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人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小小嬴政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眼见大明王朝大势已去,面对这样的变故。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发出了“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也正是这时候,崇祯皇帝才最终领会了皇兄临死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正是崇祯皇帝煤山上吊前5天的这个感悟,后世才有了关于“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争论。那么作为一个太监的魏忠贤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够保证大明不会灭亡呢?

大奸之臣亦是大忠之臣

关于魏忠贤的评价,多是偏向于负面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魏忠贤对于权力的渴望,为了争夺权力联合客夫人祸乱后宫,然后排除异己把持朝政将政敌一一扳倒,最终引发了与东林党的党争。正是这一系列党争,一点一点地耗费了大明王朝的国力。所以说在很多史学家眼里,魏忠贤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大奸之臣。然而记载这段历史的大部分是被魏忠贤排挤的文官集团,所以出于政敌的身份,关于魏忠贤的记载在现在看来可能过于偏激、主观。从现在的角度,客观的说魏忠贤确实是一个大奸之臣,但是我们也要看待他把持朝政期间的一些政绩,正是因为他的这些政绩,才使得大明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从天启帝的角度而言,魏忠贤就是一个大忠臣。

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一向被认为是任人唯亲的魏忠贤,却一反常态的坚守原则。明末皇太极率兵攻打锦州,作为魏忠贤的亲信袁崇焕下令不救援锦州。后来袁崇焕手下满桂公然违令出兵救援锦州,最终与坚守锦州的赵率教一同击退皇太极,并取得宁锦大捷。事后魏忠贤论功行赏了满桂、赵率教,处理了一直以来对他百般奉承的袁崇焕的怯敌避战之罪。此外魏忠贤把持朝政之后,接连任用了兵部尚书赵南星、孙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虽然这些人骨子里都是不服自己与自己作对,但是这些人都是能臣、直臣。正是在这些能臣、直臣的统领之下,明朝与后金的边境局势才能相对平稳。在边境将领的任免奖惩上至少说明魏忠贤也有爱国之心,这样一个奸臣至少还是一名效忠皇帝、民族的忠臣。

自断财路的崇祯帝

魏忠贤主政期间,对天启帝最大的一个帮助就是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保证了大明王朝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营。崇祯帝一上台就诛杀魏忠贤,并废除了魏忠贤主政期间这财政税收政策,最终导致国库空虚,赈灾无粮,军队无饷,农民起义爆发,镇压军队平叛不积极。如果是魏忠贤不死的话,至少崇祯皇帝不会面临国库空虚这样的窘境。另外魏忠贤在一些关于老百姓受灾和辽东战局的是还是比较上心的。为了给辽东将士们提供兵器马匹等物品,魏忠贤以个人的名义捐献了大量财物。两浙受灾时,魏忠贤主张,免除为皇家输送物品的专营户向内库交纳的孝敬费用。征用物品入库,须交纳小费,以便验收合格,这是明朝管库太监创制的恶例。废除这个恶例,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魏忠贤这个人,虽然渴望权力但是他还是有一定的理财能力,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还是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的。

看完朋友,记得随手关注苏子哦~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内容等着你~~~


苏子侃历史


1368年,朱元璋正式创立大明帝国。和历史上哪家皇帝都一样,朱元璋也希望着自己的大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永不凋零。平时朱元璋除了每天处理政务之外,基本上就是想着怎么能够使大明王朝,延续万年不断。因此他让刘伯温去斩了各地的龙脉,尽管最终还是放没能斩断长白山的龙脉。

话说斩了龙脉之后,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于是,有一次朱元璋,就委婉的请教足智多谋的刘伯温,想让他算一算自己的大明公司到底能延续多少年?

