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傻瓜”是個什麼瓜?

“傻瓜”是個什麼瓜?

“傻瓜”這個詞,大家說得實在是太多了,卻沒人較真地問一問這個“瓜”是什麼“瓜”,到底是黃瓜、西瓜還是哈密瓜。為什麼不聰明的人被稱作“傻瓜”,而不是“傻果”或“傻菜”什麼的呢?

“傻瓜”是個什麼瓜?

說!你們當中哪個是“傻瓜”?

 原來,“傻瓜”的“瓜”,並非“瓜果梨桃”中“瓜”的意思。在古代,秦嶺地區有一地名瓜州,有部族姜戎氏聚居於此。《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述了範宣子對姜戎氏的談話,其中說:“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姜戎人!當初秦人追逐你們的祖先吾離,一直追逐到了瓜州。)

這裡要注意,南宋詩人陸游在《書憤》中“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一句提到的“瓜洲渡”帶著“氵”,是位於揚州南部的古渡口,今天的瓜洲鎮屬於江蘇省揚州市邗(hán)江區,而今天文中說的瓜州在今甘肅省酒泉市,兩者之間相距2735公里。

“傻瓜”是個什麼瓜?

揚州瓜洲古渡與“傻瓜”的典故無關

瓜州因其地所產蜜瓜獨具特色而得名,早在春秋時期就始稱瓜州了。唐初,“瓜州”作為行政建制名稱被正式沿用。清中期到民國稱此地為安西,到2006年,才正式複名瓜州縣。

“傻瓜”是個什麼瓜?

瓜州甜瓜

 歷史學家顧頡剛考證說,姜戎氏被趕到瓜州後,人們就把聚居在瓜州的姜姓人統稱為“瓜子族”。又傳“瓜子族”人秉性忠厚,被人僱用時不懂得偷懶,埋頭不停幹活,勤奮老實,不聲不響,因而被當地人當成“傻子”。後來“瓜子”就成了“傻子”的代名詞。清代文士黎任弘寫的《仁恕堂筆記》中便提到:“甘州人謂不慧子曰'瓜子’。”“傻瓜”便是由“瓜子”演變而來的,而後沿用至今。

  直到今天,甘肅、四川、陝西等地人,還把不聰明的、愚蠢的人稱為“瓜子”、“瓜娃子”。由此看來,“傻瓜”一詞是一門古老的“地圖炮”。

  不過,現在人們用“傻瓜”這個詞的場合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被廣泛用作戀人間的愛稱、長輩對孩子的暱稱,漸漸脫去了蔑稱的意味,反而加上了濃情蜜意,這也算還給盛產甜瓜的瓜州,一個遲到的清白吧。

“傻瓜”是個什麼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