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上海的经济要想超越东京,需要多久?

东莞志美之家


(上海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景色)

(东京台场夜色)

具体的谁也难以预测精确。黎叔觉得未来10到15年内,上海的经济超越东京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刚在上海待够了一周,走访了崇明岛和徐汇、静安、长宁几个区,感觉对上海的信心大增,因为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建设,印象深刻的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黑臭河道整治。在空气质量已位居全国一线城市前列的基础上,上述生态环保举措的实施,上海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有可期,相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再来看看最新的经济增长数字。今年一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GDP)7863.40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6.8%。这也是上海经济增速连续第17个季度保持在6.6%-7.1%之间。而日本政府5月16日公布的今年1季度GDP数字是,与上一季度相比,实际增长率为负0.2%,换算成年增长率为负0.6%。尽管现在并没有东京都一季度的GDP数字公布出来,但东京都在整个日本经济中的占比有约1/4,因此,东京肯定要为日本经济的负增长承担主要责任。在上海2017年GDP已超过30000亿人民币的形势下,东京GDP折合成人民币目前是62000多亿。因此,上海经济超东京也就是10到15的光景吧。到那时,上海也将成为全球GDP最高的城市。


人称黎叔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介绍一下这两个城市吧。

东京: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是一座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东京是全球拥有最多财富500强公司总部的城市,亚洲以及世界第一大城市,因为其GDP全世界第一,超过美国纽约,同时它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顶级金融中心有纽约、东京和伦敦)。东京有全世界最复杂、最发达、最安全和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繁华的交通。


上海:上海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亚洲城市第二,仅此于东京。上海是全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良好的江海国际性港口,设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与安徽、江苏、浙江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全球六大城市群之一。

两者的差距:2016年东京GDP总量为62922亿元,上海为27466亿元,两者比例大约为2.3:1,也就是说东京生产总值为上海的2.3倍。东京市占地面积大约2155平方千米,上海为6340平方千米,大概是东京的3倍,按道理城市面积越大财富越多呀!怎么上海完败了呢?原因在于人口以及历史背景,还有科技的高度集中。

东京人口已经超过3700万,比中国城市人口最多的重庆市(3300万左右)还要多,而上海人口才2500万左右。俗话说人多好办事,人多了,创造财富的空间就大,自然GDP不会低。再说说发展潜力吧,东京经济增速在2.8%左右,而上海达6.8%,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增速,上海经济超越东京是可能的,但是时间是漫长的,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的中国梦之时也可能超越不了,大概52年的样子吧。


猪猪有鱼


最快2030年上海超过东京,最慢2052年上海超过东京

东京:世界五大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国际航空口岸,是一座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亚洲一流时尚重镇。亦为全球最大都市经济体之一,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为"世界级城市"。

上海: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7年东京gdp9472亿美元,上海gdp4700亿美元

按照上图推算

上海保持6.9%的年增速,大约在2030年,上海GDP可以超过东京

上海保持6%的年增速,大约在2033年,上海GDP可以超过东京

上海保持5%的年增速,大约在2037年,上海GDP可以超过东京


东京人均gdp70162美元,上海GDP19437美元

按照推算

上海人均GDP保持6.9%的年增速,大约在2041年,上海人均GDP可以超过东京

上海人均GDP保持6%的年增速,大约在2045年,上海人均GDP可以超过东京

上海人均GDP保持5%的年增速,大约在2052年,上海人均GDP可以超过东京


总量上海超过东京还可以期待,人均上超过东京貌似还很遥远。


花园里的小苗


9月12日,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前1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悉尼、北京、苏黎世、法兰克福。其中上海首次超越东京跻身排行榜第五,引发人们关于上海能否超越东京的讨论。那么,上海真的能超过东京吗?