刘伯温大家都知道,正史上他称是著名的政治军事家,也是一个文学家。朱元璋把他尊称为刘邦手下谋臣张良一般。而民间多把刘伯温与三国演义中半人半神的诸葛亮相提并论,都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更神奇的是刘伯温还被传言为一个著名的预言家。

刘伯温掐指一算,就知道千秋万代肯定是做梦,所以刘伯温对朱元璋说:“大明王朝的将会到万子万孙之后。”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他欺负朱元璋是一个文盲,还就出了一个谜语,而这个谜语就是刘伯温所著的《烧饼歌》。烧饼歌中关于明朝有这么几句话:“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乩更纷。纵有胸怀光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这些诗句看起来是大明会千秋万代,实际上却暗藏奥秘。

如今我们再来看刘伯温的预言,发现居然神奇的符合了历史,万子万孙只的便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万历皇帝的年号。而那“八千女鬼乱朝纲”讲的便一个字“魏”,而“忠臣贤士尽沉沦”讲得便就是这魏忠贤了。

当然预言归预言,只不过是一场历史的牵强附会罢了。我们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魏忠贤。

那么按理说魏忠贤应该是乱臣贼子,为什么又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呢?”,这句话又是来自哪里呢?

魏忠贤的确在历史上被骂的很惨。他也做过许多残害忠良的事情,作为一个宦官,他勾结上皇乳母客氏,扰乱朝纲,曾经一度成为大明朝真正的掌权人。也就是在他掌权之时,排除异己,不断的残害朝中士大夫一族,稳定自己的政权。因此受到了朝中东林党的猛烈抨击,东林党人非常期盼着能够灭掉魏忠贤。在崇祯皇帝上位后,东林党人不断上书启奏魏忠贤的死罪,崇祯也明白魏忠贤是自己掌控权力的最大阻碍,于是崇祯皇帝就这样将魏忠贤送上了死刑架。

然而崇祯13年3月份的一天,李自成带领着自己的起义军攻到北京,崇祯皇帝在这一霎那终于明白了,父亲对自己说的:“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崇祯皇帝在这一刻才明白对于大明朝来说,谁才是蛀虫,谁才是奸臣?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发出了“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也正是以为这句话让崇祯皇帝明白了是被谁玩死的。

为什么那些官商贵族非要弄死魏忠贤,魏忠贤当权之时,为什么农民出身的李自成并没有造反?

其实魏忠贤当权之时,大力打压的就是那些官商贵族,但实际上他对老百姓非常好。他他自己是农民出身,所以对那些贵族大夫大肆压榨,而使得他受到了来自这些官员的抵抗。

我们还应该明白一个问题,大明并非亡在了金人的入侵,而是死在了自身的农民起义。魏忠贤一死之后,大明国库慢慢空虚。而当时,西北地区接连大旱,朝廷又没有钱来资助。如果魏忠贤还在世的话,那些官员商家迫于他的压力,无奈就只能出钱镇压,所以民变的可能性会变得很小。

其次魏忠贤对明朝以文制武的弊端进行了修正,这其实也是歪打正着。明朝武将在外征战,说不定哪天就被朝中的文臣所陷害,抢了功。而魏忠贤是怎么做的呢?他就对武将说你只管打仗,给我钱就好了,我罩着你,保证你不会出事。魏忠贤这样做,虽然不是什么正当手段,但他的确保护了武将的性命,也让那些拿笔杆子的文官没有漏洞可钻。

而魏忠贤一死,那些士大夫阶层又崛起,文官不断加强对百姓的压榨,增加税收,而武将也受到了文官的压制,导致后期,那些名将卢象升,孙传庭都被冤枉而死,大明的军事实力大大削弱。

虽然说魏忠贤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对明朝还算忠心耿耿。说他不死能够拯救大明朝,还是夸张了一点。但那些真正希望他死的人才是大明朝的蛀虫,崇祯杀掉的是一只忠心耿耿的恶犬,而他留下的却是一群见风使舵的老鼠罢了。


无笔


魏忠贤,这个被丑化了几百年的脸谱式的人物。

愚以为,被丑化,主要是魏公公得罪了拿着笔杆子的东林党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坚持不懈的特书大书,终于成功洗脑了处世未深的崇祯,在特定的时候,笔墨远比刀剑更加锋利!崇祯一道圣旨,历数了魏忠贤数道罪状,处死了大明的最后的顶梁柱,这一天东林党high到了顶点,但是十七年后,在北京城外炮火隆隆的崇祯17年三月份的某天,崇祯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江山是亲手断送在了自己手里,17年前的蝴蝶效应余波如此巨大,他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了老哥天启帝死前的那句话“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真正意义。

