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这是整理出版的书稿,欢迎大家挑错!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单人单骑 | 403天 | 31省区 | 7万公里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出从江县城,一路施工,傍晚收到一位桂林摩友的问候短信时,我刚带着一身尘土到达80公里外的榕江县城。我与这位摩友在小黄回从江县城的路上相遇。我往贵阳,他回桂林,方向相反,同行几公里后挥手作别。

在微信里,他建议我在“第一侗寨”公园露营。

“第一侗寨”公园位于榕江县城城郊。在公园傍边的傍边的便利超市里,一位本地热情地向我介绍黔东南的七十二侗寨。我既不是书记下乡调研,也不搞民俗研究,自然没必要遍访七十二侗寨,造访几个典型的村落,看看路边的寨子,也就足够了。走了一天烂路,颠得我全身酸痛,我更关心往贵阳的路况。说来也巧,这位本地人经常跑车做生意,他告诉我往贵阳的省、道国道全部在修路;建议我绕道寨嵩镇走县道。

桂北的村庄除了刻意保留的旅游村寨外,大多已经翻建成了现代楼房;而贵州东南部的村庄很多都是自然留存,传统木屋保存相对完整。

这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致,并非有意为之。事实上普通老百姓都在竞相跟风模仿。前往寨嵩镇晚寨途中,遇到一对收割稻谷的老农,闲聊中,老农谈到自己还住在木屋里时,面露愧色;他希望有朝一日也盖栋楼房。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晚寨是寨嵩镇一带规模较大的村落。当地政府曾想开发为旅游景点,入村的道路铺上了光滑平整的柏油。柏油路修到了村头,村中还是泥泞的土路。我将车子停在了村口,步行入村。走在我前面的一辆三轮摩托车则直接开进了村里。三轮车上挂着一个电子喇叭不停叫卖。车上装着几箱水果,还有几个塑料水桶。我凑近一看,桶里装的是些豆腐、魔芋之类的配菜。倒推若干年,村民想吃这些东西,都得自己动手来做;这辆三轮车正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

村子建在一个黄土山坡上;村子虽大,但受限于地形,房屋建得比较分散,对于旅游观光来说,观赏性较弱。

出寨嵩镇往北,近平阳乡,村落、木屋依旧,人已是苗侗杂居。中途数度落雨,走走停停,到达小丹江村已近黄昏。

小丹江村是个纯苗族村寨,位于雷公山脚下。

在村头看地图,几个苗族妇女在一间屋檐下聊天打发时间,看我是个外地游客,告诉我村中有宾馆。一个苗族妇女打趣地加了一句“还有姑娘陪哟!”

我打算到雷公山森林公园扎营,谢过苗族妇女,出村。一路盘山上坡,黄昏密林,阴气森森。骑到半山,雾气渐浓,开始飞起了雨点。十余公里到山顶,雨雾迷朦,山风微冷,天色已暗。山顶垭口有一栋废弃平房,打算扎营,走进一看,房屋内外皆湿;只好放弃,按原计划前往雷公山森林公园顶峰。

盘曲下行数里,道路开始平缓横行。路侧有栋棚屋,一半已经坍塌,还有两格房间被修补使用。一间已经上锁,透过门缝可见屋内有木床和被褥,角落里堆放着炊具;另一间只横了块木板,有个火塘,火塘里还还有余火,傍边堆着木柴,说明屋主刚下山不久。棚屋应该是山民上山做工的临时住所,屋子有些狭窄,很难支起一顶帐篷,继续向前。

横行数百米,道路开始向上。数里,天已尽黑,雨点渐密,簌簌穿林而下。车灯下,已经无法看清路况,只有公路的白色边缘线隐约可见。凭着感觉缓缓滑行几公里,柏油路已断,躬身挡住雨水,打开手机一看,距山顶还有一两公里,而前面土路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只好折返,决定到半山棚屋中过夜。夜雨中凭感觉滑行,时速不敢超过15,到达半山棚屋,已近九点,全身内外已经没有一寸干爽之处。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棚屋的门太窄,只能将驮包卸下,再将空车推进屋内。屋内除了柴禾,还有一块雨布,点燃火堆,烘烤了一会,吃了点干粮充饥,将雨布垫在地上,再铺上防潮垫和睡袋,便成就了一夜美梦。

早晨醒来,屋外暴雨如注,檐下水流如帘,山雨似乎一夜没停。屋里没水,将折叠水盆打开,放到屋外,几分钟时间,水盆已满;就着火堆做了早餐。雨停,已近中午。

收拾下山,群山尽在雾中。下行十几公里,出雾层,山下一片清澈。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

  • 未完待续……

>>>>>>>>>>

…………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想落天外

云南文山人,不识时务的八零后,上过八年学,读过二十几年书,半个汉语言文学科班生。爱旅行、爱写作;现漂在大理摆摊、读书、写字。

连载:民工小哥,骑着摩托只身环游中国(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