1、经济总量

2017年,东京GDP总量6.51万亿元,上海为3.01万亿。体量相差一倍,但上海的增速比东京快不止一点。2017年上海的增速为6.9%,2018年预期为6.5%。而东京暂无具体数据,不过基本维持在1.5%左右。如果考虑全球复苏放缓的因素,以上海6%,东京1%计算,16年后,也就是2033年左右,上海经济总量会基本与东京持平(约7.6万亿)。

不过这是保守估计,未来10几年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或许又来一次大危机,然后又是刺激计划,再次转型等等。因此,如果真的要说超越,差不多是2040年左右的事。

2、地位

东京人口约占日本的40%,GDP约是日本的60%,但上海的人口占全国比还不到2%,仅1.5%左右;GDP占比不到4%。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1、东京几乎是集全日本的资源,上海再怎么牛逼,哪怕经济总量超过东京,在其他领域也不一定能全面超越;2、上海仅凭不到全国2%的人口,不到4%的GDP占比,就达到了东京一半的水平。如果把东京在日本的地位等同于上海,那东京基本无悬念地被秒杀,这点来看,上海未来潜力更大。

上海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可以专心发展经济;而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虽然虹吸效应更强,但存在老龄化(当然上海也有,但没东京那么严重)、城市病、阶级僵化等诸多问题。不过东京也有优点,首先其有庞大的中产阶级和首屈一指的教育水平。据路透统计,世界上发表论文总量最多的三所机构分别为哈佛、马普学会和东京大学。此外,东京人口比上海多,超过3000万人,但人均GDP更是超过5万美元,而上海仅为1.88万美元左右。

上海虽然没东京的全国地位高,但其辐射能力远超东京。就拿长三角城市群来说,城市群人口超过1.5亿,GDP约2.17万亿美元,是东京的2倍多。因此上海在这方面的潜力是东京无法超越的。此外,上海没聚集全国的经济和人口资源,但教育资源倒是聚集了不少,名校如复旦、上交、同济等,其他高校更是数量众多。最重要的是,就大环境来说,上海相对世界水平依然拥有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和相对未定型产业结构,未来经济可塑性极强,不排除加速超越东京的可能。


小白读财经


2017年,日本东京GDP为6.48万亿人民币,增长率为2.7%,中国上海为3.3万亿人民币,增长率为6.9%,东京是上海的2.3倍。
上海夜景

假设在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没,两个城市的基本要素不发生较大变化,那么我们做个简单的数学计算,上海大概要用19年的时间可以追上东京的经济水平。

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超越它的竞争对手美国的纽约、英国伦敦、法国的巴黎。同时东京湾也是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集群。


东京夜景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上海与东京的差距。

东京人口超过3700万,超过我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的3300万,而上海人口只有2500万;上海的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大概是东京的2.7倍,将来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比东京大,一般来说经济水平一样的世界级城市财富拥有量也会同步的更大。
东京市区


东京的优势在于,人口占日本全国的总人口的21%,同时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不夸张的说,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展东京湾,实力也不容小觑。

再者,东京已经是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发展速度不可能太快,而上海还处于中级阶段,而且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发展潜力巨大相应在20年内上海最终可以成为超越东京的目标。

欢迎,有不同观点的朋友留言,给小编学习进步的宝贵意见和联系。


海狼沃德


上海的经济能不能超越东京,我们先看两个城市的经济现状,再看未来发展前景。

首先和大家解释下,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东京的时候,都是沿用了东京都市圈的数据,其实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以东京为核心的东京都市圈,人口达到3700多万,2017年GDP总量突破2万亿美元。(我们以东京都为参照对象)

其中东京都的城市人口是1363万,GDP 9723亿美元,人均GDP高达 71335美元。上海2017年城市人口2418万,GDP总量为4706.50亿美元,人均GDP为18749美元。

东京作为日本的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以及文化中心,可以说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直接PK纽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国际知名度,城市影响力,还是市民富裕程度,上海应该全方位落后东京几十年时间。

但上海还有没有机会超越东京?

