等效果,最终能够很完美或非常迎合人们的口味,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有利于快速传播谣言的传播很容易,就算出现篡改或传播不完整一般都不影响谣言的性质。网店转让服务商易佰店评论称,传播谣言的人根本不会关心事实,只觉得“有趣的就是真实的”。百度公关辟谣是出于维护CEO正面形象考虑。

如何看待在“李彦宏传闻”事件中百度公关的辟谣?

不要觉得百度公关多管闲事,因为CEO形象也是企业生产力。CEO形象并不属于个人形象范畴,他们作为企业人格化的代表符号备受瞩目,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企业形象与文化的象征,甚至是标志。CEO的形象从某种层面来说,也是一种生产力。在产品都需要“人格化”的互联网时代,这种生产力的作用正越来越大。比如马云和刘强东,每说一句话,都能引发网友热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