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部队军官的真正业余生活是什么样的?

用户53961575061


我曾经是一名基层部队的军官,与其他大机关、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军官没有可比性。站在基层部队军官的角度来说,业余生活对于我们确实有点奢侈。



基层部队军官要求跟连队战士实行“五同”,即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同娱乐。一般来说基层部队从早上起床号响起,一日生活制度就开始了,可以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熄灯后晚上还要进行两次查铺查哨。一整天安排的满满当当,哪还有空余时间,更别提什么业余生活了。就是周末到了,也会有很多公差勤务或者其他安排。所以说对我们谈业余生活确实挺尴尬的。

当然也会有空闲时间,一般都是大家聚在一块吹吹牛、听听歌、打打牌、耍耍手机、看看电影,喜欢看书的战友会看看书,也有些战友为了给自己充电,空了的时候就会努力学习考考证。这个基本就是作为基层部队军官最全的业余生活了。


轻轻松松谈体制


我觉得营以下军官都应该算是基层军官,这位朋友问的基层军官所指的也应该是平时和战士生活在一起的军官吧。 营一级的基层军官相对比较清闲了,因为不像在连队,每天要面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没有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困扰,而且手下很多军官可以用。说是军官要与战士“五同”,但到了营级基本就各玩各的了,营长教导员平时都不怎么交流的。



基本到了营一级的军官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就会比较明确了,或是为了晋升而努力,或是为了离开而提早准备。 连一级的基层军官就比较苦逼了。排长相对轻松,但每天要和战士住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副连长的岗位虽说最轻松,但其实杂事最多,不是长期借调机关,就是被营里叫去帮忙,连长不在的时候还要负责组织训练;最苦逼的还是连长、指导员,真正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白天正常训练,晚上还要为了搞课目、迎检查加班熬夜;刚被营里叫去开会,又要回连队传达通知精神,空闲的时间特别零散,房门每天要被敲开无数次。 回归正题,说说业余生活。



记得《士兵突击》里的李梦说,在部队人要有个念想。在这种每天高压的生活环境下势必要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缓解压力,这个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决定了他的业余生活干什么,我说说几个常见的活动吧——1.喝酒,尽管部队出台了禁酒令,基层官兵严禁喝酒,但是在业余时间喝酒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军官;2.打牌,主要是打扑克牌,够级、升级、红五、保皇……各种玩法因地而异,赌博的不常见;3.运动,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还有喜欢健身和跑步的;4.扣手机,刷头条、看抖音、逛淘宝、研究彩票,基本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看手机。 没有学习的吗?额~~有!一种是为了摆脱目前生活准备考研避世的,一种是上进心极其变态准备在部队长期奋斗的,还有一种就是为了离开部队后更好生活而准备考证的。


李三万的三万里


部队业余生活,尤其是基层连队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

周末来说,可以打篮球,看书,打扑克,游戏现在也进入军营,可以适当玩玩。

部队爱玩的比较多,各种文娱设备比较齐全,比如吉他,电子琴,萨克斯管,还有快板等简单易学的乐器,更有战士自己带来的各种乐器,总之吹啦弹唱都可以,不怕没有,就怕不会,只要你有爱好,部队都能让你施展出来。

运动是年轻人也是当兵人最喜欢的,尤其有体育爱好的,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球类运动部队都提倡,而且节假日还组织比赛并有奖品。

部队的图书馆为喜欢看书的战友们准备了大量图书,可以一头扎进阅览室,畅快淋漓的读自己喜欢的书。

部队还会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把有同样兴趣爱好的组织起来,发挥特长,丰富部队业余生活。

本人当兵十六年,熟悉部队生活,如果有新老兵问题,可以关注并私信我,一定回复。





兵天兵地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问题的题干本身是问军官的业余生活,18时00分之后的加班就不要写了,因为加班也是搞事业,有一个业字存在,就不是业余。


据我了解,目前大部分军官的业余生活第一项就是照顾家庭。事业与家庭,是军人肩膀上挑的两个担子,必须平衡了,才能走得快,走得稳。如果不是忒没必没肺的军官,他们工作、加班之后,或是休假期间,都会选择回家,给家人做做饭,收拾收拾房间,接送一下孩子,看望一个父母、至亲。忠孝自古不能两全,但是也要尽管弥补对于家庭的缺失,都已经是业余生活了,就别老往外面跑了,少会几次战友,作不了废。


军官的业余生活第二项就是会战友。对于一名军官而言,战友是他人生最重要的社会资源,这一点军人由于在军营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服役,已经比社会青年的社会圈子窄了许多,如果再不抓住战友这仅存的社会资源之一,那么退役之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有的军官战友聚会要选择喝酒,但是本文并不提倡这么做。尽管是休假在家,但是想必军官都知道,部队的节前教育,都会提醒下级不饮酒,这些休假军官,没准也在台上给别人念过稿子,要求别人过节别喝酒。这种情况下,自己就更不应该喝了,要不他们念过的稿子,都念到爪哇国去了。


