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雲南劍川看到白族人古老刺繡,嘆十字繡正毀了精美的中國民間工藝


不久前在雲南拜訪300年前徐霞客到訪劍川入住的一戶人家,也就其遊記中的“北街楊貢士家”。看見客廳裡有一副刺繡很有特點,似乎已經很古老了。

楊家後人楊樹鈞說這不是最好看的,他把自己收藏的幾幅超過百年的刺繡作品給我看,讓我大吃一驚,原來白族的刺繡這麼講究、也這麼精美。

劍川自古是白族人聚集地,現在主要人口也還是白族,這裡的白族語言與生活習慣、習俗也被譽為是“最白族”的一部分,而其中最為珍貴的是這裡的文化底蘊,在某些方面也是“最漢化”的傳承體系,而這漢化恰恰是很多中原地區早已經丟失漢文化精華,是內地看不到的東西。

楊樹鈞說這幅喜壽圖是當地比較多中堂擺放品,中間用刺繡,兩邊的對子是金粉寫就,然後裝裱起來,過去幾乎家家都在掛,顯得喜慶靚麗。

這幅鳳凰圖是楊樹鈞收藏的精品,也是最得意的藏品,無論是工藝、技法還是創意、色彩搭配,都堪稱劍川白族刺繡的精品和高峰。

這是相配套的側聯,也是美輪美奐,讓人開眼和讚歎。

幾個女子也是看的如醉如痴,問她們能繡嗎?當然都不會了,現代人還有幾位會這個?

多麼精美的藝術品啊,當年的刺繡者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和智慧,可惜沒有留下名字,這不僅是白族刺繡,也是中國刺繡的一件高峰作品。楊樹鈞說這應該是清代留下來的。

這樣的作品他還有好幾副,都很經典和具有當地文化特色。

這是刺繡後面看裝裱情況,楊樹鈞說這種刺繡其實非常不好保存,除了自然的老化,還會遭遇小蟲子的吞噬,好在這裡氣候乾燥。

再看看這精美的刺繡,想想當年這刺繡的女子該是多麼的心靈手巧,再想想當下風行中國的十字繡,簡直就是垃圾,沒有一點點技術含量卻耗費了人們大量時間,把明明可以機器乾的活兒非要人手工來完成,因此而斷了中國刺繡的命運,也耗走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我在很多少數民族景區看到當地人拿著活兒在刺繡,以為是繡傳統,但走進一看基本都是十字繡,而中國傳統具有人文特色和地域風格的刺繡寥寥無幾了,在劍川縣看到楊樹鈞收藏的白族精美刺繡感嘆得話都說不出來了,傳統的刺繡工藝啊,已經被十字繡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