机会一定有的!我们从下面几个维度分析:


第一,国家之间的较量。分析城市,必须依托在各自国家力量之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中国的眼里估计也只有美国了,这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与中国相比,日本的经济体量只会越来越小。

第二,经济发展速度。过去几十年,我们知道日本集中了所有他们国家的优势发展东京湾,但是现在再想大跨步已经很难了。上海则不同,去年GDP增速6.8%,是东京都的好几倍。下图是网友给出的预估时间,仅供参考。

第三,城市规模,上海的人口是东京都的接近两倍,城市面积上海市6340平方公里,东京都是2188,基本上是3倍,上海未来规模优势还是很大的。

第四,地理位置,上海无疑占据了全中国最好的地理位置,长三角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都市圈,上海这个龙头作用优势尽显,这种优势也是东京都未来所达不到的。

尽管对上海超越东京,我们充满信心,但也要认识现状的差距:人民币不国际化,上海就不可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改革不深入到底,上海不可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国家法制、制度体系建设跟不上,上海不可能长期留住世界最顶级的企业和人才。


一句话,上海超越东京都,一定是建立在中国真正的伟大名族复兴路上!


收入多样化小君


我的观点是:上海的经济与东京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里不是说,上海的经济不如东京,而是从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城市发展轨迹来看,上海和东京完全不是同一类型的城市,自然没有可比性。

上海对标的国际城市是伦敦、巴黎,而不是东京。

而东京对标的中国城市应该是深圳和香港。

何以理解?

从城市构造、定位来看,上海和巴黎、伦敦的形成条件是类似的。

从地理构造来看,东京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很多因素是相近的。

跨维度、扩性格的两座城市,对比毫无意义。这是普通人很难理解的。

如果说,中国一定要拿出一块地方跟东京来比,那就只能深港PK东京,粤港澳大湾区PK东京湾区。

首先,世界上有四大著名湾区,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

东京湾区是目前世界上综合轨道交通最发达的湾区,中心城区有地铁,同时新干线、轻轨、城际快线等多种轨交构成,在东京上班的人,从来不用担心东京房价过高,你完全可以居住在郊县,然后乘坐便利的轨道交通系统,来中心城区上班。

据悉,东京还为解决人口密度过高,而用补贴的形式,将大量人口疏散到郊县,例如大家熟知的千叶县。

好了回归话题:

因为上海不具备湾区经济要素,所以,在这里我就拿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湾区来做对比。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密度最高的城市群,而东京湾区是全球经济密度最高的城市群。两者从人均和经济密度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从经济总量上来看,预计未来五年内,粤港澳大湾区将可以超过东京湾区。

但是,从城市建设、治理等方面,我们还需要向东京湾区学习。中国人的智慧结合日本人的智慧,再加上香港这么多年的城市治理经验,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肯定是大放异彩。

超越,从数字总量上是很容易的,但是要从文化、从城市软环境、从居民幸福感、从生态环境等方面超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已经是世界强国,但是要成为一个卓越的国家,需要中华民族不懈的努力。


蒋昊说经济


先说东京有多厉害,制造业世界第一,东京的人口是上海人口的一倍半,养活了这么多人按说负担应该很重吧?不是,它的GDP反而是上海的两倍半,说明它的人口是高素质人口,它的辖区里都是高赢利单位,另一个是管理水平高,不像某些城市、某些专家,经济搞不上去就怪外来人口多。


事实证明就是如此,上海企业多影响都限于国内,而500强企业只有三、五家,这方面还比不过深圳,更别谈东京了!

简单的算术谁都会算,东京GDP为6.48万亿增速为2.7%,上海为3.3万亿增速为6.8%,这样花个十几年赶上是没问题的,我不这样认为,如果真能赶上也说明上海体量小,东京养活比你多一倍半的人还能跑在前面,全球第二大都市经济体不是浪得虚名的。


除了吸引世界级企业还有很长路要走,还有是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还有最近几年的增长很多是房地产的增长,这并不是素质高而是虚胖,对于以上条件我只能说:上海,加油!


