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寫給十年後的自己

為你寫信 | 寫給十年後的自己

2028年3月4日19點30分,你在幹什麼?

這個當下,我在單曲循環呢。

I don't need that superstition fortune telling future magical.

I live a life,Unpredictable.

很喜歡這兩句詞。

如果我現在十七,大家會覺得這話完全沒毛病。但我一個近三十的姑娘,大概多的是人會覺得可笑,以及,你繼續矯情,我就靜靜地看著你矯情。

剛看了一個二十六歲的姑娘寫的煩惱,過了個年,跟家人嚴肅地聊了個天,開始思考接下去的路怎麼走等等等。我不太記得我媽是從我幾歲開始催我找對象的,反正從那時候開始,這相似的場景,我每次回家都會上演。我從最初的每次冷臉,到現在的每次微笑接受重複的話。

說實話,當年沒有強烈的二十五歲焦慮症,如今也沒有過分的三十歲焦慮症。常常是家人朋友為我擔心更多。有些話很傳統,但我理解。比如,三十了,沒事業,沒家庭,接下去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我聽見了,可我依然得過且過。

有朋友非常犀利地教育過我,大概的意思是,因為這樣的心態,才導致的沒事業沒家庭。後來我思考過,這大概就是一個閉環,畢竟這個社會的現實是,不瞭解的情況下,哪個相對優秀的男生會看得上長得一般,工作一般的姑娘。最後我認了這個事實,可我依然沒有為了要找個伴,去努力裝扮自己,去拼命工作。

不思進取。

我還是隻過著自己的生活。

——————————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把自己的生活量化。要讀多少書,要看多少電影,要旅行多少次,要一週跑多少次步,甚至花錢逼迫自己每天背十分鐘的單詞等等,盡力去堅持一些生活上可以做的事。直到某一天跟不熟悉的人自我介紹,脫口而出自己的日常會幹什麼。我發現,除了每週五天的八小時工作時間,基本很清晰地知道自己主要乾了些什麼。

當然會有人覺得這樣真好,但同樣有人會問,即使你都清楚自己幹了什麼,那你收穫了什麼。確實,我無從回答。但我清楚,

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無聊,很知足。

心情不好當然會有,上週其實很down,而朋友是在事後問我“你昨天怎麼回事”。其實從某個時刻開始已經不太抱怨了,而且習慣性安靜的話,也不太有人會警覺地發現我不那麼好。

年初四我在廣州,晚上十點接到一位大朋友的電話,他問我“所以你到底想幹什麼?”至此以後,很多非常多的人問了我這個問題。持續了大半個月,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逃避”,把很多客觀因素作為逃避的理由。而其實,所有的客觀都及不上主觀的一個“我不知道我想幹什麼”。

我把糾結在一起的事情列出一二三,拋給朋友,她從旁觀者角度幫我排優先級。最後她說,把你的興趣、長處、資源寫下來,再排除法,最後才有可能得出結論。然後我做了。加上兩位大朋友的循循教導,才讓我得出初步的結論,以及去嘗試做一些事。

什麼事?比如“十月右耳”正式上線了。

——————————

你還有夢想麼?

我想了很久關於想幹什麼,但一直理不出頭緒,但我有個從未打算放棄的事情就是——看更大的世界。之前看到有人說“什麼說走就走,還不是得有錢”,這話我贊同,吃不飽穿不暖的人連旅行是什麼都不會知道。我也不全贊同,因為人從來到這個世界就到了一個基本的環境,如果基本條件允許的話,做一些事,卻非得站到上帝視角看問題,這又何必呢?

我知道多的是人要反駁,因為本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是沒有爸媽給的良好生活環境為前提,這全是廢話。但我並沒有揮霍,所以我原諒了自己。

之前我爸身體突然不太好,我就跟我媽說我想回家了。這種時候需要承認,任何事情都不及家人身體健康重要。我想著如果我可以在爸媽身邊,他們應該更安心。於是我糾結了很久。直到後來我媽對我說,既然已經在一個城市了,就好好走下去。

絕大多數近三十的人,應該都看到自己未來的樣子了吧,至少知道一定不會有重大的變化了。

我沒有看到未來清晰的自己,但卻有期望的模糊輪廓了。

二十八歲,同樣未來可期。

十年後的笑,相信你啊,已經是看了更大世界的你。

所以啊,我很喜歡開頭的兩句詞了。

晚安。

笑於魔都 初春

2018年3月4日 20點50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