战友聚会最时尚的方式是去咖啡馆,三五个战友,每一点上一杯猫屎咖啡,慢慢地细节,借机畅谈人生,又清醒,又防止了满嘴的酒气,让家人生厌。


军官的业余生活第三项就是补觉。工作实在是有点太累了,业余时间多休息休息,恢复体能,以便更好地投入部队建设,也是很多军官的选择。


军官的业余生活第四项就是文体活动。部队都会组织一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比如打篮球比赛,为什么用了个“打”字呢,因为部队的职能任务是保打赢,他们的篮球水平实在是看不过去,远远达不到篮球比赛的级别,毕竟绝大多数部队,不是八一男篮。军官们自己有时也会组织喜欢的体育比赛,比如扑克、麻将比赛,打打桥牌、下下围棋。也是非常喜闻乐见的。


军官的业余生活第五项就是玩手机。手机普及了,军官也不例外。全民低头族了,军官也不例外。玩手机害眼睛,军官同样不例外。

因此,还是奉劝军官业余生活时,少玩手机,多陪陪老婆孩子,因为你亏欠她们的实在是太多了,一辈子都还不完,还好意思天天抱个手机玩?


吾评武愿


一到开放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某装甲师文化活动中心微机室总是座无虚席,每台电脑后面还站着好几名等候上网的战士。

  “操枪弄炮之余到‘网上转转’,早已成为全师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的新潮流。他们或查找资料,或下载歌曲,或在BBS上发表意见,或向领导发送关于改进部队建设内容的电子邮件。”活动中心主任陈平少校对新华社记者说。

  来自农村的炮连一级士官刘兵不会上网,一度受到战友们的讥笑。后来,他向师活动中心网络管理员拜师学艺,很快就喜欢上了网上冲浪的感觉。如今,他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flash多次得到上级表彰,是连队名副其实的网络高手。

  官兵们新一轮上网热潮始自2005年10月。10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网开通。此后,越来越多的官兵加入到“网民”大军当中。

  在如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分基层部队的局域网已连接到班排,网络生活已成为官兵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对话已成为他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

  除了喜欢上网外,通信营战士王彬还是个数码发烧友,他拥有一台数码照相机和DV机。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把军营里自己和战友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拍下来。

  “等到退伍时,我会把平日拍到的素材剪辑成一部军旅纪录片,永久珍藏下去。”王彬说。

  在王彬所在部队,像数码、音乐、集邮、围棋、书法、美术等一项项充满个人喜好的特色休闲,正成为官兵们文化娱乐生活的一种时尚方式。

  当然,与网上冲浪、特色休闲等新兴生活方式相比,读书看报、电影电视、体育运动、文艺演出等传统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仍然是中国军队大多数基层官兵的主要选择。

  高炮连战士陈文明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入伍后,他发现连队图书室内各类书籍和报刊应有尽有,于是又重新捧起了书本。两年多来,他的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顺利地拿到了中专文凭,而且还当上了班长。

  在陈文明所在的装甲部队,活跃着这么一群官兵,他们拿起枪能冲锋陷阵当战斗员,拿起话筒走上舞台就是演员,吹拉弹唱各有专长,说学逗笑样样精通。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许多部队,官兵们都像南京军区某装甲师一样,把业余文化生活看作每天必不可少的“第四餐”。一些部队领导对新华社记者说,业余文化生活是丰富军营生活的“润滑剂”,是促进官兵成长的“助推器”,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阿锘生活


1.在部队机关的军官。大家都觉得在机关工作很轻松,还有节假日,其实在机关是累心累脑。每天写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自己负责的那一摊业务有时间忙不完不说,领导时不时会临时给你一些任务。干不完你得加班干,干不好得挨批评。能指望的也就是节假日和周末了,结了婚的可以回家,该干嘛干嘛,没结婚的想外出要请假。

2.在基层连队的军官。在基层要跟战士们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操课,同训练,同娱乐。严格遵守一日生活制度。每周只有周日是原地休整时间。所以基层的带兵人是最辛苦的,所以业务生活也是很乏味。

3.部队不是养闲人的地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着,为国家,为家人,为自己,累并快乐着!敬礼!


老狗杂谈


好吧,这个问题我回答,本人目前是武警部队的一名军官。

这个问题,分单位也分军衔。

在训练单位,军官就是实行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同娱乐。得时刻和战士在一起,要求是官兵一致,这个是一方面。单位必须保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转。必须能保证拉的出去,武器装备等要出,都必须通过军官。

在机关单位,文职军官,除了正常的值班留守,其他结婚了军官可以在下班之后回家,单身干部是必须要留在单位的,不管值班与否。当然,在回家后,必须保持时刻能联系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