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騎摩拜,交押金。

一向對押金不鬆口的摩拜,突然宣告“百城免押”,且不需要信用分,新老用戶可無條件退還押金。

摩拜方面透露,今年5月起,摩拜單車陸續在合肥、杭州、東莞等城市實行無門檻免押,“此次摩拜免押城市大批擴容達至揚州、紹興、龍巖等百城,涵蓋廣大二三線城市,實現了半數以上運營城市的無門檻免押金。”

共享單車中,摩拜、ofo曾經兩雄爭霸,一直風光無限。可如今,一個可以任性“全國免押金”,另一個卻陷入“快黃”的傳言,同時還得與一個新起之秀“爭寵”。 相較之下,不勝唏噓。

此前,小黃車ofo已經被媒體拉出來“秀”了無數遍。

最開始,虎嗅的一篇文章《小黃車快黃了》,從小黃車、滴滴在職員工等多個獨立信源處,確定了“小黃車大規模裁員和管理層變動”的存在。

很快,文章便達到了小編夢寐以求的10萬+,並引發了業內的大討論。事情持續發酵,逼得小黃車總裁於信在朋友圈做出反駁,言之鑿鑿,並稱“背後有人推動”。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但沒過幾天,小黃車又被爆出在新加坡被低價甩賣、小黃車高級副總裁南楠是“真實出走”的消息,直接給在朋友圈直指COO和PRD(張嚴琪、南楠和楊汛)並未離職、ofo的海外業務也並未解散的於信一個打臉啪。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於資本、於民心,小黃車都試圖在輿論中挽回自信;但現實“涼涼”,與滴滴鬧掰,向阿里借錢續命,與背靠阿里倉廩厚實的哈羅單車相比,更添悲愴。

而於阿里,共享單車領域中,它手握摩拜、小黃車、哈羅單車三強中的兩強。

有分析稱,按照其多年來的慣用手段——中心化策略,阿里只要pick其中一枚棋子就可以。

小黃車與哈羅單車,要麼合併、要麼左右手互博選其一,交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後起之秀”哈羅單車

共享單車哀鴻遍野,有一個低調者卻實現了逆襲。

在湖畔大學四期班的戰略課上,這位冒尖兒的後起之秀,因“一年半內逆襲了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超過前兩者之和”,被拎出來作為典型案例分享。

哈羅單車的逆襲之路,還得從阿里大量注資開始說起。

至6月1日,哈羅單車已經獲得螞蟻金服等共7輪、總額為50億元的融資。阿里以持股36.73%的比例,成為哈羅單車主營機構永安行低碳的第一大股東。

從此,哈羅單車背靠大樹好乘涼。

在支付寶共享單車頁面中,你會看到哈羅單車有如“親兒子”的待遇:全國芝麻信用免押金、新人月卡免費領,騎行活動還能和支付寶的螞蟻森林能量掛上鉤。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哈羅單車也不負阿里的神助攻,從3月份開始,哈羅單車註冊用戶增幅達到70%,日活躍數量漸漸逼近摩拜與小黃車。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當然,阿里的注資不會沒有緣由。

首先,哈羅單車背靠上市公司,有供應鏈的加持。這一點是摩拜和小黃車所不具備的。

去年10月份,永安行參股的永安低碳,併購了哈羅單車的主營公司上海鈞正,直接將困境中的哈羅單車送上人人稱羨的發展道路,螞蟻金服的投資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永安行總部在江蘇省常州市,是“公共自行車系統生產商和專業運營服務商”,它的加入,讓哈羅單車擁有對自行車供應鏈的掌控力,多了議價的可能性。

當初,專注於在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的哈羅單車,正好與永安行“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一致,兩者一拍即合。

三四線下沉市場,同時也是各大互聯網巨頭虎視眈眈的一塊“肥肉”。拿下哈羅單車,阿里又可以少了件心事了。

多得阿里資本加持,目前,哈羅單車公司估值已達20億美元以上。

“賣血續命”小黃車

小黃車的昨天,也似哈羅單車般風光無限。

2015年成立之後,小黃車獲得共計10輪融資,平均每3.6個月就完成一輪。在多個資本的助力下,不到兩年,小黃車就成為日單量超千萬的平臺。

其中,滴滴作為小黃車的大股東,在2016年9月份領投了C輪之後,D輪和E輪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螞蟻金服則與阿里分別在D輪和E輪的投資者中出現。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我們知道,滴滴背後的二股東為騰訊,所以小黃車這幾場融資,也被視為騰訊系與阿里系對頭部共享單車“愛的供養”。