黄蜂二师兄


2017年上海GDP总量为30133.86亿元,增速为6.9%,2018年预期增速为6.5%,随着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和新常态的到来,中国包括上海GDP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6%的增速还是相对可观的。



2017年东京GDP总量为6.51万亿元,具体的增速我目前还没有数据,但可以通过日本GDP增速略见一斑,日本近几年的GDP增速差不多在,0%,1%,1.5%之间波动。带着对日本的不美好祝愿,我们假定东京今后的GDP增速为1%。



有体量,有速度,我们就来计算下时间吧:

10年后,上海[5.39万亿],东京[7.19万亿]

15年后,上海[7.21万亿],东京[7.56万亿]

16年后,上海[7.64万亿],东京[7.64万亿]

20年后,上海[9.65万亿],东京[7.94万亿]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速度来讲,最快16年后,也就是2033年上海GDP总量将追平东京,2034年完成超越。当然大家看着过瘾,实际上这个分析过于理想了,体量越大增速越慢,好比你2000的工资跳槽翻倍很容易,如果你20000工资,跳槽涨个20%就不错了。上海要想超越东京,20年的时间是要的,差不多要到2040年了。

2011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年时间过去了,日本GDP总量只有中国的40%不到。但东京一直是亚洲第一厉害的城市,中国最有能力挑战的就是上海了,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个举动运动员和一个相扑运动员在比赛。



中国本应该超越日本,因为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土地是日本的26倍;但上海不一定要超越东京,因为日本40%的人口是东京生活圈,日本60%的GDP是东京创造的。平常心看待,挣个高低又有什么意义,均衡发展,你好我好岂不是更好?


徐徐成翔


得益于改革开放政,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并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具有经济活力的特大城市,诸如我们熟悉的“北上广深”。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一线城市的发展水平并没有赶上日本,比如日本的首都,同时也是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东京。

1、上海GDP不足东京一半,或在2033年赶超

一般来说,衡量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除了比较宏观经济,还要看城市之间的发展质量,这也是衡量的重要指标。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为例,据上海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海的GDP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而2017年东京的GDP为6.6万亿人民币(9723亿美元)。可以说,上海的GDP连东京的一半都不到,差距不可谓不小。

相信不少人会疑问,上海何时能够超过东京?按照双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上海的经济增速达到6.9%,而东京的经济增速平均达到1.5%,也就是说上海的增速比东京高5.4%以上。如果考虑全球经济放缓,两座城市都放慢1%的增长,大约在2033年,上海的经济总量将与东京持平,随后赶超。

由于日本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衰退的趋势,倘若日本经济变得更加糟糕,那么上海实现超越的时间可能更短。

2、人均GDP不足纽约、东京的1/5和1/3,传统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

尽管我们期许上海的未来飞速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上海与东京、纽约和伦敦等其他国际金融都市之间,还存在着不少差距。除了经济总量外,上海的人均GDP与这些城市也相差不小。最新资料显示,上海的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东京和纽约的人均GDP分别高达7.01和10.58万美元。

从城市之间的面积和人口差别,或许我们能从中发现导致差距的原因。资料显示:上海人口2418万,面积6340平方公里;东京人口1350万,面积2191平方公里(包括一些岛礁、群岛);纽约人口851万,面积789平方公里。

不难窥见,上海经济效率落后于纽约和东京,与其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一定关系。具体来说,2005年至2017年间,上海常住人口从1890万猛增到2418万,同时建设用地从2400平方公里增加到3200多平方公里。因此上海的经济增长较多偏向土地和人口等要素的投入和带动。

3、全面对标纽约、伦敦,全面打响“上海制造”和高端服务业?

对标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国际知名金融中心城市,上海已然不能再走传统金融城市的老路,迫切需要转型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上海最具经济活力的代表,浦东新区在制造业上一直依靠汽车、电子信息、成套设备等“老三篇”,没有太多亮点,不像深圳能开发新能源汽车、5G技术、无人机等工业发展热点。可以说,如何打响“上海制造”的新招牌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虽然上海的服务业占比比例优于全国各大城市,但明显落后于其他国际金融都市。纽约和伦敦第三产业占全市产业的比重超过90%,东京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0%,而上海的第三产业占比只有69%(2017年)。如果仍然依赖贸易、批发零售、酒店等传统服务业,那么对上海经济的长期带动作用将非常有限。

但无论如何,作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现在的上海增长潜力巨大,是全球资本的“香饽饽”,实现“升级换挡”的条件非常充足。截至今年底,上海累计引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6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85家,外资研发中心440家;持有的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603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达30%。

换言之,只要上海把握好机遇,未来实现巨大跨越根本不是问题,超越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也只是时间问题,接下来留给上海的就是如何利用好眼前的有利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