崇祯亲手打倒的魏忠贤是忠于皇室的,是忠于老朱家的,但他身为皇帝,不能认错,但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愧疚。崇祯亲自安排人手找到了魏忠贤的遗体,葬在了京西碧云寺,这个行为相当于为魏公公平反了。

崇祯在上吊前,深深的明白了,谁是大明的吸血鬼,谁是大明皇室的忠实家犬。

魏公公在天启执政间,为什么代表农民阶级的李自成没有反叛,就是因为魏忠贤出身农门,深深明白农民的不易,搞的一些政策还是有倾斜的,比如在大旱大涝的灾年,都能够免除受灾群众的徭役赋税,还给筹钱赈灾,安顿民心,让老百姓至少能活下去,魏忠贤的政策偏向于像江南等富庶区域进行重税,比如战争状态的时候加征贸易税,商业税,开采矿产税,盐税来筹集军饷资金,使得虽然大明在天启帝就进行的打击叛乱战争没缺过钱,后院几乎也没有着过火,但是唯一树敌的便是代表江南富户的大地主的东林党的利益,他们出身都是这些家族,自然对魏忠贤的政策严重不满!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们就喷谁,管他什么国家利益,这个准则是万古不变的。

有时候,满嘴仁义道德的知识分子远不如一个阉人在大事上更有深明大义和远见。

事后崇祯认识到,那些叫嚣的比谁都欢的东林党大臣和王公们,遇到事儿了,个个都哭穷喊冤。血淋淋的打脸事件便是在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后,那些在朝堂上死活叫嚣拿不出钱的王室贵族,王公大臣们,被小李一通暴打,结果大家都清楚,比如只愿意出一万的国丈,足足搜出了几百万两之巨,他们都是大明的蛀虫,喂不饱的貔貅。

他们借刀杀人,利用崇祯把他们的克星魏忠贤弄死后,愉快开心的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至于后期加派辽饷,管我p事。找农民要去,结果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活活的把崇祯坑死了。

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吊的崇祯耳边终于响起了太监曹化淳那句忠言。

“忠贤若在,事必不至此”!!!


老猪的碎碎念


“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崇祯上吊前才明白自己被谁玩死了!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这是天启帝朱由校临终对朱由检的嘱托!可惜他没当回事!东林党借崇祯之手诛灭了魏忠贤!

满清历时百余年编纂的《明史》把明朝多位皇帝写的不理朝政,耽于玩乐。明朝皇帝虽然不“勤政”,但是国家机器却能够有效运作,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明朝皇帝的大智如愚;说明他们能够有效掌控平衡朝中各派实力,深谙驭人之术。伧促继位的小皇帝朱由检根本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老话说!不怕愚者惰!就怕愚者勤!崇祯若学哥哥少管些事可能不至于玩完得那么快!

魏忠贤是草根出生,做事还是比较为百姓考虑。河南等地发旱灾,魏忠贤积极展开赈灾措施,免除灾区赋税。同时筹钱修缮水利。辽东明军虽然屡战屡败,但军需却从来没有缺过,每次魏忠贤都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军需让辽军恢复实力再战,所以虽然明军屡败,但其实还是压着后金在打,主动权仍在明朝手里。而且魏忠贤主要是加征海贸税商税矿税盐税来筹集资金,农税则能免就免,也就是征富人的税补贴穷人,结果就是文官士人阶层对魏忠贤恨之入骨。魏忠贤此举大大触动了以东林党人为代言人的江南工商地主们的利益。魏忠贤在司礼监期间,明朝没有发生过大的变乱,对后金的战事也处于不断转好的状态,因此说起来魏忠贤功大于过的。在当时,以他为首的一个阉党小集团 制衡了外戚宗室跟文臣两大集团。 崇祯诛杀魏忠贤后,帝国 的财政状态如何?一年不如一年啊,最后明朝是穷死的,知道不? 明朝最大的蛀虫根本不是太监集团,而是外戚宗室文臣,这两条大蛀虫在帝国的身上不断的吸血,最后把明朝吸死了。国家打仗需要钱粮 ,要钱粮必须加征赋税。没有了魏忠贤阉党集团的制衡,无法加税于江南的工商地主,只能加征农业税,这只能逼反吃了上顿儿没下顿的农民们;因为明末几十年正赶上全球性小冰河气候,黄河以北地区农业都歉收;果腹都成问题,你还要加税,能不反吗?