在滴滴成為小黃車的大股東之後,業內本以順水推舟的心態,坐等滴滴收割ofo的消息傳出;或者倒向阿里的懷抱,否則這回也沒哈羅單車什麼事了。

但劇情發生了反轉。

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小黃車已經拒絕了滴滴的橄欖枝。創始人戴威甚至在公司內部召開會議,表示要堅持獨立。並藉助丘吉爾標誌性的V型手勢,發起了一項名為“勝利”的項目——小黃車只要利潤達到1塊錢,這個項目便意味著勝利。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這一切表明,小黃車不想站隊。

沒了巨頭撐腰的日子比較難過。為了自力更生,小黃車近來動作頻頻,成立區塊鏈研究院、推行交通卡直接開鎖,還賣車身廣告,比如,廣告最低的價位是160元/輛/月,加了車軸部分廣告的品牌定製是2000元/輛/月。

開源的同時也做了節流,信用免押金只限定在五個城市實行,其他城市取而代之的,是購買95塊錢的福利包,或者繼續繳納199塊錢的押金。

這麼努力地賺錢“搞獨立”,小黃車除了要實現盈利目標之外,還有兩筆著急要還的債。

在“天眼查”中,我們發現了小黃車在今年2月發生了兩次動產抵押融資,一項是2月5日,被擔保債權數額為5億元,另一項發生在一週後,數額為12.66億元。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而據無冕財經更加詳細的報道,這是小黃車在“賣血續命”——將單車作為不動產抵押,獲得阿里17.7億元的融資。

“第一筆5億元的融資,ofo向螞蟻金服旗下的上海雲鑫創投抵押了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445萬輛自行車,這筆抵押將於今年6月7日到期。第二筆12.66億元的融資,則抵押了北上深杭和成都五地的部分自行車,到2020年2月到期。”

不過,按照目前小黃車這幾個“盈利方式”,要及時還上錢有些難度。

屋漏偏逢連夜雨,小黃車其中一條生財之道就被大大削弱了,共享單車的車身商業廣告相繼被北京、上海明令禁止。

要知道,因為首發優勢和戰略方向,相比哈羅單車,一線城市恰好是小黃車的優勢所在。

但縱使如今小黃車千般萬難也好,在哈羅單車大肆宣揚戰績的背後,我們還是能在數據上看到它和小黃車之間的差距:環比增幅居首位,但活躍人數遠不能及。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鷸蚌相爭,阿里獲益

從前期燒錢大戰來看,目前暫未探索到獨立盈利模式的共享單車,和互聯網巨頭協同並進才是更好的出路。

而共享單車擁有的高頻、低價的線下支付入口,以及一系列出行數據,都是互聯網巨頭嘴饞的一塊大蛋糕。

作為都是阿里扶持的線下流量入口,小黃車誕生於一二線城市,制衡同一競爭場所的摩拜;哈羅單車下沉三四線城市,尋求增量市場,兩者功能互補。

對於阿里來說,兩者如果能夠合併,也許會產生“1+1>2”的效果。

共享單車大地震!摩拜百城免押金,ofo卻陷“快黃”傳言

這或許就能解釋,業內爆料因為私自上線微信小程序而惹怒阿里的小黃車,為何還未被阿里“拋棄”。

對於小黃車,阿里更有種坐場看球的感覺。

先來說說上文提到的動產抵押融資。當動產抵押融資的債務人,也就是小黃車不履行債務時,或者沒法還清債務,作為債權人的阿里能做些啥?

情況一:可以將抵押物佔有權轉移給第三方。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抵押雙方不得直接約定專有權的轉移。所以,這裡的第三方,很有可能是哈羅單車。

再從小黃車抵押給阿里的自行車所屬的城市來看,幾乎集中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這無疑將補全哈羅單車的短板。

這是在各大一線城市對共享單車發佈“禁投令”後,哈羅單車能看到的一線曙光。

情況二:可以通過雙方協商的方式完成債轉股。

不過作為小黃車的大股東,債轉股必須經由滴滴同意;但根據之前傳聞,是因為與滴滴鬧掰才導致小黃車融資受阻,不得已轉向動產抵押,如果傳聞屬實,這個方案恐怕很難實現。

所以,除非是滴滴主動解綁自己與小黃車的僵持關係,否則,小黃車終將落入阿里的“口袋”。

可以想象,在這一場英勇“度血”之後,阿里能獲得的,包括超過445萬輛的自行車、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以及優於騰訊生態的機會。

不得不說,這17.7億元,阿里花得真值。

*本文原創自 派代網,作者小豬配騎。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派代網立場。轉載請聯繫派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