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二战时,我军缴获的日军机枪为何不拿来使用,而是选择就地掩埋?

在抗日战争当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涌现出很多的爱国人士,他们为了把侵略者赶走,甚至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抗战中各地都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从而使得士兵数量与日俱增,虽然人数增加了,但是麻烦也来了,枪支弹药的短缺也成了最大的问题。

二战时,我军缴获的日军机枪为何不拿来使用,而是选择就地掩埋?

但是,在当时这一个现象非常奇怪,我军在武器缺乏的情况下,战场上缴获日军的机枪后不会拿来使用,而是选择直接就地掩埋,大家都知道,在战场上多一把枪就意味着多一份战斗力,缴获的机枪为何不拿来解燃眉之急呢?今天就来讲讲其中的缘由。

二战时,我军缴获的日军机枪为何不拿来使用,而是选择就地掩埋?

首先,在抗战初期,我军弹药的制作能力很弱,当时的经济能力也不足以生产大量用于战争的子弹,那时候我军只能通过缴获来增加军用的设备,可是日军的机枪型号与我国生产的子弹不能够形成匹配,所以机枪没有办法使用。另外那时候工厂的主要任务不是制造子弹,而是步枪和手榴弹。子弹基本上采用翻修的方式,把用过的捡回来,再填充上火药重复使用。而且当时我们的抗战方式是转战的形式,打完一场就转移,带上这些不能用的机枪也就成了累赘,很多破坏较为严重的机枪只能就地砸了或者就地掩埋。

二战时,我军缴获的日军机枪为何不拿来使用,而是选择就地掩埋?

当时,日军的机枪当中除了九二式和三年式重机枪,以及美军装备的国产民二四式重机枪以外,其他牌子的机枪质量都没有保障,缴获来的枪我们不能使用,选择就地掩埋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就算被日军找了出来也没有修复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