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老街像一幅画,黑白相间,静静地悬挂在那儿

选稿:中乡美江苏选稿基地主编 顾怀满


老街

老街像一幅画,黑白相间,静静地悬挂在那儿。实际上, 它在岁月的更迭中不断地变化着。汇集着四村八寨的文化,浓缩着村庄的影子,烙上了无法磨灭的印记,是历史、是根、是文化长河,是我们一代代人走过的路。

村庄的老街,停放着各种各样的车,这是村庄人跨出这座大山的输送工具;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回来时的返程工具。老街就像是人生路上的某个驿站,一面通向心目中的理想之路;一面走进温暖人心,永远等待我们的家。你可以在这里坐下来歇歇脚,喝喝茶、在这个地方,你会在心里面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滋味和感受,是甘甜或是苦辣,是雄心或是壮志,这些都会充满心田。

你体会到了离别,母亲背着背篓,背篓里面装着她给你精心准备好的各种东西。她看着你上车离开,你也会时不时地回望着她,那种感觉很难受。无数个送别的时刻,让你一瞬间成长,你看到了母亲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老茧,她的身体已经不再像当年那般好了。即使透过车窗,你也能看得清楚,因为有些东西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心感受到的。你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与爱,那种洞穿仿佛直击心底。你走了,走出了生你养你的大山的怀抱,但永远无法走出母亲思念和牵挂的心地。

你体会到了归家的心切,每次出发上路,为的是心里面的希望,所以你从大山里面走了出去,去到了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去。你在城市的夹缝中努力生存,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过上你想要的生活。老街就是你通向外面的出站口,也是你归来时终点站的歇脚处。当你到达街口时,你已经闻到了家乡的味道,你归家似箭的心情在那一刻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

街的两边是各种商家店铺。儿时的记忆里,老街里到处充满着叫卖声,有诱人可口的冰糖葫芦,我们爱吃的炸洋芋,离很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然后吵着闹着,要父母给我们买。如今,很多年过去,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老街里的糖葫芦了,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就专门去选好的,但是再也吃不出以前的那个味道,老街里糖葫芦的味道已深入我的骨髓里。在街道旁商贩们会摆出自己的农产品,整齐地排成两排。

老街像一幅画,黑白相间,静静地悬挂在那儿

她们不舍得吃,有自己家里养的鸡鸭下的蛋,有自己家果树上摘的水果;有自己家菜园子里的蔬菜,还有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她们用这些换回钱,家里面的孩子,还在焦急地等着用这钱上学呢。行人从中间穿过,老街很长,一眼望不到头。一直到现在,村庄还有着赶集的传统,五天一场,每逢五和十就是赶集日,初五、初十、十五……各个村庄的男女就背着小篮子,换上干净的衣服,说着笑着就来了,那天的老街特别热闹,人山人海的。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渴望着“赶集”这天的到来,有的时候我们跟着妈妈一起去,看到好吃的就会让妈妈买,记忆中的自己还是懂事的,不会什么都要,因为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张望。但妈妈也会了解我们的内心,总是会买一些零食给我们吃。有时候,在家里面等着妈妈赶集回来,因为我们知道她今天一定会给我们买吃的,到差不多的时间了,我们就会跑到村口去盼望,远远看着妈妈背着一篮子的东西就飞奔过去,妈妈拉着我们的小手走回家,妈妈的手总是那样的温暖。

老街上还有一家小小的书店,我们有空的时候就会跑到里面去,看书的次数比买书的次数多得数不清。我依旧记得书店老板娘很漂亮,微笑总是挂在嘴边,而且有两个浅浅的梨窝,有时候会跟你聊上几句,渐渐地我们就熟悉起来。现在书店没有了,据说那个大姐姐搬到了市里面,读大学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当初的邮电局还在,至今还记得那些年去邮电局取信的情景。那是表哥从部队里面寄来的,一封封“家书”拿在手里跑着回家,一路上心情激动,我拿着回家念给二姨听。

老街还在,但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房屋拆了又建,道路也变成了水泥路,更宽敞了,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两条交叉的街道,比以前更长了,很多东西在村庄人的心中依旧保存着。光阴的故事似乎在这样的老街里才会更有味道,老街见证了村庄的成长与变迁,承载了一代代人的记忆。它送出去了大山里面的很多人,又把外面很多新的东西引进来,它一直在那里,守护着整个村庄。

每当我站在城市的街头,我总会有意无意地想起村庄的老街。那些吆喝声、脚步声,都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无数次地迈出,无数次地归来,不论我走到哪里, 老街这张名片,一直挂在心间。它记载着我们的故事,聆听着我们的诉说,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根!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老街的那些印记,已经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乡土,乡情、乡音,在老街这里面有了完美的诠释……

老街像一幅画,黑白相间,静静地悬挂在那儿

个人简介:杜亚 ,女,90后,彝族,云南宣威人。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2016年出版个人散文集《途·你是灵感》。生于彩云之南却常居北方一隅,不喜入主流,只想当客人,愿在从教习文中寻找那个更本真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