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们点外卖是用美团外卖还是饿了么?为什么?

笑看缥缈


曾经的“外卖三巨头”之一百度外卖出售给中国最早的外卖O2O平台饿了么,激起市场热议,也再一次印证了互联网圈的那句名言:老大老二打架,老三死了。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一方背靠阿里,一方背靠腾讯, 从“补贴战”开始,疯狂烧钱竞争。此番变数之后,究竟谁能坐稳外卖O2O市场的第一把交椅?本期TOP2,为你解析。












结语


百度外卖此次以四折的价格被贱卖,既有业务竞争力下降的内因,也不得不考虑脱离百度AI战略核心的大势。


而收购了百度外卖的饿了么,又会从这次交易中获得什么呢?外卖市场的格局,就此会发生改变吗?


有评论认为,这是一桩具有互补性的买卖。百度外卖深耕白领市场,主打单价高端领域,而饿了么主要针对低价快餐。饿了么借此可以获得优质的用户和商户资源,壮大与美团点评对抗的实力。


不过也有异议,认为双方整合的难度较大。难点之一在于合作伙伴:百度外卖用代理商,饿了么是直营。代理商何去何从,需要给出解决方案。此外还涉及品牌的转换、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等等。且百度外卖市场份额低、与饿了么业务有重合,实际价值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无论如何,外卖战场至此已经由“三国杀”变成了“双雄会”。看起来对决的双方是饿了么与美团点评,但业界一致觉得此次收购是饿了么大股东阿里对美团点评的一次“围剿”。加之美团背后的腾讯身影,更是被演绎为两大巨头流量入口的竞争。


江湖总不缺传说,阿里加快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确是事实。近期频繁投资易果生鲜、收购盒马鲜生、加码天猫超市、全力扶植淘票票等动作,其目标指向肯定不是一城一池。


你以为硝烟已散,谁知道下一次在什么地方开战?


高见知事


我是美团外卖的bd,在四川呆过几个城市,15年八月刚入职的时候,饿了么市场份额最高,当时的口号是防百度,超饿了么,那时候打的是补贴战。我把外卖市场大体分成三个阶段:一外卖1.0,平台补贴圈用户,培养习惯;二外卖2.0,商家补贴+平台补贴圈用户,培养用户习惯;外卖3.0,商家补贴为主的体验为王,合理最强利润的时代。

一.外卖1.0:2015年9月我负责的区域月交易额60w,美团外卖城市补贴23W(不含总部新用户立减),饿了么的口号是永远比美团外卖便宜一块,我们兼职15一个小时,他们过来挖兼职18到二十一个小时,那个时代就靠补贴,各种黄焖鸡就是这样起来的,三五块钱中午就能吃上一份黄焖鸡米饭,当时就是价格为王,那个平台便宜那个单量就多,那个商家便宜那个商家单量就最多,那时候很多外卖bd搞块钱,最狠的有个达达的平台bd两个月套了公司60w被抓了。那时外卖平台有淘点点,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派乐趣,2015年12份到二月份,成都百度外卖发动冬季战役全场半价,一举获得成都外卖份额第一的宝座,三月饿了么淘点点正式合并,重回老大宝座,四月美团外卖反超饿了么获取市占第一的宝座。亲们可能疑惑了为啥平时老三的美团外卖一下变成老大了,其实美团外卖这边当时的价值观很正,没得多少条条框框,只有个检查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12月百度那边要求所有商家做全场半价或者,他们补贴6成,要求商家补贴4成,否则停掉补贴,负责的bd也会扣绩效,但是不可能所有商家都愿意,在bd的指导下,很多商家在百度外卖的价格远高于堂食,我见过一个中端中餐,美团外卖和堂食卖28的回锅肉百度卖到了48,当三月份百度停掉补贴后,顾客发现百度上菜品贵的离谱,很快就流向美团和饿了么,四月份美团外卖天雷二开始了,全国bd,区域,城市之间大pk(一般pk完之后就是升职潮),当时美团外卖补贴总部预算只有百分之八,所以全国bd为了升职加薪都想了很多办法让商家做活动,因为新店有七天排名加权,这个时候平均保持一定数量的新店来增加活动是最快赢得比赛的关键,当时饿了么情报不准确,以为美团这边补贴很高,就又找上海拿钱去了,五月开始新的时代来了。