江南税收是大明的血管!魏忠贤当政时每年有数百万进帐!东林党掌权后连几十万也收不到了!

我们知道的魏忠贤是东林党口中的黑山老妖!真实的魏公公若真是那么可恶他能束手就擒吗?自古太监再横也是皇帝的看家狗!太监只忠于皇帝!而朝臣可是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的!明朝的帝王在这一点上都很明白!唯崇祯被迷了心窍!志大才疏!急功近利是崇祯的死穴!


peter1955


这个说法怎么样,姑且不论,不过这里既然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原因无非就是魏忠贤的作用。

历史上记载的魏忠贤未必是真的

明末由于商人的发展,可是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他们的财富和他们的地位严重不对等,所以他们就培养一批文人去朝中做官,这就是后来说的东林党人,东林党人敢和皇帝叫板,让皇权很多时候受制于大臣,明末帝王普遍有这个情况。

天启皇帝的做法是随便你们怎么闹,反正你们手里没权,我没钱了就让魏忠贤去砍头抄家,所以魏忠贤是用来制衡东林党势力的。而清朝之后修明史很多都是东林党人修的,所以魏忠贤的记载有偏差也是难免的。

崇祯继位,重用东林

天启去世以后,崇祯继位,上来就把魏忠贤杀了,然后重用东林党,可是崇祯这个人用人无度,前后换了五个大学士,自己足够节俭,却依然没钱,要是有魏忠贤,让他去抄家不就完了,所以他就有钱,有钱就都好办了,全国兵马随便调动,再不济也不会让李自成把都城占领了。

而崇祯让大臣捐钱大臣纷纷没钱,可是李自成过来直接搜刮带走7000万两。

所以有了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大概就是指崇祯的用人问题吧!


故城旧影


忠贤不死,大明不灭。这句话对,也不对,魏若不死明廷不一定会在崇祯手上覆亡,有可能还能苟延残喘个二三十年,说它不对,是因为明廷此时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覆灭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而不是是与否的问题,明廷有一套成熟的文官制度保证了皇帝撂挑子依然可以让朝政正常运行,明代以前朝廷的纠错制度靠的是御史大夫进言以及皇帝推翻前代冤案,到了明代,皇帝出口成宪,后代推翻前代所判极为困难,锦衣卫与东西两厂就是皇权不信任文臣武将的具体表现,太祖与成祖当庭刑杖大臣,让读书人尊严全无,从而让文人与朝廷离心,而先天的缺陷是明廷优待读书人,但培养方式却是让读书人成了在明廷身体上吸血的蛀虫。重文轻武发展到了极端,一个七品县令能直接将三品武将按倒杖打,胡乱指挥,仗打赢了是文臣帷幄运筹有方,仗打输了就是武将怕死,文武离心,武将怕仗打赢了就是毙命之日,最后发展到了文臣领兵,仗打好了又怕派系得利就死命在后方拖后腿,这又以东林党为最,明末剿灭农民起义一次次眼见成功都败在一方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御史身上,到了明末土地兼并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宗室与士大夫拿到了大部分的土地却不上缴赋税,失地农民的赋税依然上缴,农民根本活不下去,而代表江南十大夫的东林党,手上握有大量土地,又兼兴盛工商业,手握大量财富却不愿上缴半分赋税,足见东林党的无耻根本,而魏却是大力征收商税,因为土地已经集中到宗室与士大夫手上,已经无法收税了,魏跟东林党的争执已经无可避免,魏还是务实的,至少他在任期间,农民起义均能扑灭,收商税补充国库充实东部防线,后金根本无法入关,在大局上哪怕知道孙承宗为东林党依然大胆启用,其格局不是那些为反对而反对的东林党能比的,只是满清入关后,明史多为东林党人所修,为尊者讳,而宦官一向又是背锅的最佳人选,魏的本来明目更加不可见


