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当心!脑卒中前有征兆 “小中风”在拉响最后警报

当心!脑卒中前有征兆 “小中风”在拉响最后警报

56岁的叶大姐患高血压已近十年,最近几天她总觉得一阵阵头晕,并伴随短暂性的视物模糊,右手还总是发软,拿不住筷子,但过一小会儿又好了。她感到不太对劲,于是打电话咨询了在某三甲医院担任医生的侄子。侄子一听,让她马上就医,说这极可能是小中风的症状,必须立刻进行排查,以免发生危险。挂完电话,叶大姐也不敢耽搁,立刻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经各类检查,发现她是因头部血栓引起的暂时性缺血中风,好在情况还不算特别严重,但如若当时未引起重视,极可能在之后不久发生脑卒中,造成严重后果!随后医院紧急为叶大姐安排了住院治疗……

当心!脑卒中前有征兆 “小中风”在拉响最后警报

要说“三高”症患者最怕的是什么,那定非“中风”莫属。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它发病急,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一旦发生,即使治好,大多会不同程度地留下后遗症,因此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今天一起来了解“小中风”这一中风前最后的重磅警报,以更好地把脑卒中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当心!脑卒中前有征兆 “小中风”在拉响最后警报

小中风常常被忽视 造成遗憾

轻型卒中也被称为“小中风”,指症状轻微、发病时症状不重的卒中,它的专有名词为“暂时性缺血中风”。这是由于输送到脑部的血液和氧气暂时中断所导致。因为其常常发生于中风前的几天时间之内,所以小中风又常常被认为是中风的紧急征兆!我国每年新发轻型卒中患者约有300万人,是严重的大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但往往出现小中风症状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识别警报 小中风症状早知道

总的来讲,小中风的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但由于其症状较轻,病发短暂且症状常见,很容易被忽略。有心内科医生向脑中风病人询问病史时了解到,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就感觉一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流利,但仅持续了几分钟,症状就消失了,故没有重视。那么,以下四种小中风症状,必须了解。

1.一过性黑蒙

一过性黑蒙即一眼视力模糊或失明,在几秒内达到高峰,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出现黑蒙,意味着视网膜有短暂性缺血,可能是由于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经过视网膜动脉而引起的。所以,发生一过性黑蒙,被视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2.一过性眩晕

这是黑蒙现象的发展,即看东西时感到旋转、摇晃或视力所及物体都朝着自己飞过来,甚至还会出现步态不稳的现象。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了平衡功能。

3.一过性言语不利

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是讲话时出现突兀的逻辑错误。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4.一过性偏侧麻瘫

一侧面部麻痹、口角歪斜、一过性单肢发麻、无力,如拿不住东西、开不开门锁等。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尽管持续时间短暂,仍应把它看做是中至重度中风的先兆。

上述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但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步加重。

当心!脑卒中前有征兆 “小中风”在拉响最后警报

三大对策 击退小中风

据统计,轻型卒中患者1年累计复发率16%,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5年累计复发率33%,即每3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也就是说,轻型卒中患者只要发生过一次,就如同在体内埋下“定时炸弹”,患者随时处于复发的风险中。

而一旦卒中复发,非常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残疾甚至死亡。那么,该怎么做才能防微杜渐,尽可能避免危险呢?以下几大对策要牢记。

1. 立即就医 查明病灶

上文中的叶大姐因就医及时,而避免了一场重大危险。因此,出现症状立即就医是最重要的对策。事实上,中风最为关键、有效的措施就是溶栓——疏通淤堵的位置,重建脑血循环。溶栓治疗分秒必争,晚一分钟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脑损伤,且溶栓有严格的适应症。

*建议检查项目

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发现局部的缺血病灶;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斑块情况;

超声心动检查:确定是否有心腔内附壁血栓、二尖瓣脱垂或先天性心脏病等。

当心!脑卒中前有征兆 “小中风”在拉响最后警报

2.改善作息 严控风险

等问题出现了及时就医固然重要,但这永远都比不上未雨绸缪、防范风险来得实在。“三高”患者本身就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改善生活作息习惯,以严控风险。这就包括注意膳食平衡,即要严格控制脂肪、盐分、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量,同时控制体重,尽量戒掉烟酒,并保持心情舒畅和适当运动等。

在医生确认达到停药标准之前,“三高”患者必须长期坚持进行正规、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同时,也应该咨询医生,进行脑卒中预防的干预措施并坚决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