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女儿因工作原因,突然心情低落、沮丧,作为母亲的该怎么帮她?

阿秋说:茫茫人海中,遇见便是缘,相守即是情,点击上方关注我,一起为更好的自己加油!

女儿因工作原因,突然心情低落、沮丧,作为母亲的该怎么帮她?

案例,关键字:焦虑、抑郁、沮丧、追求完美。

阿秋老师,您好!

有位母亲急匆匆地找到我说:

“她的女儿,今年27岁了,未婚,本科毕业。

现在就职于一家中等互联网企业工作,自我感觉到了现在的公司一直做得不太顺利、和同事相处也有些问题、还认为现在的领导也处处在为难她,时时感到焦虑、沮丧;个性又是追求完美、不拘小节的、老是把自己所担忧的情景放到现在的处境中,因为这些问题,女儿的心情已经失落、低迷了半个月了,作为她的母亲,我非常着急和担忧,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女儿走出心理困境?每一次想帮她,她都不太接受我说的一切,我想请教一下我该怎么做?搞得我自己都焦虑了!”

——

一位着急的母亲。

女儿因工作原因,突然心情低落、沮丧,作为母亲的该怎么帮她?

阿秋老师回复:

一位着急的母亲,您好!

您要做的,目前就是保证自己心态不要太急,自己急了,心就容易焦虑害怕,害怕了神经就紧绷了,一旦紧绷了,自然人的整个状态就烦躁没耐心、或者变得很差了!那么,你的情绪肯定会影响到孩子。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黑箱效应”,意思就是说:我们人啊,容易把任何事情都往坏的方面去想,打个比方,小明今年7岁,读二年级了,每天都是自己回家,父母也因为小明知道回家,心也就放下了,可是突然有一天,小明到了晚上七点还没到家,这时家长就急了,于是就打电话给老师以及他同班同学的家长问情况,然而得到的回应都说小明放了学就走了,那么这个时候,常人的思维都会往坏处去想,是不是孩子被人拐卖了又或者出了什么事了,反正各种坏的后果都想了个遍。

女儿因工作原因,突然心情低落、沮丧,作为母亲的该怎么帮她?

最后,发现小明因为太爱看电视了,在回来的路上看见一户人家电视里正放着动画片,于是乎回家的脚步不听使唤地停了下来,坐在那里不亦乐乎地看到了晚上7点,才慢慢悠悠地回家。但是,与此同时小明的父母早已急如星火了。因为黑箱效应,不得不使小明父母往坏处想,换作谁都会这样吧?我想。

小明的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写这个例子就是说明我们人容易把任何不确定的事情,都往坏的方面想,其实这样去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有的时候,我们人就容易陷入在这样的效应里去,而自己吓自己。

所以,您的女儿,出现一些心理情绪上的反常,作为父母的那肯定急,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心理、情绪上的问题,不像是感冒发烧那样吃药打针,很快就好!而引起心理问题,这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想要立马调整过来,恐怕是没有人能做到,尤其是陷进去时间久了,更需要一个漫长地过程来疗愈,所以,在我看来,心理问题它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并非都是坏事,因为人只有经历了最黑暗、最难熬的时光,才会懂得岁月如梭,时刻珍惜身边的人和物以及事,这也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真正治愈心理问题,渡过困境,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放下和释怀!不去纠结、也不去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眼光、学会原谅自己的错误、不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接纳所有坏的事情和坏的思想,那么我们的心理,才会逐渐走向健康!甚至一辈子不出心理问题状况。

不过,我给的建议就是以下这些,希望能帮到您,供你参考和借鉴!

女儿因工作原因,突然心情低落、沮丧,作为母亲的该怎么帮她?

1、当然,除了自身的觉悟以外,外界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您也焦虑,那么试着深呼吸,一天三次,一次深呼吸十次;孩子也可以这样做深呼吸,一天三次,一次深呼吸十次,以缓解压力和焦虑紧张情绪。

2、然后多跑步,无论是您还是她,跑步都是可以利于恢复调整自我的一些负面情绪和压抑的心情(我现在每天都跑五公里,跑了半年了,一直坚持着)因为运动出汗,会产生多巴胺,多巴胺会使整个人的脑袋变得清爽和愉悦。

3、再者关心,做到尽量不打扰她,她需要时你出现,不需要时,给她时间静一静。

4、盘推测敲地提醒她、暗示她需要积极乐观地看待一切挫折和困难,不钻牛角尖、不跟内在的自己作抵抗,顺应自己的心情就好,毕竟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

5、找个时间母女俩深度地交流下。在正式交流前,提前告知女儿,要她把你的话听完,至于有无道理,给女儿自己去思考,然后再把您自己的一些建议告诉女儿。

6、多赞美她。情绪低落的人,是缺乏赞美的,赞美不要太刻意,刻意了就别扭了,随意性地赞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赞美等等。

7、针对她目前的工作环境谈谈,引起她心情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原因还是因为自身的问题?

如果是工作原因造成的情绪低落,长时间低落的话,那么就得考虑是否换一个环境了,但是换环境,也要看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有时换环境也会引起适得其反的后果,到时受挫的心会更加强烈。

8、如有必要,去当地找个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的,面对面的疏导她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压抑所造成情绪、心理障碍,但前提是要她接受这种方式。

-END-

作者:阿秋,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情感类文章作家。如果您也遇到了心理、情感上的困惑,欢迎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