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誰沒見過凌晨的城市?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

寫在本週:

那篇關於凌晨3點的文章和視頻,在所有人看過第一眼之後都知道會刷屏。雖然我總是告訴自己別那麼容易被別人煽動情緒,但看完鼻子還是酸酸的。隨後凌晨上海的各種生活片段再度引發關注,一度讓我隱約覺得,這個世界你要不會比苦就白活了。


誰沒見過凌晨的城市?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

然而,我們的生活到底有多苦?

誰沒幹過通宵?

誰沒被老闆罵過?

誰沒受過客戶的委屈?

誰沒因為工作影響過生活?

沒錯,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酸甜苦辣、生死離別就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正確地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年輕人的苦不應被放大!誰不是從職場菜鳥過來的?該吃苦的時候就得忍著。

昨天,我團隊入職了一個96年出生的新夥伴,一堆90後在那兒嚷嚷自己真的老了。

我坐在角落裡內心滴著血,心想你們瞎咋呼個P,老孃96年都上大學了。從工作到現在,看著一波波新人迅速成長,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把前輩們拍死在沙灘上。

科技的發展,給了年輕人更快的上升通道。昨天我們幾個主管開會還在討論必須把位子讓出來,讓年輕人把聰明才智發揮出來,幫團隊做更新更酷的決定才是發展的關鍵。

但是,所有的天時地利人和,都不能取代成長中必須付出的努力。

高智商與高知識儲備,會幫助一個人更容易和更快地成功,但是沒有人能脫離實戰僅憑這些取得成功,這對所有人都一樣,與年齡無關。

職場是長跑也好,是爬山也好,總之在每個階段都會遇到新的挑戰,需要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而如果你想比別人再快一點,再好一點,就不得不比別人再苦一點,不得不在可以稍微放鬆的時候依然咬緊牙關向前跑。

回到幾年前凌晨4點的洛杉磯,相信沒人認為科比不是籃球天才。恰恰因為,即使強大如他,依然如此刻苦,才感動和激勵了無數人。但我相信那一刻,大家想表達的並不是在NBA打球有多苦,科比有多苦。

這是科比的選擇,我們的工作、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也是我們的選擇。

工作中,我很不喜歡兩種人,首當其衝就是消極的人。

我不太喜歡用樂觀和悲觀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我自己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但是這不代表我不應該積極地去工作和生活。恰恰相反,

有時越是悲觀,越覺得必須過好當下的每一秒,才不枉費來這世界上走一遭。

我很討厭那種每天半死不活只會傳遞各種負面情緒的人。我相信誰都不喜歡這樣的人,可大部分人卻很容易被這種人影響情緒。

當他們拉著我們吐槽的時候,我們難免會被激發,覺得老闆和公司確實挺混蛋,自己確實活得苦。

但很多人活明白了就知道,吐槽是最愚蠢的:

  • 第一,對問題解決毫無幫助;
  • 第二,對精神狀態極其傷害,千萬別以為這是傾訴宣洩,事實是新的負能量的吸入;
  • 第三,這種無所事事傳遞負能量的人通常都是大嘴巴,你因為被引導而吐的槽很快就會被更多同事和老闆知道。

其實,第二種是,明明是自己的選擇卻成天一肚子委屈的人。我承認我討厭加班,但我現在天天加班。

選擇一家創業公司是我在頭腦清醒時做出的決定,沒喝酒也沒吃藥。雖然我不是老闆,但看了這麼多倒掉的明星公司,我能理解很多時候不得不跟時間賽跑、跟對手賽跑。

所以,我不覺得自己辛苦有什麼可委屈的,我也不想跟任何人比。我知道我那些國企央企的同學掙得比我多也比我舒服多了,但我也知道,很多時候我在半夜喝酒K歌的時候,我那些投行、律所以及自己創業的同學們還在挑燈夜戰。

我可以選擇離開,如果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節奏和工作狀態。除此之外,我沒什麼可說的。

從故事性的角度,“苦情戲”總是更容易獲得共鳴。但是,我覺得在我們自己的生活裡不需要且儘可能遠離。

生活的真相是的確沒那麼容易,但更沒那麼苦。不要刻意放大自己的委屈,而是要始終保持一顆陽光的心,快樂地面對生活與工作中的平淡與挑戰。

相比新世相那篇凌晨的上海,我更喜歡這篇《老闆說,出來工作,就要學會玩》。

我希望我可以成為一個帶領團隊每天玩兒起來向前跑的leader。有一天,無論我離開還是你離開,都是我們生命中一段寶貴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