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是意识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意识?

袁小莯


物质决定意识,这是第一前提。有人胡说八道,说什么要打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说什么唯物唯心都是对的。这说明你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其实,唯物主义这个词汇是翻译的,并不代表物质是“唯一”,严格说,应该翻译为“物质主义”。唯物主义并不反对意识,只是强调物质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物质的基础,就不可能诞生意识。意识这个东西,很多人认为它神秘,其实意识并不神秘。意识不过是一种系统复杂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进化。目前有机生命体才有意识,但是,我可以推测,在未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也可以进化出意识。机器人也可以进化出意识。只要神经元足够复杂,意识就必然会诞生。所谓的灵魂,无非就是意识衍生物,代表了一种思想。没有意识,就没有灵魂,而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神经元也是物质的构成。

如果你认为是意识是决定物质的第一性,不妨提供证据。迄今为止,包括量子力学在内 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证明物质是第一性,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意识是第一性。甚至没有物质,意识都不可能存在。凡事情都要讲究证据,没有证据,一切都是自说自话的意淫。

意识也可以影响物质。这也是存在的。心情好,身体就健康,这些就是意识影响物质。意识在这里面起作用的,依然是物质上的物理化学变化,而不是凭空对物质产生影响。无论是科学角度,还是哲学角度,物质都是起到支配性作用的。历史上还有大贝尔实验,对自由意志也有探索。一切的总总,都完全证明了物质决定了意识。

59


怀疑探索者


西方哲学将对世界的认知角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分二者就是对意识与物质关系的本质认定。

唯物主义持“物质决定意识”观点,唯心主义持“意识决定物质”观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渭分明,两者争辩千年。当前时代为科学时代,科学建立在唯物主义哲学观上,普遍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注意是意志)为转移的。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物质载体,没有物质则没有意识。

比如人没有眼睛,就无法“看”,没有鼻子就无法“闻”……人看待任何事物的综合感觉,不仅受器官影响,还受体内激素影响。且人死后,地球仍然在转,人类灭绝后,宇宙依然存在。

唯心主义则认为一切的现象,都是因为有意识才能感觉到物质的存在。失去意识,物质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等同于不存在。而且因为有意识,物质才能组合成当前世界的样子。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意识的产物,是受更高级的意识分配,万物才如此地井然有序。

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可以改变物质存在。在生活中任何工作和创造行为无处不体现着意识作用在物质上的结果。

但中国哲学思想是对立统一论,没有唯物与唯心之分,就如阴阳,无处不在,互相依存,互相转换。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同时存在的,一体的两面性。因此,也认为“万物皆有灵”,这个“灵”不是指灵魂,而是指意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只是站在“人类的意识”的角度去分析世界,如果没有人类存在,那么世界还会存在吗?其它物质就没有意识吗?

除了人类,我们都知道生物也具有意识,只不过它们的意识与人类的意识除了情感交流外,没有更多的交集。一些动物的智慧程度其实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一些从事专门研究的科学家会告诉你动物世界的奇妙。还有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植物也具有意识,它们也会根据外部环境作出很多应激反应。只不过在人类看来,这些只是很低级的本能反应,没有自主能力,称不上意识。

人类站在自身的角度,将世界按物质分了很多层级,从宇宙星系到微观粒子。但却从来没有想过,将意识也同样分层级。

物质结构复杂,意识自然就复杂,物质结构简单,意识自然就简单。

人体(生物)集合了所有的物质形态,也就同时整合了所有形态的意识,才会如此多元、完整。

植物结构相对简单,意识相对于动物来说就显得低级。如果你认真思索一下,一些界于动植物之间的存在,比如珊瑚、食人花,你会发现意识也是呈层级递增或递减的。

物质中的水(液体)和气(气体)的流动性,造就了生物的能动性。而在结构中没有液体和气体参与的物质,就是普通的固态物质。它们相对静止,不具有普通意义上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如果将它们的局部放大几亿倍之后,你会发现任何固态物质内部都在运动,而且无时不刻在与其它物质在进行着能量交换。