打铁狼


因为瞎扯。我就从财政角度谈下魏忠贤时代吧,即《魏忠贤主政时期,明朝财政到底有多弱》。


要点

万历三大征没让财政枯竭,朝廷在魏忠贤主政前夕的家底,比较丰厚。

魏忠贤主政之后,辽东缺饷是常态,因为士兵工资照发,故局势较稳。

魏公公征税能力被严重夸大,向富商征收商税更是病急乱投医。

崇祯初,“众正盈朝”,稳住了魏忠贤主政以来濒临崩溃的财政。

相比阉党,东林党人的确问题也不少,但把明朝垮台归因于魏忠贤的政策没能为后者贯彻,既想当然又荒谬。

名词

边饷 负责沿边n镇的军费年例银,每年开支300多万两。

新饷 辽事兴起后,负责辽东及周边防御支出,每年开支400-700万白银不等。


魏忠贤主政之前的家底

要了解魏忠贤主政时期(天启四年—天启七年)辽东及其他边军的军饷情况,不妨先了解其主政前夕明廷的财政情况。

记录这一时期财政状况,有四种史料很重要,分别是《明神宗实录》(万历朝历史)、《明熹宗实录》(天启朝历史)、《三朝辽事实录》以及《度支奏议》,其均属档案资料汇编,各色财政数据多能相互印证,其中《三朝辽事实录》的作者是王在晋,《度支奏议》的作者是毕自严,二者均有丰富的军政经验。上述史料都比较可靠,本文的诸多财政数据,均来源于此。

天启朝初年的财政储蓄,自然继承自前朝,尤其是万历一朝,在这一时期,财政还是比较充盈的。即便是经过前朝“万历三大征”的折腾,朝廷的财政压力也不大。

▲万历三大征之“壬辰倭乱”。图为朝明联军的一次攻城战。

据学者刘利平的研究①,以及《三朝辽事实录》、《明神宗实录》等文献的记载,三大征花费的白银总共在1000万两上下。从1591到1600年,三大征前后耗时十年,平均下来每年耗费100多万两,并不算一个特别大的数目,和宫里每年收上来的黄蜡、白米、瓷器、毛皮价值(卢象升认最少有200万两②、黄仁宇估算为400-500万两③)相比,不值一提。

所以,“万历三大征”并没有将明朝的国库耗尽,银子还是有,万历留下的内库就至少有700万两。但在万历四十六年春,明清战争开始之后,更多银子被作为军饷投入到辽东前线。第二年春,明廷出兵10万攻打后金,耗费500-600万两;开原丢失后,先后有18万明军出山海关;沈阳辽阳丢失后,先后有15万左右明军出关。大兵需要大饷,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元年的三年间,明廷发给辽东军费2018万两白银④,当时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还制定了耗时八个月,用兵十八万,需饷2160万的战略计划。⑤

户部出的军费耗掉2000多万两银子,这其中还不包括皇帝拿出的近千万两银子,而且兵部、工部的小金库也支出不少。而这时期的国库(户部)收上来“辽饷”不到1500万两。

不足的银子哪来的?显然是前期所积累下来的,万历朝以来的老底,能支撑起辽饷的花费,三年能拿出近三千多万两白银,九边也并不欠饷,足以说明魏忠贤主政前夕,明朝的家底还算丰厚。


魏忠贤主政之后的军饷

但是到了魏忠贤主政时期,包括辽东在内的边饷就捉襟见肘。

天启二年,明军在广宁大败于后金,自此,明军基本不再大规模进取,采取守势,且筑且屯,步步蚕食。之所以如此,因为:1、军饷不再像过去那么充足;2、野战能力、军队信心大损。万历四十六年春以来的那些战役,花掉三千多万两军饷,真的伤到朝廷财政的筋骨了。