二.外卖2.0:随着客户级数的极速扩张,成都外卖出现饿了么美团外卖两家独大的情况,补贴也成了天文数字,美团外卖这边把对特定商家的补贴改成现在的红包,经过以前的培养,很多商家开店就自己做了半价活动七天(做了百分之十的商家能活的很好,百分之六十能活,不做能活的就百分之十),由于美团外卖市场占比较高,部分区域超过七十,公司这样又引入独家政策。这这个阶段,美团外卖与饿了么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三四线城市的代理发展迅速,很多区域都是占绝对优势。但是很多老商家开始原材料缩水,原价虚高等开始蔓延,配送超时,商家拒单,投诉等问题开始集中,美团这边开始调整客户体验模块,加大对配送点的细则考核,外卖足部进入3.0时代。

三.外卖3.0:平台开始实现盈利,补贴规则进行了巨大修改,低门槛红包基本取消,后台各种权限向商家开放,商家之间恶性竞争导致很多区域商家品质开始下滑,原价虚高问题严重,各区域bd和城市经理处理情况也不一致,同时平台开始狠抓配送质量,通过系统智能调整,把以前统一每个商家的45分钟必达,调整为该商家平均配送时常+15分钟,简单的说,顾客以前点菜,不管点那家公司都要求商家45分钟内必须送达,区域所有超时单达到一定比例就会扣bd绩效,导致很多夜宵,大中餐,蛋糕,鲜花等没排名。现在改成了平均配送时间加15分钟,举个例子,你点餐某商家他平均配送时常40分钟,下单的时候就会出来个预计送达时常,超过预计送达时常15分钟就能无条件退款,这样顾客如果赶集就可以点平均配送时常短的商家。这时候顾客体验是平台的重心所在。

总结,在美团外卖快两年了,换个四个城市团队,6个区域,见过10多个饿了么bd,有两个我十分欣赏,如同遇到知己一样,和他们过招很兴奋,其它的要么是捞钱的老油条,要么是天天打游戏上网的小屁孩,所感想的是美团外卖的bd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对商家有点凶残(送餐慢,不接单这些都会找商家聊天),饿了么以商家为中心,喜欢做爆单商家,他们经常有补贴,一般就和这些商家分了,特别喜欢卖饮料这些,感觉他们都是在个商家打工一样。目前成都美团市场超过7层,实际支付预计超过8层


汪汪在此


还用问?肯定美团,饿了么!都他妈什么垃圾!!!不是没菜,就是迟到,迟到几分钟就算了,一下子就一小时!!!!!!娘比的?我打过去问他,你人呢!!!!就在附近的超市你给我送一小时???他说我换人了!!!!单子让另一个人帮我送了!真他妈傻逼


红色小抽屉


我个人喜欢用饿了,配送快,前些天用了一次美团,它分配给一个离商家有20多公里的配送员去取餐,结果人家从接单出发到到达商家花了1个多小时,再给我配送过来将近两个小时,配送员还责怪我点餐太远,可是我离商家也就5公里的路程,我也是无奈了。


HY-hanye


以前用美团,大概8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一桶油漆,比较重,我一个女生提着有点费劲,正好饿了吗送餐员往我楼上给别人送餐,看到我提油漆,就要帮我提,虽然没让他提,但是心里还是很感激,回来就下载了饿了吗,并且购买了会员,现在美团已基本被我弃用