它们真的没有意识吗?还是只不过它们的意识层级相对简单而已。

将意识和物质统一化,才是真正接近于世界真相的哲学观。能解释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法自圆其说的现象。


姝子


首先明确意识的针对性!意识是针对谁而存在的?意识!属于思想范畴,只能存在于具有生命特征;有意识(可接受并反馈信息的思维)的动物,主要是人,以及其它动物。

人!是物质,意识的共同体。人!具象的一面,也就是能让彼此确实感觉到,看得见的整个外在实质形象,是质的存在。

人!不具象的一面,也就是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的东西,但是!又确确实实存在,就是人的意识。内在的意识与外在的实质,合二为一,形成了完整的人

是意识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意识?一个人要行动!首先是意识的产生,意识产生之后,是意识指使驱动实质,去完成某一件事。反言之!人在没有意识的指使的情况下,是不会动的。因此!应该是意识决定行的

例证!比如说,要到哪里去,首先是意识先明白目的地,决定要去,然后才会产生去的行动。再则!雨天,出门带雨具,这都可以证明,是意识决定带,然后才会带的。不再多证了,其实意识决定物质和人们息息相关(就一般而言)。


A小雅29


单从科学角度,目前还得不出真正的定论。科学家当代研究的量子科学已经触碰到曾经不可动摇的两级轮(唯物论与唯心论),最新研究表明物质与意识可能只是一个整体,没有谁能决定谁。人类的唯物与唯心可能仅仅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自我设定。

这也反扑到了一种古老的论点,即一切都具有生命特征。例如,美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具有情绪特征,日本科学家发现水也具有生命特征;而缩小到原子状态,一切物体的组成都是大同小异,而物理学中的双缝实验证明了人的意识可以干扰量子的物理现象,并且物质与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总会得出,能量具有生命意识特征,可以转化为物质;也就间接说明物质与意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两者只是原子构成的异象形式,就如同水,可以成为固体也可以成为液体,实质是同一种物质。

宇宙万物是统一的,并不存在对立,而我们看到的对立现象只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曲折的过程分段,这种对立的假象其实是走向统一的一种方式。哲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会逐渐被人们揭露并看清,历史上认为设定的唯物、唯心都是过于极端的产物,物质与意识没有谁决定谁,两者是统一的整体。


欢迎关注自媒体【读闻世界】,更多所读所闻的未解之谜,人文见解等你来分享。总有一篇富有建设性的新主张能够令你醒目。


读闻世界


物质是物质,意识是意识。意识认识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对象。意识是主动方,物质是被动方。意识可以为思维提供物质的用来描述,探索,研究物质的原始资料,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决定物质的性状,生成,变化,运动等等物质的表现和内核。物质是客观存在,没有意识,也会存在。物质没有主动性,怎么决定意识,意识具有主动性,可以给思维提供物质存在不存在的客观依据。而意识是由物质的人,物质的大脑产生的,从这个角度看,物质又决定意识。看懂了吗?看懂了就知道,物质决定意识从一个角度看是正确的,意识决定物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正确的。如果交换角度则都是错的了。所以以后两个慨念一定要限定从哪个角度看才能说清楚。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上千年,哲学家们已经玩够了。让限定角度来终结这个千年伪命题带来的争论。还物质和意识一个清白,还可以进一步解决意识和物质派生出来的唯物和唯心的伪命题。通过前面的证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在错误的结论下产生的,因此是错误的划分宗教和科学的标签。由于当时的认识局限,被一些当时的哲学家用于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依据,谬误流传年代久远,争论的思想家和哲学太多分成了两个流派。后来被政治家加持,谬误没有人质疑,直到今天还在争论。


骨头无畏牛刀


当然是物质决定意识!