▲明朝九边图。

然而尽管如此,魏忠贤主政之前的军饷,还是不缺。据学者林美玲统计,天启三年辽东之外的边饷尤能支出347万两白银⑥,辽饷支出628万两白银⑦,天启四年,魏忠贤主政之后,辽饷等边饷数额急转直下,天启五年、六年、七年,辽东之外的边饷分别是298余万、104余万、146余万两白银⑧,而天启四年,朝廷发给辽东的军饷是499余万两(缺额127余万两),天启六、七年,这部分缺额高达几百万两,欠饷应该是常态。

因此,说魏忠贤主政时期的辽饷充足,显然不合史实。可为什么辽东士兵没有兵变呢?因为魏公公在辽饷不够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士兵的工资,而用于军队的其它耗费,基本不管,而且基本无视其他边镇的军饷需求。

辽东局势较为平稳,乃是他本人对辽东情有独钟,但这牺牲了其它边镇士兵的利益,因为缺饷,战斗力严重下降,让西迁的蒙古林丹汗随随便便就抢了大同(崇祯初有“虏与夷并重”的说法),陕西三边不少士兵加入“流寇”,内忧更忧。

魏公公主政时期留下的遗产,是大明王朝咽下的一颗毒果。


被严重夸大的征税能力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还称,魏忠贤主政时期征收了大量商税、海税,保证了辽东军饷的供应,这一观点同样是想当然,毫无根据。

和田赋、盐课等正项相比,晚明朝廷所征的商税、海税属于杂项,包括“内地关税”、“地方商税”、“番舶抽分”、“房地契税”、“竹木抽分”、“矿银”、“渔课”等,事实上,商税和关税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两(崇祯时期的关税、商税反倒高于魏忠贤主政时期)对于动辄几百万两的军费消耗,这点税如同杯水车薪。

况且,爆款文也想当然地高估了魏忠贤主政时期朝廷的收税能力,据《度支奏议》记载,天启六、七年到崇祯元年六月的两年半时间内,朝廷有489万余两白银的旧饷没收上来,而专用于辽东边防的“新饷”,则有328万余两白银的税被欠着。

这么多税没征收上来,朝廷还指望怎么发钱?天启五、六、七年完全撑不住。财政外解不到,内库空虚,欠饷成为常态,边饷数额迅速下降,辽饷只能靠搜刮杂项、挪东挪西维持。所谓魏公公重视商业税,其实是病急乱投医,其征税能力被爆款文严重夸大。


崇祯初稳住了崩溃的财政

爆款文的结论是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上台搞乱了明朝财政,朝廷缺饷,但事实恰好相反。

崇祯上台后,接过了魏忠贤主政的烂摊子:八百多万两没征收上来的新、旧(边)饷银。财政空虚,三年内边饷发了不到额定的一半,专用辽东防务的新饷也开始欠着,于是只能坐等兵变与被打。崇祯元年,蓟州兵变、宁远兵变,蒙古林丹汗寇大同⑨,财政危机引发军事危机,朝廷急需整顿。

崇祯元年八月,毕自严到北京任户部尚书(他的弟弟就死在上个月的宁远兵变中),经过一番调研,认为财政危机的症结在于“一没储蓄,二多开支,三外解不到”,他和皇帝几番讨论后,最终确立“清冒裁弱,缩兵旧饷”的方略。各边尽量节约,内地加紧催征。

据曾美芳⑩博士的研究以及《度支奏议》的记载,经过努力,崇祯元年、二年、三年辽饷基本得到保障;边饷发放额已完成百分之九十⑪,基本上扭转了魏忠贤时期接近崩溃的财政,勉力维持了收支平衡,让大明可以多坚持几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所谓东林党人恶化了魏忠贤主政时期的财政,纯属无稽之谈。


余话

综上,本文的结论是:晚明财政家底不错,万历三大征的消耗并未如后世想象的那样大,明清战争中的萨尔浒战役到广宁战役,几乎耗尽国家积累,之后就是勉力维持,魏公公主政把财政折腾得更差了,留下一堆问题;崇祯初,毕自严的上下整顿为明朝续命,崇祯帝最后能走多远,端赖历史进程。与阉党相比,东林党人鱼龙混杂,其行为的确问题不少,但把明朝垮台归因于魏忠贤的政策没能为东林党人、崇祯帝贯彻,则既想当然又荒谬。


