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个日本军队的方面军,一共拥有多少个官兵,为何很强悍?


二战时期,日军的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等都属于基本编制,但是由于经常爆发大规模会战,为了方便指挥,这才出现了“军”和“方面军”这种编制,例如《亮剑》中提到的筱冢义男就是第二军的指挥官,而第二军则下辖3个师团,筱冢义男的上司多田骏则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指挥官,一般来说方面军至少辖两个军。

二战时期的日军基本编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军的基本编制,以下从小到大依次简单介绍一下:

小队:小队是日军的最基本作战单位,编制大概50到70人。通常辖一个机枪组(两挺轻机枪,共8人)、一个掷弹筒组(2人)、两个步枪组。

中队:日军标准的中队编制大概180人左右,辖一个19人的中队部、3个小队,并配备一个拥有两门70㎜步兵炮的步兵炮小队。中队部包括:中队长1人,执行官1人,军士3人,卫生员4人,勤务兵1人,司号员1人,通讯员8人。

大队:日军标准的大队编制1100人,辖一个大队部(30人);一个运输中队(110人);四个步兵中队(部分只有3个);一个机枪中队(174人),配备12挺重机枪;一个炮兵小队(55人),配备两门70㎜九二式步兵炮。

联队:日军标准的联队编制3800人,辖一个指挥部(54人);一个运输队(121人),部分配备野战厨房;一个弹药小队(81人),携带一日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122人),配备3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一个联队属反坦克中队(122人),配备两门37㎜反坦克炮;一个通讯中队,配备4至6个电话班(每班3个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

旅团:日军一个步兵旅团通常辖两个步兵联队。

师团:日军的17个甲种师团满编基本在2.5万至3万人左右,后期乙种师团、丙种师团等编制较小。一个标准的日军师团主要辖: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联队(2322人),共配备54门75㎜野炮或山炮(部分为12门105㎜炮);一个侦察联队(730人),配备一个骑兵中队,两个摩托化中队,一个卡车运输中队;一个工兵联队(900至1000人);一个运输连队,含一个卡车大队(50至100辆汽车)和一个骡马车大队;一个通讯队。

日军的“军”和“方面军”编制

二战前,日军的主要编制由以上基本编制组成,但在二战爆发后,尤其是在中国战场,经常爆发大规模会战,通常有数个师团联合作战,为了方便军队指挥,于是在师团之上又创建了“军”的编制,之后为了方便整个站区的指挥,又创建了“方面军”编制。

日军“军”编制:日军通常一个军下辖数个师团,比如《亮剑》中的第2军,下辖3个师团;而第11军,则下辖6个师团。由此可见,日军“军”的编制并不固定,通常在10万人左右,少数可以达到20万人左右。

日军“方面军”编制:由于“军”仍然无法控制大片作战区域,因此之后又“诞生了”方面军这个这个最高军事单位。方面军的编制同样不固定,例如《亮剑》中提到的华北方面军,下辖2个军,人数在20万人左右。而华南方面军则比华北方面军的编制还大,足有30万人左右。关东军更是多达60多万人。

日军方面军为何极为强悍

从以上的编制来看,日军的“方面军”编制极大,不过这并不是日军战斗力强悍的原因。查阅资料我们就可以知道,即使中国军队的数量多出日军数倍,仍然无法在正面战场上与之匹敌,所以“方面军”编制大、人数多并不是日军强悍的原因。

日军之所以比较强悍,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士兵体质较好。二战时期,不论是日军的生活水平还是寄养供应,都是要强过中国军队的,这就造成了日本士兵的体质普遍要好于中国士兵。这一点从中国士兵与日军拼刺刀的伤亡比就可以看出来。

二是士兵素质较强。同样的,日本士兵普遍接受了较好的教育,且基本都经历了良好的军事训练,这造成了日军士兵与中国士兵综合素质方面的巨大差异。这也是为何国军德械师在装备不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仍然无法与之对抗的原因。

三是武器装备差距大。这从日本军队的基本编制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小到小队、大到师团,不论是轻武器还是重武器,中国军队是全面落后于日军的。这种装备上的落后,导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火力配置上全面处于下风。


香茗史馆


二战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的编制都是军、师、旅、 团、营、连、排、班。日本除外。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部队编制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一样。日本参照旧德国陆军的编制,搞了个非常特殊的编制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在全世界是非常少见的。二战时日本军队从上到下是按照军部、总军、方面军、军、师团来划分的。

方面军是不同兵种组成临时部队。一般由几个军组成,至少一个军以上。属于级别比较高的作战单位。方面军这个编制在二战初期的日本是不存在的。日本是在二战后期才陆续组建的方面军。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各个师团进行指挥。方面军是临时调配,算是个不常用的编制。方面军和军根据作战需求临时搭配,没有固定建制,师团是日本军队最常见得军事单位。方面军司令为大将军衔,军司令中将军衔。日本军队比师团大的单位是军,一般的军下辖二到三个师团,也有下辖四到五个师团的。是根据作战需要编组的。比军大的单位是方面军。二战时日本编组了20多个方面军。按照日本军队的划分方式,一个方面军下至少要两个军。日本一个甲等师团兵力大概在27000到30000人。以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为例,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下辖第1军和第2军。第1军下辖第6师团、第14师团、第20师团三个师团;第2军下辖第4师团、第16师团、第108师团三个师团。这还不算方面军直辖5师团、109师团、中国驻屯混成第11旅团。这样算下来大概有20万人左右。


环球网


二战时的日军编制,大家在众多电视剧中可能了解一二。当时日军的编制体系为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

至于其他的编制我们不多提,我们就来谈谈师团的配置。

师团,是当时日本陆军的最高编制,相当于军,然后又根据其规模,划分成四个等级。

甲等师团,规模最大的师团,差不多就是王派军队的意思,一般由8个联队组成,近3万人。当时的日军,有17个甲等师团。

乙等师团,规模略逊于甲等,当时也算是极为强悍的师团,有4个步兵联队,还有炮兵、运输、工兵联队等,共有2.5万人左右。

丙种师团,这是由混成旅扩编而成,规模不大,只有三个步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组成,大概有1.5万人。

丁种师团,旅团扩编,约1万人,相当于守备部队,执行沦陷区的维稳和扫荡。

二战期间,爆发过不少需要几个师团联合作战的大规模战役,因此,就临时增加了方面军这样的军事单位,以此来达到统一调派,配合作战的目的。

当时的日本陆军,根据站区划分了若干个方面军,每一个方面军,都有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兵力。比如华南方面军,拥有七个师团半,一共有25万人的兵力。华北方面军大约有20万人的兵力。

而在方面军之上,就是总军。总军,是二战中日军部队的最高编制(临时)。

当时的日军,将日本所有的陆军部队,划分为六个总军,分别是中国派遣军(按照战区又划分为华北方面军、华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等)、关东军、南方军、第一总军、第二总军、航空总军等6个总军。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