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P2P清盘 良心还是套路?严防P2P平台清盘伎俩

P2P清盘 良心还是套路?严防P2P平台清盘伎俩

网贷监管持续加码,备案之路崎岖艰难,不少实力不强的平台综合运营成本持续走高,清盘成了该类平台的被迫之选。近两月,随着行业洗牌加速,沃时贷、泓源资本、好好理财等多家平台接连清盘,引发行业热议。清盘,通俗点的说法就是“破产”,在变幻莫测的P2P行业,看起来清盘远远比跑路要更易于被投资者接受。相比起跑路,平台清盘似乎更易于被投资者接受:毕竟是良性退出,利息虽然亏了,本金至少还安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平台清盘又有哪些套路?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到底什么是清盘?

清盘是一种法律程序,公司停止运营,所有资产在短期内出售,变回现金,按先后次序偿还未付的债项,之后按法律程序,宣布公司解散。通俗点的说就就是“破产”,然后大家把资产清算一下,该还的还,该给的给,然后就散伙了。

对于网贷平台来讲,根据监管层之前发布的政策来看,停业清盘是一种合法的退出渠道。P2P平台清盘,指的是逐步清算平台的产品,把本息提前归还给投资者,并且停止运营。

P2P清盘 良心还是套路?严防P2P平台清盘伎俩

清盘,良心还是套路?

乍一看,清盘似乎比跑路“靠谱”很多,然而,清盘并不代表平台不会跑路。实际上,往年出现过多家网贷平台一边宣布清盘,一边准备跑路的现象。

目前,我国对于网贷平台的设立与业务准入标准要求十分严格,而对于平台“关门”、“停业”却一直是一个空白,监管层面并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这也意味着平台一旦决定清盘,投资者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目前来讲,平台清盘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是分期兑付。比如文首提到的沃时贷和泓源资本,待收利息清零,待收本金分2-3年退出完毕。这类方式,优点是是本金受到的损失比较小,缺点是资金占用的时间跨度长。因该方式兑付周期较长,需警惕兑付期限被平台一拖再拖,最后从“清盘”演变成“跑路”。

第二种是打折回购。这种方案对投资人的债权进行回收,但会根据不同投资金额,按照不同折扣等级进行回收。这样投资人的资产无疑会大幅缩水。

有的平台清盘,只是找到了合适的债权接收机构,但是真实的债权并未得到解决。不过对投资人来说,体现出来的是平台结算了本息,所以也算是清盘成功。

第三种是债转股。债转股即投资人靠手上持有的债权转身变成网贷平台股东。此种情况最佳的结果是,有资金雄厚的风投入股平台,或平台直接上市,若真能如此幸运,投资人将拿到数倍于网贷的收益。但若经营不善,平台最后跑路或者破产,投资人将血本无归。

P2P清盘 良心还是套路?严防P2P平台清盘伎俩

万一所投平台清盘,你怎么办?

随着网贷整改的持续进行,行业洗牌加速,不排除会越来越多实力不强的平台走向清盘。万一你所投的平台清盘了,你怎么办?

第一步:第一时间登录平台官网下载保存投资记录、交易合同、转账凭证、网站服务协议等;以及平台相关资料,如经营信息、团队资料、运营数据等。

第二步:组团维权。按照清盘公告,尽快与平台联系,确认返还流程,加入相关清盘、维权群。

第三步:如果是投资的是大额,不能一次性返还,请立即去平台现场,了解进一步情况。如果是小额,一次性能返还完,可以先和平台客服保持联系,按照流程拿回资金。

从行业角度看,部分平台清盘停业有其必然性,一个正常发展的行业在经历非理性竞争之后,必然会进行市场出清,优胜劣汰。作为投资人,也不必过于惊慌,更没必要因此而唱衰P2P行业。在目前这个阶段,每个人更需要做的是敬畏风险,闭眼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远离“看不懂”的平台,合规性高、资产稳定、风控实力强的平台才是首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