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2018年高考填志願注意這4點,7大爆款新專業值得報考

高考結束了,在查詢時間的這段真空期,大家好好考慮下選什麼專業,報考哪所院校,不想復讀就估分選個保底的,下面說說高考志願填報的4個注意點:

2018年高考填志願注意這4點,7大爆款新專業值得報考

一、高考志願填報注意事項:

1、詳細瞭解高考志願填報模式

首先要了解本省的志願填報模式的具體內容。目前,志願模式可分為兩大類:

01、順序志願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願有先後順序,如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等,每個志願只包括一所院校。投檔原則為“志願優先,從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願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滿足考生的志願要求。

a.選好第一志願院校。可用前三年高校錄取平均分數線與省控線差平均值作為參考標準,將自己的分數線差與目標院校平均分線差對照。

b.第二志願拉開梯度。分析一下什麼樣的院校會進行二志願招生,可根據過去至少三年的錄取數據,篩選出常常第一志願錄不滿的院校、偏遠省(區、市)的部分院校、部分偏冷的行業特色明顯的大學等。

特別注意:千萬要重視第二志願,很多同學會胡亂填報,一旦被高校錄取,沒有特殊的情況,學校是不會退你檔案的,這樣你就沒機會到下一個批次投檔了。

02、平行志願就是一個志願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並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餘額的院校。

注意事項:

a.注意專業與院校的交叉突破。如文科考生報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專業,理科考生報考文史類院校的理科專業。報考的人數相對較少,考生能夠以較低的分數被錄取。

b.注意文理兼招的專業。某些文理兼招的專業易為一些競爭力不強的考生所突破,像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法學等學科門類下邊的絕大多數專業都能實行文理兼報。

c.注意院校分差。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願所制約,如果A志願是衝高的院校或專業,其排序在後的志願之間梯度可適當大一些。如果A志願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專業,其餘各院校或專業之間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2、切勿忽略高校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瞭解高校的一個重要窗口,只有認真讀懂招生章程,理解錄取規則,才能揚長避短,更合理地填報高考志願。需要注意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不一樣,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規範作用,既是對高校的一種約束,也為考生創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

看招生章程時特別要注意這幾點:高校情況、加分政策、投檔比例、非一志願錄取方法、專業錄取原則、單科成績要求、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各高校一般在每年4月、5月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陽光高考”招生信息發佈及管理平臺公示。家長、考生根據想要報考的學校自行選擇查閱。

3、慎重考慮專業志願是否服從調劑

對於不具備分數優勢,又不願復讀的考生,可以服從專業調劑。特別是對心儀的大學,如果它的所有專業考生都能夠接受的話,可以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對於專業傾向很明顯的考生,或者所報的學校裡有考生不能接受的專業,還是不服從調劑為好,以免調劑到考生完全沒有任何興趣的專業。且在學校選擇時要慎重考慮分數線是否達到了所選專業的優先錄取範圍,儘量不要冒險想著“衝一衝”,一定要在保險範圍內選擇“不服從專業調劑”,否則被退檔之後,考生如果不願意復讀,只能填寫徵集志願,可選擇的範圍更窄。

這裡需要注意,不要寄希於“轉專業”,真正能夠在大學成功轉專業的學生並不多,各高校轉專業管理辦法都有限定。

2018年高考填志願注意這4點,7大爆款新專業值得報考

4、根據考生情況填報學校、專業

如果考生有明確的專業方向,就要對開設這個專業的院校進行一番認真考察,並進行比較後再選擇。有些大學名氣雖然很大,卻有可能在某個專業上“輸”給有專攻而名氣稍遜的其他大學,這時候就要優先考慮專業實力強的學校。

不要理所當然的以為當前的“熱門專業”或者名校畢業將來就一定有好的就業出路,應該從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出發考慮可能的人才市場變化。同時,結合考生自己及家庭的擇業求職能力,作出選擇。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無論選什麼專業,要在孩子有一定意願的情況下,一定不要太勉強。

可以優先選擇學校,注意兩點:

(1)優先選學校,免不了在分數線上“衝一衝”,記得查看招生簡章中關於提檔比例的說明,不明確時,打電話到學校招生辦確認,如果分夠了且服從專業調劑,是否能保證不退檔。

(2)查看該校往年的踩線專業,看看其中是否包括2-3個非常不感興趣的專業,以免被調劑考生到這些專業。

學生無明確目標專業時,怎樣選專業?

(1)無明確目標專業時,可選擇報考大類專業,上大學後再選。

(2)同檔次的學校,不要因為5-10分投檔線的差別,過於糾結其排名先後。

(3)卡在一二本邊緣時,可主動考慮二本中的特色學校和專業。

(4)切記:專業一定要填滿,避免被調劑到考生不喜歡的專業。

2018年高考填志願注意這4點,7大爆款新專業值得報考

二、“爆款”新專業

在可供選擇的專業方面,3月15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公佈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我國高校共新增本科專業2311個。在新增設的專業中,有這些專業值得考生與家長留意。

1、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大數據,直接催熱了大學裡的大數據專業。

2017年新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高校數量達250所。第一批成功申請該專業的高校共有3所,為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及中南大學,於2016年2月獲得教育部批准。

作為交叉型學科,大數據的相關課程涉及數學、統計和計算機等學科知識。數據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腳的領域也非常廣泛,很多機構都需要大數據項目來做創新驅動。

2、機器人工程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消息,2017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的學校有近60所。

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AI)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如此快速的增長和發展必然會產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3、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

為了加速新時代網絡空間安全高層次人才的培養,2017年度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增設“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共有18所高校本科開設“網絡空間安全”專業,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專業。

4、“一帶一路”小語種專業

隨著“一帶一路”合作深入推進,基於同沿線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現實需要,各高校新增許多小語種專業。

北京外國語大學此次新增審批專業14個,全部為此前沒有的小語種專業,其中包括斐濟語、庫克群島毛利語、盧森堡語、桑戈語等。

5、新工科專業

2017年教育部審批設置了智能製造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智能建造、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新工科專業。

根據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新材料將成為人才缺口最大的幾個專業。專家表示,現在僅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這些學科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就有150萬,到2050年,人才缺口會達到950萬人。

6、助產學

專家稱,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實施,各大醫院產科分娩量呈現“井噴”趨勢,目前助產人力資源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難以滿足社會需求,臨床急需本科層次助產人才。

助產學專業於2016年首次開設,當時僅有4所高校首次獲批開辦此專業。2017年,有20多所高校新增此專業。

7、網絡與新媒體

2017年,共有37家高校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近兩年,新媒體上市公司是傳統媒體的2-3倍。有專家認為,新媒體傳播人才是信息時代下各級媒體及其它行業的緊缺人才,市場缺口很大。

(免責及版權聲明: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