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在大家看来,信访工作很苦很累,难度很大,但对信访工作人员而言,他们通过处理群众信访事项,把“理解”二字贯穿始终;在接待来访者中,把“真诚”二字永恒坚守。依靠理解和真诚,让信访群众的疑难问题“

柳暗花明”,使改革产生的新矛盾“迎刃而解”!

今天,“我在基层做信访”栏目将继续向大家推荐我们的基层信访人员。

“我在基层做信访”

记录了信访工作人员的点点滴滴

我们一起来回顾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刘新莹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2017年,军转干部刘新莹带着上级领导的殷殷希望和嘱托,挑起重担,主管通州区宋庄镇的信访工作。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近年来,随着宋庄镇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地区社会矛盾呈现出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焦点集中、化解难度大的特点。对于一名信访干部来说,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但是也许是军人天然的报国热血和顽强意志力,让刘新莹勇挑重担,并用其始终怀揣老百姓的一颗心的家国情怀,用一往无前,排除万难,化解冰山的实际行动,化解了一次次重大疑难群体访,让宋庄镇的信访工作破开新的局面,让老百姓交口称赞:我们遇到了一个好干部!

关怀弱势群体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持之以恒为农民工讨薪

2017年4月18日,50余名农民工到市信访办上访,要求某公司支付拖欠农民工工资1700余万元。经宋庄镇信访办调查了解,该项目最初由一家主承包方及多家甲方指定分包公司负责工程建设。因工程款拖欠较多,主承包方于2014年11月28日停工。后续甲方通过单方指定施工单位推进工程建设,鉴于项目分包过多、管理松散、甲方资金链等原因致使工程款拖欠,导致屡屡发生农民工讨薪事件。

刘新莹得知情况后,在接待上访的农民工时,耐心帮他们梳理情况,安抚情绪,站在农民工的角度出谋划策,帮助他们维权讨薪。本来多次讨薪不成的农民工一开始都是群情激奋,在接待大厅多次有过激言行,但是通过刘新莹真情实意、设身处地为农民工出谋划策,大家的情绪都稳定了下来。有年轻的工作人员偶有急躁的时候,刘新莹都会告诫他们,对老百姓说话的态度一定要好,他发自肺腑地说:“老百姓没遇到难事、麻烦事,不会来信访办。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听的人心里感受是不一样的。老百姓遇到事了,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可以诉苦说理的地方。”在刘新莹的言传身教之下,年轻干部的接访态度越来越平稳、诚恳。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在对农民工兄弟以真心换信任、安抚情绪的同时,刘新莹也迅速开展化解工作,调度、斡旋各方力量,成立了由主管领导牵头,由镇社保、信访、综治、司法、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讨薪问题临时工作小组,积极协调区住建委、区人保局,认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全力开展引导和化解工作。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4月22日上午,宋庄镇党委书记在镇政府主持召开了由区政法委、区信访办、区法院、区住建委、区公安分局的相关领导参加的此纠纷的信访专题会。会后,刘新莹带领信访办工作人员多次组织区住建委、农民工代表前往该项目工地现场核对派工单,并协调镇司法所及区司法局,给予农民工法律援助,引导其走司法程序,协调通州区劳动仲裁部门参与调解纠纷。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在派工单多次双方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之下,经刘新莹及镇里主管领导研判,拿出先支付已认可派工单工资,有争议部分走法律途径的解决方案。纠纷双方在这个方案的引导之下,一步一步地核对派工单,目前总数额已接近彼此心理预期,矛盾终于趋于化解。

在一次又一次政府出面主持公道、积极奔走的曲折过程之中,农民工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刘新莹及政府领导为此事奔走。刘新莹反而说,谢谢农民工兄弟信任我,事情才有商量的余地,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沟通理与情

调停乡镇企业改制土地争端

2017年7月,某公司承建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项目(项目用地为原宋庄铸造厂南厂区),因历史上土地纠纷与后夏公庄村民发生冲突。几十名村民采用围堵、拉横幅等形式集会抗议,阻碍进场施工,现场一度矛盾升级,局面混乱。

「我在基层做信访」——刘新莹:为民谋福利 家国情怀浓

刘新莹及镇主管领导一方面迅速赶往现场,维持秩序、调停争端,另一方面,积极展开情况调查。镇政府经初步了解,原宋庄铸造厂属于镇办企业,在90年代完成改制后,根据当时政策,已将厂区110亩土地使用权转为国有,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经调查,某公司是2015年12月30日于北京市国土局通过投标方式取得了上述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合法合理。而宋庄镇后夏公庄村民以未得到土地补偿或要收回村集体土地为由围堵大门,阻碍进场施工。

鉴于现场情况,一方面,刘新莹协调属地派出所维护现场秩序,并和镇主管领导及信访办工作人员一起,通过耐心的讲解、劝解,要求现场矛盾双方克制情绪,通过正当渠道解决问题,不采取过激行为;

另一方面,由镇政府牵头,积极联系区国土局和区镇司法相关部门,查询档案,走访相关人员,调研情况,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刘新莹连同镇主管领导主动约谈矛盾双方,召开多次协调会,持续一周时间多次与村民代表及某集团负责人沟通协调。本着尊重历史、维护村民合法利益和开发商合法权益的原则,希望双方协商解决相关事宜。

通过镇政府及刘新莹带领的信访办工作人员不懈的努力、协调,矛盾双方最终初步达成谅解,双方同意通过协商解决问题。镇政府承诺看护现场,确保工程不开工,村民不堵门。至此,持续近一个月的争端得到初步化解,问题也逐步由无序维权、走向依法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

就这样,一次接访连着一次接访,一个协调会接着一个协调会,为解决问题,刘新莹经常加班加点不回家,家人见状问他累不累?刘新莹回答道:“怎么不累,但是值得!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国家需要我,就得冲锋陷阵!”刘新莹用爱民真心和报国真情,树立了一名优秀信访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共产党员模范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