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生死徘徊为钱愁 医护相助暖人心

白血病,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字眼,不单单因为病本身给人带来的恐惧,还有它身后难以支付的花费。这让许多人都不得不胆战心惊,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然而,在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血液科,却有一个贫困户,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只花了3万块钱就缓解了白血病。

此前,家住洛阳汝阳农村小伙子刘强(化名)因持续高烧来到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血液科求诊,经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这种病多发于30岁以上40岁以下中青年人群,常伴有出血倾向,发病急,早期死亡率高。

生死徘徊为钱愁 医护相助暖人心

刘强一家是村里的特困户,妻子是个智障人,还有2个才几岁的孩儿和60多岁的老母亲,他是家里顶梁柱。当得知儿子面临生命危险,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时,刘强的母亲急的失声痛哭,她为儿子的生命担忧更为没钱治病着急。

治还是不治?刘强和母亲犹豫了,杨海平主任劝慰到:”刘强还年轻,他的病可以治,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治。你们不要怕没钱治,新农合可以承担大多数的费用。现在国家还有好政策,贫困户可以先治病后付费,我们会尽力医治,尽量为你们节省费用的”。杨主任一席话,感动了母子两人心,当即决定入院。

为了节约医疗费用,主管医生余静静将刘强的病床安排在护士站对面的走廊,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使用低廉药品和可以报销的药品。住院期间,看见娘俩总是吃着馒头和咸菜,医生和护士们经常从食堂捎带一些可口的饭菜送给他们吃。

刘强的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刚来医院时不知所措,电梯都不会坐,连食堂、小卖铺也找不到。责任护士王云琪成了办事员,这手续那单子都是她一次次地帮着办理,还教刘强的母亲使用电梯、怎样在医院食堂买饭。刘强在外打工的弟弟给哥哥寄钱治病,可娘俩儿连个银行卡都没有。余静静就让把钱打入她的卡上再取出给刘强。

经过3个月的强化治疗,刘强的白血病终于缓解了。出院结算时,共计费用十多万块。除去新农合报销比例外,刘强个人仅支付了三万块钱。

为了解决出院后巩固治疗的药费,在杨海平主任和主管医师余静静积极努力下,又为刘强争取到了河南省仅有的3个维A酸免费吃药救助指标中的一个。

新区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们的辛勤付出,深深地感动了刘强一家人。刘强母亲讲:“听说人家瞧病都是请医生吃饭,给医生红包。在这儿,倒是医生护士给俺买饭吃。俺不识字办不好事,都是医生护士想方设法帮俺办事给俺省钱。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医院和医生。”(许文军 谢雅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