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三者你更願意選誰?

道、儒、佛是中國三大顯學,它們分別代表了三種完整而各成體系的哲學流派,體現了三種不盡相同的處世觀念。面對同一個世界,古人領悟出了這三種思想形態,而這三大顯學主觀上的對峙對抗與共融共進,客觀上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給養,同時也產生了三種迥然不同的社會意義。

道家講天性,重視自然,是以養護身心而明萬物之法。道家思想既精且深,其精髓即為“窮則變化”,所以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辯證法思想貫穿道家學說的始終。道家看世界,一切未人眼,既然可有可無,自然可進可退,它實際上秉承的是以人為本源的思想,順從自然選擇,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以人的接受度為進退標準,以人的意志為確立前進方向的依據。所以,道家的思想基本上可以凝練成“遁世”之學,無論“有為”“無為”,皆雜糅著謀略之計。正所謂世道艱辛兇險,人們若能以智力一搏最好,若不能,便遠離塵世,自然恬淡地度過一生。最終,道家引導人們解決了人生之題——做什麼樣的人。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三者你更願意選誰?

儒家重人性,崇尚規制,是以錘鍊氣性而通治世之道。儒家學說求高求大,其核心在於“仁愛德行”,因此儒家極為重視人們現世的修為,力求以崇高的德行推動禮教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儒家看世界,看人眼中的更多的是積極正面的東西,人們穿梭於世間萬物之中,要少一分瀟灑肆意的玩樂心,多一分成就輝煌的使命感,它其實奉行的是一種以行事為準則的思想,以禮法約束人們行事的輕重,以規則控制人們做事的尺度,以原則確定人們處世的標準。所以,偶家的思想大致可以歸納成“入世”之學。無論世道如何,人們都應該積極謀事,自勤自省,以中庸中正之端穩處世,以道德品行之貴重治世,以浩然正氣之英凜存世。最終,儒家引導人們解決了人生之題二——做什麼樣的事。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三者你更願意選誰?

佛家求神性,膜拜性靈,是以修持心智而到達來世彼岸。佛家的信仰主宏主廣,其主旨當屬“慈悲濟世”,所以錘鍊內心,磨礪靈魂,以現世之苦修換來世之登臨彼岸就成了佛教的終極奧義。佛家看世界,看人眼中的更多的是苦難與劫數,其所有的參悟與理解都建立在“人生很苦”的基調上,它所弘揚的是一種以修心為主旨的思想,以心應對世間苦厄,以心修成人生福報,以心到達來世彼岸。所以,佛家的思想大體可以總結為“出世”之學,要求人們在艱難困苦中秉持著一顆堅強之心,持續不斷地修行,以修成心靈之花,在美好的來世絢麗綻放。最終,佛家引導人們解決了人生之題三一一擁有一顆什麼樣的心。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三者你更願意選誰?

這三種思想雖然古老,但對今天的人們而言依然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如今人們面對的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因優勝劣汰而產生的巨大生存壓力挑戰著人的極限,使人們日漸迷失,此時,人們需要讀一讀老莊之道,明確自己究竟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當今也是一個浮華叢生的時代,太多的誘惑模糊了人們做事的準則,此時,人們需要讀一讀孔孟之道,告訴自己做事重在端正勤謹、光明磊落;當今同樣是一個苦難叢生的時代,人們隨時可遇飛來橫禍,隨處可見悲歡離合,此時,人們需要領悟一些佛學之妙,鼓勵自已縱然前路多荊棘,也要懷著堅韌之心,微笑著度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