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当年张大帅为何没有葬在元帅林而是在锦县驿马坊?

元帅林轶事

从沈吉高速公路走,通往抚顺、南杂木、清原和吉林通化的高速公路。

到了章党,出了高速路口,继续沿着大伙房水库西侧向北前行不远,近邻公路旁可以看见水库的烟波浩淼,过了一片郁郁葱葱的黑松林,就来到了“抚顺元帅林国家森林公园”。元帅林位于抚顺市东30公里处,高丽营子村的小山岗上,自此向南突出,浑河环绕东南西三面而流,隔水与铁背山相望。

1928年6月4日晨张作霖乘座由京城返回沈阳专列至皇姑屯时,被日本人预谋杀害,张氏家族为他寻找墓地,派出风水先生,遍察辽沈名山大川,最后相中了这座山岗。张学良夫妇及张作霖五姨太等人决定在此为张作霖修建陵墓。元帅林于1929年5 月兴建,历时三年,陵园占地14.5公顷,由方城、园城、墓室三个部分组成。陵园整体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谨,金壁辉煌,吸取历代帝王陵园习俗,又有中西结合的新意。方城缭墙高筑,门前原仿明清建筑结构,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顶起脊,精工彩绘,四角建有碉堡。

元帅林建筑总耗资1400万元(大洋),主体工程于1931年完成,奉安期定于1931年11月24日,甚至送葬路线、途中祭祀均已安排妥当。正在陵园工程即将竣工时发生“九·一八”事件,所以未及安葬,张作霖灵柩停放在小东边门外的珠林寺,而且这一放又是六年。

为张作霖修建的陵园形成了空陵,人们称之为“元帅林”。

窃国大盗袁世凯只是个短命皇帝,复辟登基后,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撤销帝号,忧郁而终,葬在河南安阳,他的墓地被称为“袁林”。

据说袁世凯的大儿子原本也想称为“袁陵”,但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劝袁克定:“林”与“陵”古来谐音,何不避“陵”之名,乃“陵”之实?而准其称“袁林”。

想那张作霖,草莽出身,虽也坐镇北京,当过一年多的中华民国海陆空大元帅,但终归不是帝王之家,能与袁世凯一样,称为“元帅林”,避“陵”之名,行“陵”之实,也算可以了。

那张大帅的墓地最终在哪里呢?

当年“九一八”之后,日本人要挟张学良,如果答应他们的条件,将代为安葬在元帅林,遭到张学良的严词拒绝;由于顾虑张作霖的影响,海城是张作霖发迹之地,日本人也不同意葬在张作霖的老家海城;最后张的家人找到张作霖的把兄弟,时任伪满洲国的“总理”张景惠说情,才同意以“协和会”名义,将张作霖安葬在锦县驿马坊,这里也是张氏家族早期墓地,张作霖的生母和张学良的生母都葬于此。

这样,历经九年之后,一代枭雄张作霖,被草草地葬于辽宁锦县驿马坊。

如今的抚顺元帅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7月经批准建立“元帅林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0余万亩。公园处于浑河、苏子河交汇处,萨尔浒山北侧铁背山对面。园内林木繁密,萨尔浒山山势奇特,苏子河、浑河和萨尔浒河从园区周围流过,大伙房水库碧波荡漾,使公园显出一派山青水秀、幽雅宜人的景色。园内还陈设有明清两代的石刻艺术品和影壁浮雕数十件,这都是张学良花重金从北京各处王公墓地和太监庙宇收集而来,雕工精巧,造型生动,不远处还留有罕王行宫遗址等古迹,使公园成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存的森林旅游胜地。附近的萨尔浒山也是著名的游览地,山上有金代古城遗址、乾隆为纪念萨尔浒山战役而立的石碑等多处文物古迹,与公园的景致相互映衬。

元帅林已成为东北的名胜古迹,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参考部分网上资料)

当年张大帅为何没有葬在元帅林而是在锦县驿马坊?

元帅林原正门,现被大伙房水库淹没

当年张大帅为何没有葬在元帅林而是在锦县驿马坊?

张学良从北京运来的明清石刻人像

当年张大帅为何没有葬在元帅林而是在锦县驿马坊?

元帅林旁门

当年张大帅为何没有葬在元帅林而是在锦县驿马坊?

锦县驿马坊张氏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