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0-3岁的宝宝注意训练这六个方面,长大后比别的孩子更……

现象

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或者老师们在孩子上学后往往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然而,真正高素质孩子的培养是在0-3岁期间

0-3岁的宝宝注意训练这六个方面,长大后比别的孩子更……

3年1000天的时间,无论家长或者外界是否给予他专门的训练,孩子每天都在主动接受他所感受到的信息、知,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如果家长不注意,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孩子未来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感统训练,孩子身体更协调

7-12个月,就要开始注意训练宝宝的感统协调能力了。常说,这孩子心灵手巧,而本质的差别从7个左右就开始了。俗话说,7坐8爬,是指宝宝7个月和8个月的时候,肢体的差别,宝宝从出生到1岁之间,每个月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家长们常常仅注意五官能力的变化,因为还不会走,往往会忽略了孩子感统协调的训练。

0-3岁的宝宝注意训练这六个方面,长大后比别的孩子更……

感统训练又称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就是人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信息(视、听、嗅、味、触等),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统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训练自我保护能力,孩子更安全

0-3岁是感统训练的敏感期。目前各种人群欺凌现象都有,特别是3岁以内的小孩子,很容易受伤。感统协调能力强的孩子,抗摔打能力一般也强,小朋友之间的非恶意重伤是伤害不到什么程度的,然而,如果感统能力不强,可能一个小小的推搡就能产生严重后果。

0-3岁的宝宝注意训练这六个方面,长大后比别的孩子更……

注重训练过程与结果同行,成绩更好

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如果家长弄不明白,会本末倒置,记得近日看到一则消息,孩子写作业,一般老师会让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而家长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就通过网络用写作业的软件让孩子完成作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家长会迷失方向,写作业成了孩子的压力,为了减轻压力用作业软件有错吗?然而,学习和成长都是一个过程,没有对与错,只有做不做,此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做错了知道去改正,就是成长的结果,这个结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来衡量。学校的老师可以通过分数来区分孩子的差异,然而,家长应当通过孩子学习的过程来衡量孩子成长中的本质

学会减压,孩子家长压力更小

如果在孩子0-3岁以内更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来决定的,那就要用心将这个过程提前到孩子上学以前,让

孩子去思考,能动手做事,生活是充实的,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乐趣的,等孩子上学后,就不会因学习成绩而影响孩子在求学中的结果,就会大大减少孩子成长的压力。

多沟通,孩子人际关系好,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动手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还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认为孩子上学后的写作能力靠大量阅读,是的,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方面,但是,要想写出有内容、富情感的文章,一定要有体验,要感同身受,而这些日常行为,孩子越是爱动越有素材,只是如何将素材变为文字的过程。而0-3岁的孩子,1000还不认识字、不会拿笔写,但是,孩子的大脑、眼睛耳朵是有的,0-3岁是语言敏感期,因此,语言训练也是感统协调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自信心,能表达内心感受的孩子,想要什么先用语言说出来,”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样的孩子人际关系都比较好,而不会产生随意动手打小朋友的恶性事件

0-3岁的宝宝注意训练这六个方面,长大后比别的孩子更……

顺应自然成长,人生更美好

老子第三章说到:“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大意是说:不刻意追求某种刻意美化的东西,使民心不被迷乱,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有其规律,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讲道理是看不到作用的,可能还会更糟,而顺应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按照圣人“无为”的原则去做,让孩子顺应自然之道成长,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很美满,天下很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