注释

①刘利平:《明代“播州之役”军费考》、《三朝辽事实录》,卷3,数字为2387000两。关于这些数字的出入,在于每个人的统计标准有区别,这里不做叙述。

②卢象升:《卢象升奏牍》,卷4。

③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74页。④《明熹宗实录》,天启元年正月乙亥条。

⑤熊廷弼:《杨嗣昌集▪敬陈战守大略疏》。

⑥林美玲:《晚明辽饷研究》,18页

⑦林美玲:《晚明辽饷研究》,33页

⑧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3。

⑨李华彦:《崇祯朝蓟辽兵变与饷税重整》,博士论文。

⑩曾美芳:《晚明戶部的戰時財政運作──以己巳之變為中心》,博士论文。

⑪毕自严:《度支奏议》,边饷卷7

这是我发在腾讯文化“彰考局”上的一篇文章。这里分享一下。


一枚明粉


魏忠贤的确是个大奸臣,但是他是否真的向东林党抨击的那样,完全就是一个只会祸乱朝政,打击异己,毫无作为的奸臣呢?其实魏忠贤的确是导致了明末党争林立,朝纲混乱的罪魁祸首,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魏忠贤其实等同于带皇帝执政,其实单看他执政的效果,似乎比朱由检,朱由校等人不错,魏忠贤一死,皇权的隐患是排除了,但是大明王朝也就变成了一盘散沙。

单就凝聚力,政治手段而言,魏忠贤远比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有本事,似乎日后的文人都在说魏忠贤如何如何不堪,怎么培植党羽,怎么打击异己,怎么揽权贪污,但是问题是,魏忠贤在的时候,庙堂之上风声鹤唳,但是庙堂之下的闹市之中,老百姓还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混口饱饭吃吃,社会运行是基本上稳定的,但是魏忠贤一死,才十七年时间反而朝纲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跟着李自成这些农民就起义了。

事实上没有魏忠贤,大明王朝根本就熬不到朱由检这一代,虽然朱由检的确是想要好好干,但是明朝早被前面几代皇帝搞衰败了,魏忠贤能起来其实原因还是在朱由校那,朱由校厌恶朝政,什么事情都交给魏忠贤,君和臣一方弱,就必然会让另外一方强大,魏忠贤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让后自己的势力遍布整个朝堂之上的,但是很多人却只看到他夺权,完全无视他行的政啊!

魏忠贤掌权的那些年,国家税后还在保持着正常的增长水平,虽然偶尔也闹个灾害,也打个仗,但是该给百姓免去的税赋也就免了,该像富商征收的税赋也能正常征收,虽然人们已经许久没见到皇帝了,但是魏忠贤在,虽然看着不顺眼,但是至少还是有人在干事,虽然多了一些出了钱就飞黄腾达的人,但是大多数至少还是能胜任被安排的职位的,后来的满清虽然也对中原虎视眈眈,但是打仗用的军饷却也从来没缺过,“九千岁”任用的将领还是可以把满清打的叫爸爸,好歹大明这只桶虽然有些漏水,但是还带还没坏了。

后来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上台,结果魏忠贤倒霉了,不久挂了,朱由检以为最大隐患排除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是把木桶上那块最短的板给拆了,拿了一块满是蛀虫的木板来堵上这块被摘掉的短板,十几年后,相反他所倚重的这些东林党,平时整天给自己哭穷的这些个官员们,却被李自成随随便便搜出百万两脏款,如果朱由检还活着不知会作何感想,魏忠贤虽是大奸臣,但是却是个忠心于国家的奸臣,而朱由检却把大明王朝最后的顶梁柱一斧头砍了。


