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多地楼市库存告急,高房价之后我们又将迎来“房荒”时代?

多地楼市库存告急,高房价之后我们又将迎来“房荒”时代?

房地产属于低频消费,库存低不代表“房荒”

与大多数的日常消费品不同,购买房产本身就属于低频次的消费行为。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一生可能只会购置一套房产,最多2到3套。换言之,拥有房产的人群逐年增加,会导致对于房产的真实需求越来越少。

在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房产。根据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来看,2016年全国居民的人均面积就达到了40.8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8平方米。

多地楼市库存告急,高房价之后我们又将迎来“房荒”时代?

而真正已经完成城市化、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等人均居住面积变是长期稳定在35~40平米左右,这也表明从宏观上的角度看目前已经并不属于缺房的时代。

库存率低不代表空置率低

房子究竟多了还是少了,并不是看还有多少房子没有卖出去,而是应该看有多少已经建成的房子,依旧空置而没有人购买。目前整个地区性平均空置率维持在20%~24%,空置面积高达10万平方米。据估算,城镇空置房为4898万套,住房空置率远远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因此,从本质上讲,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依旧远远大于需求量。

多地楼市库存告急,高房价之后我们又将迎来“房荒”时代?

媒体所称的楼市库存告急,大多数是与十年前的水平相比。确实,在最新发布的《中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中显示,2018年4月份百城住房库存已经出现连续33个月同比下跌的现象,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周期为近十年来最低。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十年前的2008年,本身就属于房地产低谷期,因此库存高也是可以理解的,而相较于2008年的得出库存水平下降的结论本身并不能说明很多问题。

"房荒"是一种伪逻辑

既然房地产是一种低频高额的消费,那也就意味着房地产的置换周期可能高达几十年。在目前各个产业薪资水平平稳的前提下,房产的置换周期可能还会加长。而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房产的情形下,人们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将会越来越少,房价也将日趋稳定。

多地楼市库存告急,高房价之后我们又将迎来“房荒”时代?

对于已经高企的房价而言,目前再选择进入房市已经不是最优的选择。对于大部分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努力奋斗的青年人而言,背上房贷而去,拥有一套住房,也没有投资自己来的划算。事实上,租一套好的房子,能够安心好好思考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也许远比买一套房子更加重要。

多地楼市库存告急,高房价之后我们又将迎来“房荒”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