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11日起全面啟動!

生態環境部將於6月11日啟動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此次強化督查將持續到明年4月底,共計動用約1.8萬人次,覆蓋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強調,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要抓緊出臺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緊緊扭住“四個重點”,即重點防控汙染因子是PM2.5,重點區域是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和汾渭平原,重點時段是秋冬季和初春,重點行業和領域是鋼鐵、火電、建材等行業以及“散亂汙”企業、散煤、柴油貨車、揚塵治理等領域。

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負責人表示,當前這些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繼續改善,但個別地區汙染仍然較重。京津冀地區仍然是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最差的地區,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東5省市優良天氣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更是近年來大氣汙染不降反升,反彈比較厲害的區域。

他介紹,強化督查從2018年6月11日開始,持續到2019年4月28日結束,共動用約1.8萬人次,主要從地方環保系統和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抽調。強化督查將覆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包括山西省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陝西省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渭南市以及楊淩示範區;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

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11日起全面啟動!

據介紹,強化督查將突出重點區域、重點指標、重點時段和重點領域,圍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4項重點任務開展。主要檢查“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工業企業環境問題治理、清潔取暖及燃煤替代、燃煤鍋爐綜合整治、運輸結構及方式調整、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揚塵綜合治理、秸稈禁燒管控、錯峰生產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群眾投訴的突出環境問題辦理等情況。

這位負責人說,對工業企業環境違法問題集中、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整體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且大氣汙染問題十分突出的城市,生態環境部將進行掛牌督辦或公開約談。對大氣汙染嚴重、重汙染天氣頻發、環境質量改善達不到時序進度甚至惡化的城市,適時開展中央環保專項督察。

李幹傑強調,開展強化督查,不是“運動式”“一陣風”,而是新的長效機制;不是要求“一刀切”,而是要精準治汙,要幫助地方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除重點區域外,全國其他地方也要根據本地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督查。

據瞭解,本次督查時間具體如何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2018年6月11日至2018年8月5日),共4個輪次。對“2+26”城市“散亂汙”企業整治、燃煤鍋爐淘汰、部督辦問題整改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規定的其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梳理熱點網格、群眾投訴舉報,重點發現新的涉氣問題。

第二階段(2018年8月20日至2018年11月11日),共6個輪次。對“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全面督查,排查工業爐窯、礦山治理、小火電淘汰、“公轉鐵”落實、揚塵治理及秸杆焚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督促各項任務及措施落實到位。

第三階段(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4月28日),共11個輪次。重點督促“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長三角地區落實秋冬季減排措施,排查錯峰生產及重汙染天氣各項應對措施落實情況。

每個督查組現場督查2周,共安排21輪次督查。“2+26”城市總體安排200個左右的督查組,汾渭平原11個城市總體安排90個左右的督查組,長三角地區以安排特別行動組為主,開展不定期督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平臺)

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11日起全面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