玄坤文史


现在很多蠢货因为一些只言片语或者旁枝末节就随便要给古人翻案,在我看来无非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明亡,非个人之失,而是从立国开始就埋下的祸根。朱元璋打小就恨当官的,而当官的成分是什么?读书人,学孔孟之道的。他一辈子就琢磨怎么给当官的戴枷锁,所以说在立国的时候,就给读书人埋下了恨。后来朱棣靖难之变,成功后大杀朱允文手下的官员,以方孝孺为首的被灭十族,方孝孺奈当代大儒,孔孟之道最讲礼法,你丫造反还了得?所以又大大得罪了文人,之后的明朝皇帝,不乏荒唐和离经叛道之辈,所以皇帝天天琢磨着怎么收拾这些文人,官员天天琢磨着怎么管着点皇帝,在这个基础上,明朝内斗了几百年,从锦衣卫,乃至东厂西厂,作用就是为了收拾官员。可以这么说,到最后官员对帝王的忠诚已经没有了,多数就是为了光大门楣闹个前程,即使没有魏忠贤,也会有马忠贤,刘忠贤,所以明亡不亡跟魏忠贤没什么关系,是几百年皇帝和大臣的矛盾积累的结果,加上崇祯多猜忌,官员伴君如伴虎的心思更甚,所有人都在混日子,看1942了吗?为何有很多河南百姓甚至帮日本人?是蒋介石失尽了民心,你能说这些老百姓是汉奸吗?恐怕也有一丝值得同情吧?

终上所述,明亡于帝王,你是国家一把手出事了你不是第一责任人你找谁?至于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商以财养士是顺应了历史,如果不是魏忠贤打压没准中国能早早的崛起呢,社会不该发展吗?封建社会不该倒台吗?中国就必须是农耕社会吗?不尽然吧!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朱元璋不让加税,导致帝王剑走偏锋找一些权臣变相剥削老百姓,最后权臣太监一宰以平民怨,可你能正经搞政府行为你不搞,非得折腾,国家一直在折腾,导致财政一直吃劲,有人朱棣时候有钱,还能下西洋呢。吃了元朝大肆搜刮九十来年的老本,战后国家人口少,能没钱吗?还有人说张居正时有钱,真有钱吗?你给我扩充三个三大营我看看,你给我往北打归拢归拢蒙古我看看,养不起军队啥都是狗P,还是没钱,最多是补点饥荒。所以没钱是主因,说到钱,延伸问题又来了,为啥要锁国啊?锁国有锁国的好处,弊端就是你没地方搞贸易和税收。大家知道中国当时的瓷器丝绸和茶叶风靡世界,但印度才是那时这几个最大的受益国,你说这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下了七次西洋,净为人民服务了,正经事等于一件没做。还有臃肿的编制,养了那么多官员,干事的就内阁那几个人,赶上遇到几个混蛋内阁不干事的,朝政几十年几十年的荒废。还有朱姓皇亲,朱元璋当年想的挺好,不给老百姓添麻烦,一律国家养,但这也充分说明朱元璋没文化,到了崇祯年间有十几万张嘴向你要饭,谁养得起?还有部队的编制极其不合理,远的咱不说,就说末期,朵颜三卫的经验为啥不推广?蒙古既然灭不了为何不先拉拢?流寇你灭不了为啥不封王?封了王他们自己就打起来了,人家鞑子都能封个三番,地位稳了才收拾,你为啥想不到?整天瞎琢磨一天变个样,国家不亡才怪。

所以,别给那混蛋魏忠贤洗白,古人记载的历史一定也有误,但在没有更早的文献证据,我还是选择信古人,这也是研究历史的原则,毕竟人家比你早个几百年,人家假,你就真了?


只叹琉璃火难舍未央天


魏忠贤领导的东厂和锦衣卫是朝政的平街器,魏忠贤可以死,但东厂和锦衣卫的作用决不能削弱,崇祯就不懂这个道理,铲除魏忠贤后马上集权,凡事自己亲自管,造成东林党无人监督并独揽朝政,再说东林党这帮人都是嘴上君子,对别人要求是孔圣人标准,但自己圈子里搞党派,无恶不做,真是害人害国啊!大明政权就是在崇祯打破原有政体框架后在一帮嘴上君子的忽悠下断送的。所以说魏忠贤不死,虽然东林党人过得会很不舒服,但大明朝政会稳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