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这个名叫双后岗的畲寨,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城南约3公里处,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旧名下垟圩,土改时双港、后坪圩、旱岗三村成立农会,会址驻此地,故取其中各村一字为村名。通机耕路,设幼儿园、俱乐部,电气化程度较高,庭院经济发展较快,柑桔成荫,葡萄成棚。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这里的路、港铺设水泥,村庄整洁,一派畲乡风光。现在为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卫生村”。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这位蓝大妈,是畲歌的传承人,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畲民多居住在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间的内地边界山区,热爱生活,喜爱唱歌。无论是婚丧节庆,还是待客会友,都唱歌、对歌,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后,由于兵燹、民族压迫与苦难而被迫南迁。其民歌起源于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畲田调”一脉相承。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畲歌叙事歌、时政歌、劳动歌、小说歌、祭祀礼仪歌与识理斗智歌等,是畲族民歌的发展。畲歌的丰富多彩,充分显示畲民的智慧,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畲族歌曲的划分,大致上,可将罗源畲族的山歌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普通山歌、哭嫁歌和酒歌。因哭嫁歌与酒歌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民俗底蕴,已经从山歌中独立出来形成具有畲族特色的民俗音乐文化,故不在此做相关论述。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畲族人民畲族山歌根据不同题材可分为历史歌、故事歌、情歌、劳动歌、谜语歌、杂歌、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解放歌(也叫新歌或时政歌)等7大类,分别揭示了从古至今畲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悠然情怀的向往。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整个景宁地区地处浙南山地中部,洞宫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峰峦耸立,千米以上山峰近800座。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村也不例外,与景宁总体地貌类型相似。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来讲一讲畲族文化吧,畲族是凤凰山的土著居民。景宁畲族自治县(23张) "畲"字来历甚古,原义火耕。南宋末年,史书出现畲民人(she与畲同音,意在山间搭棚居住)的族称。《宋季三朝政要》称闽、粤、赣交界地域的畲民武装为(畲军)。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畲民自称"山哈",表明是外地迁往山里的客户。景宁汉族称以畲客,畲族称汉族为"民家人"。解放前,由于民族歧视、压迫,“畲客”二字常被用作侮辱性称呼,有的畲民被迫更改、隐瞒自己的民族成份,畲族家谱有"徭人"或"徭家"的别称。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寨,最典型的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畲祖文化村,在这里可以感受浓浓的畲族文化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