首先,来看意识要从那里产生的,当然是大脑。比如如果一个人死了,大脑死亡了,那他就没有意识了!可见意识严重依赖于物质,甚至人在受重伤、醉酒等情况下就会意识模糊。

其次,鼓吹意识可以决定物质的,其实根本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比如东西方都流行的灵魂附体。如果意识可以决定物质,那么为什么灵魂非要找一个人体依附呢?可见意识完全脱离不了物质!

再其次,当然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比如人的心情可以影响身体健康,哈佛大学曾经话费大约70年时间研究,发现影响身体健康最大的因素就是心情。可见意识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

总之,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而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是皮,意识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要再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了!


地震博士


物质与意识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者又各分为先天具有的,和后天形成的两部分。什么是物质?我认为有两种,一是大自然自然生成的,如山河大地宇宙苍穹以及可见的不可见的,包括动物花草山水空气等一切物质,这是上天所造。是赐于人及各种生命体赖于生存的物质环境。二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后天所造的物质。包括一切为生存服务的物质,即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生活必须品。包括一切用品,大到卫星飞船飞机大炮,小到吃喝拉撒所用一切工具。这些物质是人造的,后天形成的。所以物质分为先天形成与后天所造两大部分。

再说意识。也叫思想理论。是肉眼看不见的一种思维方式,可用文字记载形成理论,这个意识也分两种。一是人的基因即父母给的,以生具有的先天意识。包括简单的思维,例如人一生下来就会吮奶、啼哭。也包含善恶心态、脾气、才华性格等已初步具备。二是随着年令成长,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学习得到的理论,包括学校上学以及自学得到的都是后天所产生的。

物质与意识二者属性已明白了。那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谁决定谁?还是开头那句话,二者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你中有我,我中是你的关系。就象人的影子离不开人体一样。你说谁决定谁呢?这不一目了然了吗?

一切生产实践都得有理论数据来支撑。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就是科学是永无止境的道理!

另外宇宙还有第三种信息即能量磁场,也称多维空间,科学家探索的事在这不多说。以上是个人见解,欢迎朋友指正。


紫气东来07735


假如意识也是一种物质,这个提问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物质是什么?意识又是什么?首先要界定物质与意识的区分,提问才有实质意义!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存在的,这也只是一个人为的‘含糊界定’。因为,主观与客观的区分,是因为意识的产生。也就是说,因为意识的事实存在,才有主观的定义。

世间万物,不断地运动。我们唯一能够佐证的是:意识是从最原始的物质中游离出来的,究竟是一种新物质,还是非物质,就看我们如何去理解它。如果我们一定要称之为非物质的意识,那意识就是基于世间万物的运动而产生的,我们说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无可厚非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这并不值得奇怪,因为任何物质之间本身都是相互作用,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已经有所解析。。。。。。或许,意识就是一种高活性的物质!

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龙潭山隐士


暂时先不谈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咱先谈谈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生命,是先有生命还是先有意识?是生命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生命?结论是先有生命后有意识,没有生命就没有意识,意识来自生命,意识是由生命产生的,生命是意识的母亲。再说生命是什么?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物质,生命是物质组成的,生命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没有物质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意识,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说就是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


春天的镜头


科学上讲,物质觉得意识,因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意识的载体!而哲学上并不这么认为,哲学的理念是意识可以决定意识,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而存在,这也是唯心主义思想,与唯物主义针锋相对

长期以来,唯物与唯心貌似势不两立,但本质来说就是世界观和宇宙观的不同。不过目前科学界的主流思想是唯物主义,也就是世界是物质的,这里的物质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得见的物质,而是指客观存在性!

简单说就是,宇宙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也不会受意识的影响,宇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有人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生命,宇宙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唯心的思想,认为如果宇宙里没有生命,宇宙的存在或许就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地球45亿年历史上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生命,但地球仍旧客观存在着,存在就是一种意义!

而意识只是人脑的产物,意识让我们更好给直接而认识世界,定义世界,不会影响世界的客观存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