忽然39


我主要用美团点餐,说一下我的理由:因为我本身就是工作了三年的美团骑手,自不量力的认为比较了解它的规则和优惠力度;另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团在微信的里面就可以点餐,不用下载专门的美团APP,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高效。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本人的浅薄观点认为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区别,美团外卖的市占率碾压了饿了么,占领了市场的60%的份额,前一段时间的数据统计显示美团每天日均3000万单。


别看是饿了么是最先发明了外卖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但是据我三年以来的观察和发现饿了么真的没有美团做的好,这并非偶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说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美团的市占率比较高就意味着什么呢?换句话说,对我们顾客点餐有什么用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一个是美团商家签约比较多。这样延伸到顾客那里就体现为可选择性比较多;二是配送时间比较短,送餐速度比较快,因为骑手比较多,人均时效就比较少,具有充分的时间,所以说超时就比较少;第三站点比较多。这就代表着可配送的区域比较广,全市重点区域形成无盲区覆盖,也就是说无论顾客在什么地方,只要不是太偏僻都能够送到;第四美团骑手的服务意识要比饿了么要强。一是现金刺激,每一个好评都有收入的,我们这里饿了么的好评奖励是美团的1/2,无利不起早,你金钱付出的少,那么别人的服务意识就会打折扣。我们这里的饿了么一开始连站点都没有,都是在大街上等单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更像是游击队,而且平时也不开会,现在才基本上开始有了站点和开大会了,这样一来的话上面不体会骑手的辛苦骑手就没有归属感,没有家的感觉。而且美团每次开晨会都要进行服务配送流程演示的,以不断的提升服务意识和客户感知,而且餐箱要定期消毒,配送车辆要定期清理洗刷的;第五,饿了么起手的安全意识淡薄。饿了么看我们美团这么做,他们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是还是流于形式,也就是说安装了车牌没有人检查,闯红灯逆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罚款也比较轻只有20元,美团非常重视交通问题。以我们市的美团为例,不但每个人安装了车牌编号,而且定期的便衣巡查,巡查人员安装了视频记录仪,一经发现闯红灯罚款200通报批评,连闯三次直接开除,最多的时候一个人闯一次红灯罚款1000元。逆行电动车走快车道都不行,我经常见到饿了么骑手不带头盔,夏天穿个大裤衩。平台骑手少,多了吧单子没那么多,养不住骑手的工资,一到下雨的时候就爆单,爆单就跑不过来,有的骑手就不再送单了。



但是饿了么还有比较好的方面,同样值得美团学习。就是比较重视与商家的沟通与联系,活动比较多,而且过年过节给商家送点月饼啊,送些物料啊,送个围裙哪,送个牙签盒,餐巾纸盒,过年送个春联儿等等,以前美团和饿了么都有专门的包装塑料袋儿的,但是后期因为严查环保,生产这些塑料袋的企业都被关停了,没有关停之前饿了么的袋子都是随便用的非常多,而且也不受限制,但是美团却斤斤计较每个商家每天用多少都分得清清楚楚,饿了么这些事情做的都比美团要好。由此可见饿了么的重点放在了商家,美团的重点倾向于顾客和骑手。美团管理的要严格,饿了么比较宽松。基于以上原因,所以说我点餐首选美团外卖。



您的关注让我镀了金身,您的点评让我瞬间开悟,您的转发让我深感荣幸,您的点赞让我备受鼓舞。


志勇中国说


有点偏题还是想说。

现阶段外卖商家是最惨的一个层级,平台和消费者双利的局面。但商家苦不堪言,一个商家的生命周期只有一个月不到,而这一个月全是疯狂补贴,重庆南坪为例,这边已经是恶性价格战的试验场,每个商家只要有外卖运营意识的在这里开店都知道前期需要低价出量,甚至亏着卖。后面销量评价上去后才能稳固日常订单量。但是绝大多数商家都是炮灰,还包括毫无运营意识的的纯外卖商家和带堂食的商家,后者好一点,不以外卖为主,前者则直接灰飞烟灭,一天只有几至几十单,开了流量保护后只是那七天感觉精神抖擞,就像是吸毒的那七天,后面给你戒掉了,一蹶不振,不振至死。正常的情况下,流量保护期的单量会最少除以2(实际不止)变成日常订单量,那是根据平台曝光量给你的巨大流量所带来的福利。快餐类平均一单只有2-3块的利润(平均售价在12左右,餐盒令收两块,配送费不过手,提点18%保底提3块),除却房租水电与人工之后所剩无几。所以现在外卖在这边做连锁得多,多是以漂亮的订单量数据圈钱加盟费后了无音信,自己做过后才会知道,单量多,利润极其惨淡。其实也有做的久点的,还是看品类和利润,对单量影响最大的就是价格,曾经在饿了么上2块的涨幅就跌了50单左右。外卖商家开源节流是生存办法,外卖可以做,亲自做赚得多,请人做不如不做。

写的仓促很乱,还有很多观点没写,全是对外卖行业的一个大认知,当然根据品类不一样,我说的这些是针对快餐便当类主流产品,竞争已经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作为曾经的平台BD和外卖商家都做过的我发出的感慨。


心灵老鸭汤225605436


哪个家便宜用哪家!下雨天送餐都慢!7月还在送专送的时候,午高峰暴雨天直接爆单15单左右,站点70多个兄弟们都是如此,暴雨一直不停,每个骑手的被单量还在不停的增加,然后平台就紧急关了2个小时。下午4点后平台又重新开启,更恐怖的是晚高峰直接每人爆单20单以上,线路乱七八糟东南西北各种方向的单子都有。还记得当时手上25单,在平台已经长的时间下有些单子没取餐都已经超时了,有些顾客等了一个小时见骑手还没取餐就取消了一部分,有些顾客最后吃上饭的时候已经超时一个多小时了。取餐和送餐途中顾客和商家都是电话不断,商家催着取餐,顾客催着送餐。其中一单顾客20分钟内连续3个电话催单,接电话中一个侧滑摔了出去,车上8个餐全部打翻赔了200多块钱!


虔诚皈依102


市场分析

随着大城市工作节奏的加快,用户用餐习惯的改变和餐饮企业的互联网化,人们更加注重享受生活,外卖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大众需求,强需求催发了外卖市场的发展,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为1615.5亿元,占餐饮行业总体的比重为5.0%,预计2018年餐饮O2O市场将达到2897.9亿元。

用户分析

从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的三大细分市场交易份额占比情况来看,2016年第2季度,随着学生们的开学,学生校园细分市场份额占比相比第1季度增加了3.2个百分点达到23.0%,但与市场份额高达71.7%的白领商务市场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此外,生活社区市场相对其他两个市场,基础规模仍然较小,市场份额占比5.3%。

外卖市场



悦趣达人


现在饿了吗比较多。

说真实的我在美团和饿了么都做过,其实谁都不可靠,因为外面的东西几乎都不干净。

美团和饿了么都只是一个平台,说白了就是送餐,外面的食品店或者小卖部只要申请后就可以加入在美团或者饿了么的APP上卖东西,在APP上看着很漂亮的东西也许它的实体店就是一家普普通通马路边的小卖部,有一些的实体店甚至在菜市场里,还有一些更不起眼,不过大多数的实体店都是非常正规的,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一些脏乱差的存在,如果非常说哪个更可靠,我感觉都不可靠,因为外面的东西肯定没有自己家里做的干净和卫生。我当年在某餐厅做过吧台的果盘师傅,说实话很多果盘里的水果都是我们吃剩下的,切一切什么都看不出来,你不要感觉这样做很无耻,因为这都是行业内的惯例,我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餐厅的菜品在出菜前几乎厨师都吃过,我们果盘师傅当然也是一样,所以说外面的东西都不卫生,想要吃可靠的那么就自己在家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